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哲学对话: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

网店购买

内容简介

  本书中的三篇论文分别考察了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采用对话形式写作的理由,并探讨了哲学内容与其文学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戴维·塞德利(David Sedley)对于柏拉图《斐多篇》中不同人物思考特征的揭示,让我们在阅读柏拉图哲学对话时多了一个观察维度;乔纳森·丹西(Jonathan Dancy)关于休谟《自然宗教对话录》中是否存在作者休谟自己的声音,进行了侦探小说般的层层推理分析,引人入胜;简·希尔(Jane Heal)将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中潜藏的对话挖掘出来,显示了她对于维特根斯坦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作者简介

戴维·塞德利(David Sedley),剑桥基督学院研究员,剑桥大学哲学教授。他发表的论著包括与朗(A. A. Long)合著的《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家》(The Hellenistic Philosophers, 1987),以及很多有关古代哲学的论文。他与G. Bastianini一起编辑了长达335页的有关柏拉图《泰阿泰德篇》的佚名评论。另有《柏拉图的〈克拉底鲁篇〉》(Plato’s Cratylus, 2003 ,Cambridge)和《创世说的古代批评家》(Creationism and its Critics in Antiquity, Berkeley ,2007 ) 等著述。他曾在普林斯顿、伯克利和耶鲁做古典学与哲学的客座教授。1986—1992年曾担任《古典学季刊》(Classical Quarterly)的编辑,并于1994年当选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 乔纳森·丹西(Jonathan Dancy),基尔大学(University of Keele)哲学教授,1988—1989年在匹兹堡大学做客座教授;1993—1994年在牛津万灵学院做访问学者。其

  戴维·塞德利(David Sedley),剑桥基督学院研究员,剑桥大学哲学教授。他发表的论著包括与朗(A. A. Long)合著的《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家》(The Hellenistic Philosophers, 1987),以及很多有关古代哲学的论文。他与G. Bastianini一起编辑了长达335页的有关柏拉图《泰阿泰德篇》的佚名评论。另有《柏拉图的〈克拉底鲁篇〉》(Plato’s Cratylus, 2003 ,Cambridge)和《创世说的古代批评家》(Creationism and its Critics in Antiquity, Berkeley ,2007 ) 等著述。他曾在普林斯顿、伯克利和耶鲁做古典学与哲学的客座教授。1986—1992年曾担任《古典学季刊》(Classical Quarterly)的编辑,并于1994年当选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 乔纳森·丹西(Jonathan Dancy),基尔大学(University of Keele)哲学教授,1988—1989年在匹兹堡大学做客座教授;1993—1994年在牛津万灵学院做访问学者。其主要著作有:《当代认识论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Epistemology, Blackwell, 1985),《贝克莱:一种导论》(Berkeley: an Introduction, Blackwell,1987),《道德的理由》(Moral Reasons, Blackwell, 1993),《实践的现实》(Practical Real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和《无原理的伦理学》(Ethics Without Principl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 简·希尔(Jane Heal),剑桥大学哲学教授,圣约翰学院研究员。维特根斯坦是她的研究重点,已出版的著述有《事实与意义:奎因和维特根斯坦论语言哲学》(Fact and Meaning: Quine and Wittgenstein o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Blackwell, 1989),《摩尔悖论:一种维特根斯坦的进路》(‘Moore’s Paradox: a Wittgenstein Approach’, Mind, January 1994),以及《心灵、理性和想象:心灵与语言哲学论文选》(Mind, Reason and Imagination: Selected Essays in Philosophy of Mind and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1997年当选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译者张志平,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著有《西方哲学十二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