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新书推荐 丨《日本佛教史:思想史的探索》推出精装版

2024年08月27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虽同为佛教,日本佛教却又有不同于中国和印度佛教之处。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末木文美士教授的《日本佛教史》对自6世纪中叶以来,经过圣德太子、最澄、空海、明惠、亲鸾、道元和日莲等数位精英、高僧的诠释、修改,跨越战争与时代变迁而形成的日本佛教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讨论。阅读此书,你将开启探知邻国日本人思想核心的一次知性之旅。

本书平装版出版于2016年,本次改为精装出版,译者订正了个别讹误。

《日本佛教史:思想史的探索》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日] 末木文美士 著
译者:涂玉盏
出版时间:2024年05月

本书作者末木文美士(Sueki Fumihiko),1949年出生于山梨县甲府市。197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印度哲学系。1978年完成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博士课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名誉教授。专业是佛教学、日本宗教史。著作有《日本佛教史》《日本宗教史》《佛教vs.伦理》《镰仓佛教展开论》《阅读佛典》《他者·死者们的近代》《现代佛教论》等。

导读:不一样的日本佛教史

稍稍涉猎佛教史的人大多会知道,现存佛教有汉传佛教、南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三大类型。我个人以为,日本佛教也有资格与上述三种类型并称。理由有下列几点: 

其一,佛教自6世纪中叶传入日本以来,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佛教不只未在日本消失过,而且繁荣滋长,与日本文化水乳交融,迄今仍盛。

其二,发展到21世纪初的日本佛教,有几个大系(净土、禅、真言、日莲、天台及其他),内含214个宗派,寺院总数共有七万八千余座。这样的宗派与寺院数量,恐怕不是任何其他国家的佛教所能比拟的。

其三,在独创性方面,净土真宗与日莲宗的教义与实践方法都源自日本,为他国所无。曹洞宗开祖道元的思想也有相当程度的创发性;至于真言宗与天台密教对密宗教法的缜密整理与传承,也有超越汉传佛教之处。

其四,就弘传的规模来看,日本佛教承袭自汉传佛教的多样性内容而诸宗并弘,比起藏传佛教之以密教为主、南传佛教之仅弘上座部佛教,规模要大得多。此外,在维护汉传佛教传统方面,也颇值得称述。密宗在中国几告失传,而日本则教势一直未衰。在汉传佛教文献的保存上,早已在中国失传的甚多佛教文献,都因为日本《大正藏》与《卍续藏》的出版而重新为吾人所知。在这两部大藏经中所出现而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未收的汉文佛典,共有一千余部之多。

其五,20世纪以来的日本佛教界与佛学界,都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活力。日本佛教界在日本所设的大学有三十余所,各宗派(尤其是日莲系)对海外的传教活动也甚为积极。日莲系创价学会在世界各国的弘传、铃木大拙与久松真一对西洋知识阶层的影响力,以及日本已成为当代世界佛学研究重镇等等现象,都让人对日本佛教无法等闲视之。

如果上列诸项可以使我们承认日本佛教有其客观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必须承认,长久以来海峡两岸的华人学术界对日本佛教的研究,确实是太冷漠了。

近十年来,大陆与台湾的佛学界都已逐渐有人意识到上述这一缺陷,因此,相关译著也逐渐出版;虽然数量不多,但总是好现象。对末木文美士教授这部《日本佛教史》的汉译,我的看法也是如此。

末木(1949—)教授,是出身于东京大学且执教于东京大学的著名学者。治学领域以日本佛教史为主,并稍涉及中国佛教。主要著作有《镰仓佛教形成论》、《日本佛教思想史论考》、《平安初期佛教思想的研究》、《安然、源信》及本书。他的治学风格是思想史方法与考据方法兼容并蓄,对日本佛教史也甚为专精。其所持论常有鲜明的独特看法。本书内容也明白地显现出其一贯的风格。

关于本书的特质,我提出下列几点供读者参考。

一、本书是同类著作在日本出现百年之后的金字塔尖端作品,不是启蒙式的基础著述。

日本最早的同类名著,当是1899年村上专精所著的《日本佛教史纲》。之后名著迭出,几乎汗牛充栋。如圭室谛成的《日本佛教史概说》、善之助的《日本佛教史》、渡边照宏的《日本之佛教》、大野达之助的《新稿日本佛教思想史》,以及家永三郎、赤松俊秀与圭室谛成三人合编的《日本佛教史》等,都颇为学术界所称道。

末木氏这本书,距离村上专精所著书将近一百年,因此,他必须消化、处理学术界的众多前人意见,否则便不是合格的学术作品。譬如传统佛教界都知道,圣德太子撰有《法华》、《胜鬘》、《维摩》三经之义疏(注释书),但是近代学术界有人怀疑这三本义疏并非圣德太子所撰。末木氏在本书中即有相当多篇幅对此研究过程作扼要的陈述,而不是仅仅依循传统,单纯地用三疏代表圣德太子的思想。

二、本书是用批判方式谈论日本佛教史的著作,不是平铺直叙的描述性通史作品。

一般日本佛教史作品,大抵都依时代分期论述。自圣德太子弘扬佛法开始,依次论述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时代、战国时代,以迄近世与现代的佛教。本书固然也依循时代先后为序,但是并未采取平铺直叙的描写方法,而是依作者所注重的视角,采取类似专题式的重点论述;而论述的态度则大多是分析与批判的。

就如原书副标题所示,所采的是“思想史的探索”方式,切入点是思想史的,是富有丰富辨析内涵的。这种方式,与一般注重在史实之平面描述的著作显然不同。

三、在重点的取舍上,本书有独特的安排。

虽然本书所采的是“思想史的探索”,但是全书并未依宗派的演进史论述各宗思想。在论述重点上,本书与一般著作不甚一致。书中用相当多篇幅论述的“大乘佛典及其接纳”、“末法与净土”、“本觉思想”、“佛教的本土化”、“神与佛”等专章,都可以看出作者的独特观点及不同于一般思想史著作的安排。

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看看大野达之助的《日本佛教思想史》;该书自“佛教初入日本”谈起,之后即分别论述南都六宗、天台宗、真言宗、净土宗、真宗……以迄日莲宗。两部书章节的比较可以显见末木氏这本书在论述重点上的新意。

此外,作者运用甚多篇幅讨论“本觉思想”与“佛教的本土化”(死者供养、葬式佛教、佛教民俗等),但对影响近世佛教甚巨的檀家制度与本末制度则谈论甚少。还有,一般同类著作大多不谈役小角的修验道,《大正藏》也不收修验道典籍,但是本书则有专章论述“山的宗教、修验道”。

这些不同于前人的安排,多少可以让人窥见作者之别具只眼。

从上面所列的这些特点来看,本书应该比较适合给那些对日本佛教已具基本常识的人阅读。因为末木教授在本书中所主张的看法,是日本学界讨论过近百年之后所逐渐酝酿形成的新见解,他所持的态度与撰述方式,也是他在浸淫过近百年间之同类学术名著之后所形成的。因此,对于一个完全未具日本佛教常识的台湾读者而言,如果第一部就阅读这本书,最好能稍知由上述因缘所形成的本书特质,才不至于对本书作者之“详人所略,或略人所详”的安排有所误解。才不会误会本书谈论甚少的檀家与本末制度并不重要,也不会以为修验道是日本佛教界众所公认的重要宗派。

如果初学的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想对日本佛教史能有较充分而平衡的理解,我会劝他们再多读一些同类著作。可惜的是这类作品的汉译本为数甚少,目前所能觅得的只有杨曾文教授所译的《日本佛教史纲》。这部书是村上专精的作品,虽然古老,但仍有展读的价值。此外,杨曾文教授所撰的《日本佛教史》也值得深入研读。

至于能够阅读日文原典的读者,不妨参阅末木教授这部书所附的“参考文献”,其中所举的甚多日文名著当然值得参考。

在台湾,日本佛教的研究还在拓荒阶段,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可以引出更多的学界园丁来共同开垦。

佛光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副教授蓝吉富


(本文原载于:上海古籍出版社公众号)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