《学生文化与学校教育价值引领:一所中学的田野研究》是一项田野研究,采用了观察法、访谈法、实物分析法等,从学校制度文化、学生的学习玩耍、师生关系、同辈群体交往、亲子关系、理想和责任感等层面,生动真实地描述、呈现和解释了初中学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校教育如何理解和接纳学生文化,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并与学校主流文化相融合,为提升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水平提供了启示。
《学生文化与学校教育价值引领:一所中学的田野研究》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白芸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
本书适合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学校管理者、家长以及对学生文化和教育策略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本书作者白芸,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研究生导师,专业领域为教育治理,具体方向为学生文化、家校关系、教育领导等。担任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教育领导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教育学分会教育人类学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学分会理事等。已出版专著《质性访谈:在教育研究中“聆听”与“理解”》《质的研究指导》《都市中学的学生文化》,主编《扎根乡村大地的教育研究》,翻译《学校和课堂中的改革与抗拒》《多元智能与量规评价》等,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教育如何适应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如何更好地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根本目的。学生亚文化是反映青少年生活状态的窗口,是学生群体从儿童世界过渡到成人世界的阶段性产物,生动地反映着学生的价值与规范,具有相对的独特性。丰富多彩的学生文化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年龄特点,在学生的各个成长阶段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它对学生的社会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作者将自己沉浸到班级生活发生的各种事情之中,注意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寻找初中生使用的本土概念,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对有关人和事进行描述和解释,创造性地将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和意义解释组合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故事,不仅加深了自己对研究问题的理解,也以自己亲身的体验对初中生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作出了解释。书中生动鲜活地描述了初中生学校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中的许多细节,包括有关课堂学习和级活动的,有关校服和午餐的,有关师生关系、同伴交往和亲子关系的,有关价值观和责任感的,为读者真实展现了初中生的群体面貌和个性化特点。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白芸在这项研究中较早关注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和家校沟通问题,提出了家校协同育人的观点,这是有一定前瞻性的。尤其是书中“小强的故事”,这个学生个案发人深思。其实他并不是师生眼中的“问题行为”学生,他所具有的坚强、乐观、善良、思维活跃等优秀品质值得其他同学学习,他只是在经历家庭变故后缺少帮助和关怀,逐渐学习退步、行为乖张,成为班级“落后分子”。从这个学生个案所反映出的家校合作、隔代教养问题值得关注。
白芸的这本《学生文化与学校教育价值引领:一所中学的田野研究》通过研究者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具体而真实地描述和呈现出学校情境中的学生文化面貌,理解和解释学生文化,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的应对策略,从而将文化与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出来。可以看出本书有两大特点,一是方法论上体现了教育人类学本土化的运用,以教育人种志方法在上海的一所初中学校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等开展了长达两年左右的田野研究,细致、鲜活地描述了日常学校生活;二是呈现了学生亚文化的主要表现和特点,探讨了学校教育价值引领的方向。书中初中生的形象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学生文化相关问题或妙趣横生或引人深思。研究学生是开展教育的前提,研究学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白芸的这本《学生文化与学校教育价值引领:一所中学的田野研究》正是一项教育人种志研究,是在她博士论文基础上成书的。作为质性研究范式下的具体方法,人种志更注重对研究对象的整体性、相关性和日常情境的把握,研究者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系统的、关联式的考察,将研究者自身沉浸在教育场域中去看、去听、去描述、去理解、去解释,这对于教育改革和决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的教育研究需要这样的田野研究。尽管这本书所反映的是二十年前的一所学校的日常,但学生亚文化的特点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这本书的研究和描述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今天初中生的共同面貌和教育问题,这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关注的重点问题,也说明了学校教育进行价值引领的重要性。希望有更多教育研究者深入学校教育情境去开展教育研究,探寻教育的真谛。
袁振国
2024年3月
(本文原载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公众号)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