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新书推荐|后盾:《超越当下——场所审美视角下的建筑现象学》

2024年09月11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超越当下——场所审美视角下的建筑现象学》运用现象学的理论方法,考察人对场所的审美感知过程,以弥补当下“建筑现象学”领域忽略个体意识的研究缺陷。全书以胡塞尔的意识学说为出发点,分析人对陌生场所的认知和对场所的审美体验;通过海德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见解,挖掘场所审美的内在价值:既是对现实的肯定,又是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性超越;分析了一些绘画、园林、文学、戏剧、音乐作品对非现实空间和场景的营造,以及一些建筑作品试图摆脱时间藩篱、展现永恒之美的倾向。

《超越当下——场所审美视角下的建筑现象学》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后盾
出版时间:2024年04月

本书作为建筑理论和美学论著,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同时也为哲学专业人士提供借鉴。

本书作者后盾,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师,副教授,同济大学建筑学本科,柏林工业大学媒体学硕士,同济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建筑理论、现象学。

前言

1995年的夏天,我作为一名建筑学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和同学们一起在安徽西递村参加暑期美术实习,对当地的徽派建筑写生。当时的西递村虽已经过商业开发,但游客数量还不算很多。我每天总有足够的时间进入村落深处,享受古村原有的气息。那一天傍晚,我坐在一条小溪边,架着画架,正将对面的旧宅涂抹在画纸上。当时夕阳落山,天色逐渐变暗,我本该抓紧时间在天黑前把画完成,却只盯着眼前的场景出神。

不知从何时起,周遭的氛围似乎变得异样了起来,那屋檐下的阴影,斑驳的墙面,青石板地面泛起的微弱亮光,伴着一旁窗口透出的些许灯光,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这种氛围似曾相识,却并非来自现实,而是来自梵高画笔下被黄色灯光笼罩的咖啡馆。我困惑于自己身处何时何地,仿佛并非20世纪的徽州古村,而是19世纪的西欧小镇。多日来已司空见惯的景象,此刻竟然变成了另一番风景。

恍惚中,我好像又回到了故乡,上海西区的那些街道,街灯把晃动的梧桐树影打在路边房屋的墙上。此刻,徽派建筑的白墙黑瓦、高低起伏的马头墙在我眼中已失去了意义,我完全沉浸于对当下时空的迷失中,体验着一份亘古的祥和与静谧。然而,转瞬之间,我又恢复了对现实的清醒认知,明确了周围的环境,眼看天色已晚,匆匆收拾起画板回到民宿。

在我告别西递村后,那种对现实场所的迷失感又在生活中出现过几次,每次它来临的时候,无论熟悉还是陌生的地点,周遭环境总是在不经意间变得异样起来,好像笼罩在来自另一个时空的氛围里。对于这种体验,我在多次经历后虽然已经没有了新鲜感,但每一次仍令我感到享受。然而这种神奇的感受和这种审美体验究竟来自何处? 自从在西递村经历的那一天起,建筑学对我而言已经有了不同的意义,因为我意识到,建筑之美不在于房屋形体与外部的装饰,而在于它的尺度和与光影共同营造的场所氛围。我不由得许下了一个心愿,要为这一切寻找一个合理的、专业的解释。这个心愿虽然在很长时间里都未能实现,却也始终没有被忘却,直到有一天,在一本名为《建筑现象学》的书中,我读到了下面这段文字:

当注视着那些自身平和的物体和建筑时,知觉就变得安静和迟缓。观察到的对象对我们来说没有信息,它们仅是简简单单地在那里。我们的知觉器官变得安静,不带偏见,没有欲望。这种知觉超越了符号和象征,它们是开放和通彻的,好似可以从某种我们无法在其上集中意识的事物上看出什么。在这里,在这种知觉的真空中,一种记忆,那种如同从时间的深处生发出来的记忆,得以出现。

这段文字来自瑞士建筑大师彼得·卒姆托,旅美学者沈克宁为了阐述人在生活体验中对建筑的知觉,特地在书中引用了这番话。我一读到这段内容,顿时感到于我心有戚戚焉,因为文中所表达的,分明就是当年我在西递村经历过且此后又一再重温的那种场所迷失感。更令我欣慰的是,不光是我,还有其他人也有过类似的体验,而我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受,已经被他人生动地描述,并上升到理论层次了。

通过这本书,我也了解了“建筑现象学”这门交叉学科。单单针对名称来分析词性,它的中心词应该是“现象学”,“建筑”只是修饰词。但读罢全书,我发现这门学科主要针对的还是各种建筑现象,只是用了现象学这个现代哲学理念作为理论工具。由于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推广建筑现象学,所以内容更多地集中在普及学科常识,介绍它的起源、发展、主要分支流派、主要人物和观点等,而对于我感兴趣的方面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其实对于场所迷失感,我认为可以用最基本的现象学理论来解释:因为出神,导致知觉的“安静和迟缓”,意识对当下身处的场所采取了“悬置”的态度,放弃了对其真实性的判断且“不带偏见”,使之“还原”为纯粹的景观“现象”,同时“从时间的深处生发出来的记忆”适时出现,取代了原有的真实环境,使得当下场景在意识里显现为另一个时空。当然,这样的解释在理论层次上是肤浅的,但至少为我指明了寻找答案的方向。

如今又过去了许多年,虽然其间我一直在努力钻研现象学,仍不能说已经掌握了这门复杂的理论,最多只是入门而已。但至少运用现象学的原理来分析场所迷失感的意识根源,或者解释其他与建筑相关的问题,我多少还是有了些底气,可以写一本专著来展示这些年的研究成果。这本书集中了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及之后几年的思考和收获,虽然也涉及建筑现象学,但我并不打算像沈克宁先生那样对这门学科做全面的介绍,而只想抓住其中一两个问题深入挖掘,同时对沈克宁先生的论述从哲学角度加以诠释。严格地说,前文反复提到的迷失感是一种针对特定场所与环境的审美体验,这正是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场所审美。

本书以此为视角来审视建筑现象学,不仅用现象学来解释建筑现象,也试图通过建筑和场所审美实现对现象学的反向诠释。而这种从“迷失”出发的审美体验,是对当下真实场所的错觉,更是对此时此地,对日常生活和日常生活环境的审美这就是本书主书名“超越当下”的含义。除此之外,人们通过一些独特的设计手段,还可以让建筑表现出对空间的延伸或是对时间的脱离,由此达成对现实的超越性审美,这也是本书的另一关注点。

对于所谓场所迷失感,相信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曾有过,或是对再熟悉不过的场所产生一丝陌生感,或是发觉本应陌生的环境莫名地似曾相识就是这种体验最基本的两种形态。只不过,多数人都不会把它放在心上,更不会执着于寻求学术层面的解释。但如果有人和我一样,对此也抱有兴趣的话,不妨就随着这本书一起,展开一次既有些晦涩又充满乐趣的审美之旅吧。


(本文原载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公众号)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