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古炉

网店购买

内容简介

《古炉》,贾平凹长篇长篇小说之一,字数达64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是文革,,作品中的村庄原型是陕西省铜川市的陈炉古镇。《古炉》讲述的是一个烧制瓷器的叫古炉的村子,偏僻却又山水清明,村人擅长技工,却又极度贫穷。在“文革”中,他们使强用恨,争吵不休……《古炉》这部作品的内容主要是贾平凹少年时代的经历,带有回忆性质。
    
《古炉》这部作品的内容主要是贾平凹少年时代的经历,带有回忆性质,但故事的背景是在陈炉古镇,它位于陕西省铜川市,是宋元以后耀州窑唯一尚在制瓷的旧址,其烧造陶瓷的炉火1000多年来灼灼不息,形成“炉山不夜”的独特美景,是古同官八景之一。
    
现在的陈炉镇,还有用烧炉废料建成的“罐罐墙”、“瓷片路”等特殊景致。贾平凹为创作小说,曾经多次到过陈炉。之所以选择这个村子作为故事发生地,也取了“熔炼”之意。

烧制瓷器的那个古炉村子,是偏僻的,那里的山水清明,树木种类繁多,野兽活跃,六畜兴旺,而人虽然勤劳又擅长于技工,却极度地贫穷。把小说定在古炉上的时候,就想起贾平凹小时候经历的好多事情,因为这本书大部分是他的回忆。
    
虽然写的是少年时代的记忆,但贾平凹称这部作品不是回忆录,也不是自传,体裁是小说,但他采取的是写实的方法,极力让古炉那个自古以来就烧陶瓷的村子有声有色、有气味、有温度。

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中国著名作家。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家协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

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快自然。国外人士均誉他为中国大陆文坛的“独行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