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余生很好》女性视角下探讨婚姻成长的长篇小说

作者:王洁   2024年07月24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不算结尾的结尾

——王洁(《余生很好》补记)

出过几本书后,年轻一代的读者们总是喊我一声“王老师”,媒体和年轻人们也总是问我作为一个女性作家,最想告诉女性的是什么?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我并不好为人师,且认为这代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可到底,作家是执笔立言的人,如果失去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也是可怕的。尽管我写过很多情感类的长篇,记录过一些女性自我成长的点滴。却似乎始终没有十分透彻地去面对这样一个话题:婚姻何为?为何婚姻?

尽管国家“花式”鼓励年轻人在合适的年纪里抓紧婚育甚至多育,但“半婚主义”,甚至“不婚主义”“不育主义”的声音依然甚嚣尘上,大有日胜一日的意思。不禁感慨,时代价值观的变迁,确实消解了我们那个年代还在认为的婚姻属性。

我害怕被媒体问到,对此你想告诉年轻人怎样看待婚嫁生育?就是出去社交,我也时常告诫自己人贵有三德:对单身的不催婚、对已婚的不催生、对已离婚的不催再婚。以免自己身上沾染了年轻人讨厌的“姨味儿”。

我有个小闺蜜,其实也不“小”了,36 岁了,一直未婚,和我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以我对她日常的了解,读书、养狗、新闻采访,有时做些戏曲剧本在院团排练,发展爱好的同时,经济独立,也有一个若断若续的神秘男友,慰藉彼此。我心里一直替她着急,会担心,再过几年是不是就不能再生孩子了,她会不会后悔?不结婚的话,那个男友能不能相伴她到老,余生该以何种模式生活下去?

她却淡然回应,谁说婚姻是女人唯一的选择?我从不寄希望于婚姻家庭,过好我自己就可以。

她到底是经历过父母及原生家庭分崩离析的重大伤害的人,我总认为这是在逃避问题,是对自我的放弃。直到她有天反问我:“那你为何结婚?婚姻给了你什么?”

说实话,我真没有认真思考过,从恋爱到结婚,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没有想过要从婚姻里获得什么。那个年代,就是认为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纯属耍流氓。这么多年过后,扪心自问,也许婚姻给我的,是一个孩子,仅此而已。

当然,现在的法律也好,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也罢,没有婚姻,甚至没有男性伴侣,女人也可以有个孩子,只要你想要,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去要。

这道题,似乎看起来是个减法方程式,大部分女性彻底从烦琐的婚育生活里陡然清醒起来。

但即使再独立的男人女人,能否认爱吗?

我难以忘记,一次早餐中见到的一对 60 多岁的夫妻。那是在西安的小东门——早餐最丰盛的地方,近两年来也成了网红打卡地,集聚了关中大部分美食,牛肉丸子胡辣汤、小笼包子、油茶麻花、肉夹馍、豆花,等等。走在这青砖白石铺就的巷子里,人间烟火扑面而来。我陪北京的朋友来此打卡,便偶遇了一对买早餐的夫妻。

丈夫那银灰色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粉白相间的条纹衫子外套了件豆蔻色的马甲,灰色的围巾随意搭在脖子上,下身搭了条卡其色的条绒裤子。我悄悄让朋友看老爷子的打扮:“这可是今年最流行的美拉德配色!”

朋友说:“要么是老太太讲究品位,帮老伴搭配的;要么就是老爷子年轻时候就是个招女人喜欢的风流男子,怕是没少让老太太操心。”我踢了朋友一脚,生怕老两口听到我们这样“品头论足”,带着一半钦佩一半羡慕。

老太太中等身材,纯黑的内搭,外面套着浅褐色的风衣,微卷的头发剪到耳朵上方,显得干净利落又不失温婉。

“你想吃什么?”老爷子问。

“你想吃什么?我正在考虑油茶麻花。”老太太回答。

“我考虑的是豆腐脑,不过可以随你一起吃油茶。”

“那我们买一碗豆腐脑,一碗油茶,端在一起吃。”

“那你还需要点什么?我去给你买。”

“我们可以一起去买。”

对话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两人一直在轻声细语地说着,仿佛一顿早餐有讨论不完的话题,且乐此不疲。在那样的对话里,你会体会到丈夫对妻子的尊重与宠爱,还有妻子对丈夫的追随和体谅。

我和朋友竖着耳朵听两人的对话,却又同时若有所思地沉默起来。“我们两口子,从来不这样说话,简单粗暴又明了,仿佛早饭只是一项生活里的规定动作、义务、责任和程序。”

谁说不是呢?也许很多人已经忽略了,早餐里,蒸腾的分明是生活,是被岁月研磨得极细的生活。

如果,婚姻以这样的状况出现,我敢说离婚率一定会下降。如此说来,我们抗拒的不是婚姻本身,而是令人“不舒服”的一种状态、一个人,导致的一顿并不产生温柔交流的早餐。

清代痴汉纳兰容若曾慨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似乎世上最不可捉摸的事情,是爱情,最不能用力的关系是婚姻。

在《余生很好》这本书里,我塑造了何晓芸和刘康生这对“从校服到婚纱”的夫妻,有着少年时期的纯洁恋爱为牢固的婚姻基础,纵然康生母亲对这个“农村出身”的儿媳妇有不认可的地方,好在不住一个屋檐下,也确实没有太多外在干扰因素影响到小夫妻的生活。

可人和人就是这么奇怪,无论哪一方快了或慢了,冷了或热了,便会产生裂隙。而如今社会里“琳琅满目”的诱惑,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攻击着婚姻城堡。以前的人们,几块钱买的东西坏了都会想着去修,现在万把块的手机半年就被更新替代。

最后,何晓芸和刘康生的婚姻情感还是不可避免的崩塌了。但生活里父母儿女的羁绊,又不得不使两人暂时不能离婚,只能拉扯着彼此,推着生活的车轮,向前走着。

婚姻最焦灼的状态,就是为父母为孩子表演“恩爱”,私下里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也许成功的婚姻千篇一律,不成功的似乎也无外乎出轨、精神孤独、性格不合这几个万变不离其宗的因素。

我曾经为了写下一部报告文学,去秦岭一个民宿里采访,那个院子里住了一对 40 多岁的夫妻,两人平时都忙于工作,觉得一个不理解一个,牙膏用什么牌子、袜子丢在哪里都有可能触发大战,实在无法调和,就准备离婚。但离婚前一周,丈夫提出到秦岭小住几天,因为两人曾经说了无数次要去旅行却因为工作、孩子上学等没有实现。妻子答应了。并彼此约定一概不接任何电话,处于完全休假状态。本来三天的小住,最后变成一周,到最后退房时,他们已经决定不离婚了。

是林间的鸟鸣,松下的兰溪,还有农家小饭中的安静平常,让两人重新专注生活本身,似乎又回到了年少绮梦里,治愈了彼此疲惫而千疮百孔的心。汹涌的生活之啸退去,爱的沙滩细软起来,还有美好回忆的贝壳,一起拾捡。

与其说是秦岭劝住了即将分道扬镳的夫妻,不如说是生活本来的美好先安慰好了自己,才能发现对方的美好。

谈恋爱,其实谈的是自己对自己的内审,结婚,结的是自己对生活的参悟。我们最大的误区是以为对方是港湾,其实不过是彼此的“同修”。

所以,我修改了原本已经定稿的第一版结局:何晓芸对婚姻的迷茫和失望——改成了对未来日子的憧憬和向往。

我与小说里的人物一起成长,似乎我们一起经历了爱情与婚姻里的快乐和不幸,尔后顿悟,余生,不是扶着别人的手,而要相信自己的心。

有一种女人,无论她嫁给谁,无论婚与不婚,她都能过得很好,惊艳了芳华也温暖了别人,那是因为她“嫁”给了生活。

老舍说:“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生命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好坏各半,日升月落中,悲喜交替。人为万物灵长,身眼神识的完善,比任何一个动物对生之体味更丰富饱满。

斯人若彩虹,不是那人真如彩虹,而是我们本身就在彩虹里,那么遇到谁,选怎样的生活方式,都是灿烂而光明的。

暗夜到黎明,花谢等花开,雨会来,风也会来,一切非我们所有,天地又慷慨地赋予我们使用权。

我不是想通过此书标榜自己是一个婚姻支持者,又或者说自己是个不婚主义者,其实那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幸福无定式,只有定义。不管你最终想以何种方式去生活,我希望都是你自己最舒服最想要的方式。

若我还能用这本书去回答点什么,那便是别让婚姻器具化,也别让幸福定式化。让想结婚的人,终成眷属;让不想结婚的人,悦纳自己;让困在城堡里的人,解放在生活的美好中;让拥有美好生活的人,继续美好下去。

如果社交媒体里的争论将这些不同群体的思维更加“孤岛化”,那我愿以自己微小的文字针脚,把“孤岛”缝成“大陆”,能缝多少是多少。毕竟——余生很好,浪费即犯罪。

《余生很好》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西安出版社
作者:王洁
出版时间:2024年06月


作者:王洁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