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比家大一点的地方
内容简介
在北京,有这样一所很“土”的学校,叫一土学校。创办之初,这所学校只有三间教室,120平米大,却引来了200多个家庭争抢名额。在精英云集、名校林立的北京城里,这个借寄在位于枣营的公立学校一楼的“一土学校”,一心想通过创新的模式让孩子们不再一味地接受填鸭式教育,而是在学习中找回自己的个性。
“教育关注的是生命土地下面看不见的那部分——根。深深地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结果。让生命更深地扎根,就是要点燃每一个生命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内驱力,是让每一个人更深地认识自己,怀着敬畏和臣服的心知道自己可以创造无/限可能。我们希望孩子成为内心充盈的人,爱己及人,乐天行动。”这就是一土学校的办学理念。
在一土,老师扮演着五个角色:学习导师、倾听者、人生教练、环境构建者、成长伙伴。这本书的内容来自于一土学校搭建的家长和老师沟通的社区平台晨曦,在这个平台上有老师们写给家长的一封封信。一土学校的孩子昵称为“小土豆”,而家长就是“大土豆”,这每一封写给大土豆的信,都是老师们在日常授课中的体会和总结,每一封都有一个深刻的教育主题,既能给家长启发,又富有感情,哲理,很多细节令人感动。
这些信让我们看到孩子在学校中展现出来的天赋,平时被家长所忽略掉的那些宝贵的闪光的瞬间,每个孩子在学校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巴学园”中的小豆豆一样。老师们以无比的爱心和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孩子的天性并大程度地保护它,帮助孩子发挥潜能,保留初心。
书中还收录了“小土豆”的诗、作品、项目制学习的成果,还会赠送一本银杏班的孩子们集体创作的小书《二十四节气书》,看到这里,我们这些成年人会忍不住想,孩子才是我们的老师啊。
就像其中一位老师所写的:我们希望培养的是一些内心充盈的孩子,打破成功就是上名校、挣大钱的论调,教育真正的目的是认知自我、认识世界。而孩子真正需要做到的,其实是“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了解世界;知道自己是谁,能做什么,并发挥自己的潜力”。
作者简介
本书主编,也是一土学校的创始人李一诺,清华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2000年赴美留学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生物学博士,后加入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十年,在美国和中国各工作五年,2011年成为合伙人,在麦肯锡期间曾一直参与和领导招聘工作。2014年和先生申华章创办微信公众号“奴隶社会”,现有60万读者,以海内外高知华人群体为主。 2015年加入盖茨基金会任北京首席代表。2016年以个人身份在北京创办一土学校。一诺任罗德学者中国终审委员会成员,苏世民学者项目学术委员会成员。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评为世界青年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