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豫章罗先生文集 李延平先生文集》:上承二程,下启朱熹,清晰呈现宋代道南学派的传承脉络

2024年08月14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2024年6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豫章罗先生文集 李延平先生文集》。豫章罗也叫罗从彦,李延平也叫李侗。这两位都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在“豫章罗先生文集”部分,收录了罗从彦撰写的八卷《遵尧録》。记录了宋太祖赵匡胤以及后来的几个皇帝的故事。还讲述了寇凖、王安石、司马光等九位宰相的故事。也收录了罗从彦撰写的《诗解》《春秋指归》《语孟诗说》《中庸说》《台衡録》《二程语録》《龟山语録》《议论要语》《诗文集》等。在“李延平先生文集”部分,收录了李延平的书信,包括他和弟子朱熹之间往来的答问书信,还有朱熹的门人辑录的朱熹谈论李延平的话语,以及从朱子语类等著述中收集到的有关李延平的内容。

《豫章罗先生文集 李延平先生文集》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宋] 罗从彦 撰/[宋] 李侗 撰 李彬 点校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

在宋代的儒学中,罗从彦和李延平被叫做道南学派。道南学派上承二程,下启朱熹。在这本书中,把两位理学家的文集合刊出版,使得道南学派的传承脉络,更为清晰明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这本书的作者罗从彦,字仲素,世称豫章先生,是北宋时期南剑州沙县人,也就是今天福建沙县人,师承二程的高弟龟山杨时。

李侗,字愿中,后来叫做延平先生,是北宋时期南剑州剑浦,也就是今天福建南平人,从学罗从彦,朱熹从学李侗。

这本书的点校者李彬,是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为郑州大学哲学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洛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宋明理学。

罗从彦和李延平都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罗从彦从二程的高足杨时那里,传承了二程的理学思想。罗从彦主张,人们在修身养性的时候,应该清心寡欲,努力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在喜怒哀乐等情绪还没有发作的状态。也就是让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平静。他把这种状态叫做中和的状态。李延平是罗从彦的弟子。李延平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的道理都的一样的。但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情,内心世界产生的每一种情绪和想法,都是各不相同的。李延平更重视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贯彻理学的理想。

在这本书中,在“豫章罗先生文集”这部分,包含十七卷。其中,收录了罗从彦最重要的著作《遵尧录》八卷,还有他的语录、诗词和文章。在这次整理的时候,采用的底本是元代至正元年豫章书院刊刻的版本。这个版本是后来刊印的各种版本所依据的祖本。在这次修订的时候,还从明代成化年间刊印的版本中,增补了相关的内容。也参考了明代和清代刊印的各种版本,以及其他的相关文献。

在“李延平先生文集”这本书,收录了《延平答问》正录、后录、补录,还有李延平撰写的诗词和文章。朱熹是李延平的弟子。朱熹常常给李延平写信,请教各种理学上的问题。在很多年间,他们都是通过往来书信,来探讨理学的学说。后来,朱熹就把他们之间的书札往来问答,编辑成书,书名就叫做《延平答问》。朱熹的弟子又给这本书,补充了一些内容。主要是朱熹平时谈论李延平的一些话语。这部分叫做“后录”。到了明代弘治年间,一位名叫周木的学者,从朱熹的朱子语类和大全中,又搜集了一些相关的内容,补充在《延平答问》这本书中。这部分内容叫做“补录”。在这次整理出版的时候,采用的底本是体例严谨简洁的清代康熙正谊堂本。同时,也参考了其他的版本和相关文献。

这次出版的《豫章罗先生文集 李延平先生文集》这本书,底本精当,校本适当,点校精细,采用全式标点。繁体竖排,版式精美。精心编辑,精装呈现。这次升级再版,采用布脊精装,印刷工艺精益求精。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讲到, 罗从彦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的理学家。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都把他称为豫章先生。这是因为,罗从彦的祖上,是在江西北部的豫章这个地方。他们为了逃避战乱,来到了福建的剑浦,后来又迁移到了福建的沙县,这样,就成了沙县人。

罗从彦生于1072年,那时候,是北宋宋神宗在位的时期。年轻的时候,罗从彦就喜欢研究学问。后来,他跟着二程的弟子杨时,研究理学。他跟着龟山杨时,学了二十多年,全面地掌握了杨时所讲述的理学思想。后来,罗从彦也开始讲学。有很多人前去求学,成了罗从彦的弟子。比如,福建剑浦的李侗,沙县的邓迪,还有新安的朱松,都是罗从彦的有名的弟子。而在他的弟子里面,李侗是朱熹的师尊,朱松是朱熹的父亲。

靖康元年,也就是1127年,五十五岁的罗从彦写成了理学著作《遵尧録》。他还撰写了《诗解》《春秋指归》《语孟诗说》《中庸说》《台衡録》《二程语録》《龟山语録》《诗文集》等。

据史料记载,1113年,罗从彦四十一岁的时候,开始跟着杨时,研究理学。那时候,是宋徽宗在位的时候。朱熹曾经写道,杨时在东南部宣传伊洛理学,也就是北宋理学家程颐的学说。去杨时那里求学的士人有很多。在这些士人里面,罗从彦潜心做学问,尽心尽力,达到了很深的造诣。据记载,罗从彦见到杨时的时候,感叹相见恨晚。他说,如果见不到杨时,很可能就会虚度一生。

杨时告诉罗从彦说,程颐的学说非常好。罗从彦就去钻研程颐的理学。后来他把程颐的学说和杨时讲述的学说,相互对照,钻研分析。他深入的研究了这两位理学家的学说,有了自己的心得。然后,罗从彦在广东的罗浮山中,隐居了下来。他拒绝出去做官,整天在山里面,清心寡欲,正襟危坐,体会天地万物的道理。他的内心世界超然自得,不受到言语和文字的束缚。

李延平去向罗从彦请教。罗从彦告诉他说,要常常保持内心的平静,要注意省察喜怒哀乐没有发作的时候内心的状态。要仔细感受、分析这时候的内心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在这样的时候,内心常常是处在寂然不动的状态,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之下,可以领会到世界上万事万物的道理。所以,在平时的时候,必须注意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涵养。只要涵养提高了,在遇到各种事情的时候,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就会胸有成竹,不会乱了方寸。罗从彦说,这就是从杨时那里学到的心法。杨时的心法也传承了程颐的理学思想的精华。

李延平是罗从彦的弟子。李延平学成以后,也给人们讲学。很多人成了他的弟子。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朱熹,也成了李延平的弟子。朱熹经常给李延平写信,探讨各种理学问题。李延平在给朱熹的回信中,解答各种问题。李延平在给朱熹回信的时候,常常谈到罗从彦的教导,来勉励朱熹。朱熹从李延平那里,研究了罗从彦,杨时和程颐的理学思想,又广泛地研究了其他文献,进行了补充。朱熹研究的范围很广泛,对具体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他在儒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蔚为大观。而罗从彦和李延平,上承程颐,下启朱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罗从彦的理学著作,最重要的有《遵尧録》八卷。这部著作重视社会政治管理,具有经世致用的倾向。这部著作中,按照时间的顺序,记录了宋代的历代皇帝和著名的宰相、理学家。这部著作模仿《贞观政要》的风格,以尧舜禹三代的道德规范为准绳,宣传王道,贬低功利追逐。《遵尧録》讲述了宋太祖赵匡胤以及后来几个皇帝的故事。也讲述了寇凖、王安石、司马光等九位著名的宰相的故事,还介绍了大儒学家程颢的学说。

到了元代的时候,有的学者收集到罗从彦的其他的著述,和《遵尧录》放在一起,整理成了 十三卷,并附録三卷、外集一卷、年谱一卷,共十八卷,合刊刻印,这就是最初的《豫章罗先生文集》。

到了明代和清代的时候,人们又刊印了多种版本的《豫章罗先生文集》。这次整理出版的《豫章罗先生文集》,是以国家图书馆所藏的元代豫章书院刊印的版本为底本,又参考了其他众多的版本。也参考了《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玉海》《二程集》等历史文献。

《豫章罗先生文集 李延平先生文集》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是“李延平先生文集”。这部分包含四卷,是宋代儒学家李延平的文集。李延平出生在1093年,是福建剑浦人,后来的文人士大夫,都把他叫做延平先生。李延平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听说罗从彦学到了杨时的理学思想的精髓,就去找到罗从彦,学习理学的学说。他跟着罗从彦,学了很多年。钻研了《春秋》《中庸》《论语》《孟子》等典籍中的学说。李延平的两个儿子,中了进士。

那时候,和李延平一起跟着罗从彦学习的,有一位学友,名叫朱松。朱松非常文雅,也很敬重李延平。后来,朱松的儿子朱熹,成了李延平的弟子。1116年,李延平六十一岁,朱熹二十四岁。这一年,朱熹在去同安县赴任之前,见到了李延平,就拜李延平为师。然后,朱熹就去赴任了。到了1123年,朱熹又见到了李延平。朱熹跟着李延平研习理学,有十一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大部分是通过书信问答,来钻研学问。

李延平告诉朱熹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遵循同样的一个道理。但是,在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上,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是千差万别的。理解万事万物都有相同的道理并不难,难就难在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去应对。

朱熹反复琢磨李延平讲的这些话,感到很有道理。朱熹曾经说,有一次,他去拜见李延平,李延平对他说,如果凭空讲了很多的大道理,而对于眼前遇到的具体的事情,又说不出其中的道理,这就意义不大。理学的道理也没有什么隐晦深奥的地方,只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的细节上,着实地琢磨其中的道理,下功夫磨练自己的心性,这样一来,自然也就会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后来,朱熹把他和李延平之间的往来问答书信,辑录成书,这就是《延平答问》。这本书是考察朱子思想转变的重要文本。然后,朱熹的门人弟子又把朱熹平时谈论李延平的话语和行状等,增加到《延平答问》这本书中,列为附录,或者叫做后录。到了明代,有学者从朱熹的很多著述中,收集到相关的内容,增加到《延平答问》这本书中,列为补录。到了清代的时候,才开始刊印《延平文集》。在《延平文集》中,收录了《延平答问》的全部内容,此外,还有李延平给其他学者写的书信。

这次整理出版的《李延平先生文集》,采用的底本是清康熙四十八年张伯行正谊堂刻本(简称正谊堂本)。同时,也参考了其他的几个版本和相关的历史文献。

在宋代的儒学中,罗从彦和李延平被叫做道南学派。道南学派上承二程,下启朱熹。在《豫章罗先生文集 李延平先生文集》这本书中,合刊出版两位理学家的文集,使得道南学派的传承脉络,更为清晰明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