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阅读空间漫游指南(2019—2020)
内容简介
1. 全彩印刷,清晰展现阅读空间
2. 附地址、咨询电话、开放时间等详细
3. 阅读空间意义非凡,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一环
?新型阅读空间,是完整城市复合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是体现出版业多元特征重要的一环,是丰富消费者多样文化选择的核心指标。
?历史作家芭芭拉?塔奇曼说:“没有书,历史会喑默,文学会失音,科学会瘫痪,思想会停顿。”一座藏满图书的书店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无疑是一座引导文明之光的灵魂灯塔。
喧嚣满城,故纸留香。
?在这个时代,书店的含义一直在拓展,“一个与阅读相关的空间”,新型阅读空间根本的美感与气息,始终都是,且只能是书籍赋予的。
近年来,政府的扶持、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使得度过“寒潮”的北京实体书店有望以新型阅读空间形式迎来新一轮的“复苏”。喝咖啡、看书、买手工艺品、逛展览、听讲座,甚至看电影……未来书店或新型阅读空间被重新定义为“阅读与生活的博物馆”,人们徜徉其间,流连忘返。而且现如今,北京越来越多的新型阅读空间,已跳出陈列图书的单一“卖场”模式,转身变成“好玩”的文创天地和跨界的人文美学空间。
策划编辑出版这本《北京阅读空间漫游指南(2019—2020)》,目的是彰显北京文化的内涵与气质。书中收入北京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阅读空间、图书馆、卖场、绘本馆、社区特色图书室等与书相关的场所,为喜爱阅读的读者提供完整的北京文化漫游指南。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阅读空间的实景照片,或宁静,或温暖,或厚重,或文艺。对于各个年龄、各个职业的读书人来说,这些阅读空间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可取之处。
作者简介
刘颖,北京大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事出版产业研究和阅读推广实践十余年,2013年起陆续参与北京阅读季、北京十月文学月、书香西城、书香通州、书香威海等多个全民阅读项目的策划与实施。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出版人才“百人工程”首批入选者,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兼职研究员。
潘启雯,资深媒体人,青年学者。作品《热词十年,“文化”缺位》入围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2012年、2013年两度荣获“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好新闻一等奖。著有《欲望的边界》《跨越黑天鹅和灰犀牛的坎》《智识的冒险》等。现居北京,供职某机构。
杨俊康,本科阶段就读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及朝鲜语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毕业于韩国亚洲大学文化产业学系。书店漫游爱好者,文化产业研究员。参与策划北京阅读季系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