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文学与美国的大学

网店购买

内容简介

《文学与美国的大学》(1908)
是白璧“新人文主义”奠基之作。书中首先厘清了长期以来众说纷纭的“人文主义”概念,第一交把它与极易混淆的“人道主义”概念区别开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种不同精神对大学的不同要求:后者相应地分别体现为专门性大学与综合性大学。作者由此进而讨论了文学与大学的关系,大学博士学位获取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合理的古典研究方法,古今视野的不同观照,以及创新概念和大学教学的闲暇等方方面面与大学人文教育相关的话题。本书是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一部力作,本书所触及的问题与今日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多有契合,其中关于人文教育之困境的讨论必然会促进我们对当下处境的反思与探讨,因此极具借鉴意义。
这是一本写于上个世纪初关于大学的理念、功能、文学教育、人文主义理想的书。时间过了将近整整一百年,可是,今天我们来读这本书仿佛在感受着这个时代的人文大师的提醒,好偈是为我们生存的现实而写的,许多观念和警句散发着紧迫而迷人的光言说了,我们无力表达的所在,大师一百年前已经为我们表达了。这就是经典和大师的魅力所在,隔了整整一个世纪,思想的魅力和现实的锐气丝毫没有减退。

作者简介

欧文·白璧德(1865-1933),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新人文主义”文学批评领袖。自1894年起在哈佛任教直至去世,其间创办了比较文学系,影响遍及哲学、历史、政治、教育等各个领域。他极具世界主义眼光,最早宣扬破除“西方中心主义”;正是由于他的思想与中国儒家学说有着多方面的认同,上个世纪20年代初创办的《学衡》杂志和因此而得名的“学衡派”,以及此后以梁实秋为代表的“新月派”都与白璧德的思想有着极深的渊源。将近一个世纪过去后,我们已可以更加心平气和地看待“学衡派”与胡适、鲁迅等人的论战。更重要的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已再次将“学衡派”提过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中国在继续坚定地融入世界的同时,如何走出文化激进主义的误区?我们能否创立与现代性相适应的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模式?这无疑将进一步激发我们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