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过李镇西老师的很多专著,也一直关注着他的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他在公众号上发布的文章,我几乎每篇都会阅读。可以说,我是他的“铁粉”了。最近,欣闻李老师的新作《追寻更好的教育》出版了,爱阅读的我,又怎么能错过呢?
《追寻更好的教育》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李镇西 著
出版时间:2024年07月
全书共分为五部分,即“不平则鸣”“不言而喻”“不敢苟同”“不以为然”和“不揣冒昧”。李老师连续用五个“不”,毫无保留地展现了他对教育的思考,毫不客气地抨击了种种伪教育和反教育现象。对,这就是李镇西,被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因为关注“镇西茶馆”已久,所以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我都曾读过。对,只是读过,并没有读深、读透。碎片式的阅读,是永远抵不上阅读纸质书的价值。通读整本书,你不能直接看到什么是更好的教育,也不能直接找到追寻更好的教育的方法。但是,你能在每一篇文章中感受到什么是更好的教育。或许,这就是“反语”的力量吧!我认为,这本书就是李镇西的“不吐不快”,也是老师的“不得不看”。
诚如李镇西在自序中所言:我认为,“真正的教师”是一个教师的最高荣誉。他说,所谓“真”,就是真诚、真实;所谓“正”,就是正直、正派。我想,只有做真正的教师,才能追寻更好的教育。
追寻更好的教育,就要有“不平则鸣”的勇气。敢于拒绝不合理、不合法、不正当的命令,敢于向恶意抹黑教师的言行发出抗议,敢于向无端担责说不,敢于远离学术不端……李镇西认为,“教育的本色是真诚,一切虚假与欺骗都是教育的天敌。让我们的孩子在真实的教育中走向成熟。”试想,如果连学校这个育人场所都充斥着假丑恶,我们的孩子又会成为怎样的人?
追寻更好的教育,就要有捍卫教育常识的志气。教育的本质“不言而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脱离人的教育,就是伪教育。康德说:“教育使人成为人。”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人学。”有些学校、有些老师经常把学生当成刷题、考试的机器,分数成了这台“机器”输出的唯一产品。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尊重,都得到更好的成长。冰冷的教育,让学校缺少了人性的温暖,让学生的心逐渐走向冰冷。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李镇西的呐喊……
追寻更好的教育,就要有“不敢苟同”的骨气。檀传宝认为,当前中国教育最为重要的实质性缺失,集中表现于“健全公民人格的缺失”和“批判性思维的缺失”。教师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会人云亦云,就会丧失独立的人格,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对于一些不正确的、不客观的观点,我们应该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不敢苟同”。
追寻更好的教育,就要有“不以为然”的底气。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能力,要做到“不以为然”,就要破除“唯专家”“唯理论”“唯名言”的思维。像李镇西,他也认为自己的观点不一定正确。对于“教育惩戒”,他有自己的看法;对于学校禁止学生课间“喧哗”“追逐打闹”,他有自己的建议;对于学生校园安全责任,他有自己的办法;对于学生该不该穿校服,他有自己的想法……当然,“不以为然”需要理性的思考和辩证的分析,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追寻更好的教育,就要有“不揣冒昧”的正气。比如,李镇西在书中提出“请降低教师成长的门槛”“学生体质健康指标不合格,应该一票否决”“减负,从名校开始”“避免名师工作室的行政化和烦琐化”等建议。虽然,很多建议很难立即得到采纳,但正是这种“不揣冒昧”才有可能让教育变得更美好。没有理想的教育,就没有教育的理想,教育应该向美而行。
李镇西说:“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优质教育,首先不是豪华的校园,不是一流的硬件,不是丰富的课程,不是高学历的教师,不是一刀切的作业,不是齐步走的教学进度……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我想,这就是我们要追寻的更好的教育。
(本文原载于:江西教育出版社公众号)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