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七位印度学者来华演讲结集 《从西天到中土》出版

作者:崔华林   2014年03月12日   来源:深圳晚报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点击封面进入单书页面

《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颂仁,陈光兴,高士明 编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霍米·巴巴

杜赞奇

迪佩什·查卡拉巴提

阿希斯·南迪

特贾斯维莉·尼南贾纳

萨拉·马哈拉吉

帕沙·查特吉

近日,世纪文景推出《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一书,该书被誉为“自泰戈尔访华以来,印中知识界最重要的对话”。在2010年上海双年展期间,后殖民理论的著名学者霍米·巴巴、国际知名知识团体“庶民研究”的核心成员帕沙·查特吉与迪佩什·查卡拉巴提、女性主义理论家特贾斯维莉·尼南贾纳等七位印度学者,应亚际书院“西天中土”项目组的邀请来华演讲。该书即是这些学者十四场演讲主要内容的结集,内容围绕全球化、现代性主题,具体涉及后殖民理论、当代的民族主义、视觉艺术等。同时涵盖了王晓明、陈光兴、王安忆、汪晖等三十多名知识分子参与主持或讨论的内容。

深圳晚报记者 崔华林

日前,本报记者电话里专访了“西天中土”项目主管陈韵,她语速极快,跟记者畅聊了该书诞生前后的细节。有一句话被她反复强调,自晚清以来,普通人或学界知识圈放眼世界时,会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放在欧美地区,选择以西方现代性为参照体系。而该书正是打破这一欧美经验唯一参照系,提供给读者另一个视角。

缘起

打破以西方体系为唯一参照系

提起该书缘起,恐怕还得从项目之初提起。陈韵介绍,知名策展人张颂仁曾在2007-2009年多次前往印度,当时他从艺术的角度直觉国内的艺术发展遇到瓶颈,究其原因,认为是艺术家们在思想上的阻滞,而在印度的所见所闻让他觉得印度对中国可能有借鉴。后来,张颂仁找到研究亚太文化的学者陈光兴、策展人高士明,2010年三人一起在上海双年展期间发起了“西天中土”策划。

陈韵形容,双年展期间,“西天中土”几乎每个周末都有活动,在美术馆、高校开设讲座并推出展览,算是给参展人士一个“连环式轰炸”。而活动邀请的七位印度思想者,比如杜赞奇是研究中国历史的专家,有很多著作都已经译成中文。有的思想者国籍并不一定是印度,甚至还在西方生活了很多年,但其知识构成都根植于印度社会与历史,在国际学术界都是非常有分量的学者。

书名《从西天到中土》,在字面上极容易理解,陈韵阐释,是希望利用古老的历史想像,把作为西边天竺的印度重新拉回中国的视野,能够成为学习与参照的对象。因为从现代性来讲,在中国近百年历史发展中,思想界学者大都以西洋体系为参照,即便当时有学者提出以东洋日本为参考,但事实上日本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跟西方学习。国内的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在学习、反思、批判等各方面向西方现代性靠拢,就像是陷入了一个怪圈,认为西方现代思想才是唯一参照,但却没有思考在西方自身经济、政治陷入困境的情形下,依然参照西方现代性的一套也许会带来弊端。

事实上,陈韵介绍,放眼世界史和版图,跟中国在地缘上很接近的印度,尽管战后跟中国走上的道路并不相同,但从历史进程来看,两国都拥有灿烂的传统文明、有过殖民或半殖民的历史。而在人们的记忆中,中国和印度民间具有象征意义的互动,得追回 1924年泰戈尔的访问。所以双年展期间通过展览、讲座这类直观方式的互动,给读者提供更多视野来思考中国当下的问题。

现实 仍要借助英语作为学术语言交流

如果说该书的初衷是打破以西方思想体系为参照,给读者提供不同参照,记者也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当下英语占主导的全球语言体系中,印度学者和中国学者之间的交流也不得不依赖英语。换句话说,尽管陈韵提到西方并不是唯一参照体系,但在目前的跨区域交流的现实情况下,单从语言来说,就不得不借助西方体系中的英语这一工具实现两者之间的交流。

在这种交流中,陈韵自身最大的体会是,很多中国人总以为自己英文不够好而怯于交流,但这种情况在印度很少存在,即便大多数印度人讲英语带有浓重口音,但他们仍然很自信。印度是个多语种国家,由于殖民历史,讲英语很普遍,并且印度英语是经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一个内化的过程,最终契合了印度生活、宗教。表面上看是两国对于英语应用上的表现不同,若深究原因,陈韵认为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殖民性在中国和印度的不同表现。中国曾有过半殖民历史,印度有两百多年的殖民历史,后者在面对殖民历史时是由衷反思态度,比如印度的“庶民研究”是印度底层人讲述自己的事,诚实面对自己的状态,而非站在西方殖民思想脉络。

陈韵提到一个小细节。她在2011年去印度时,偶然遇见一位印度长者,竟在翻阅英文版Factory Grils,而这本讲述中国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的图书在2013年才被翻译引进到国内,被更多中国读者熟悉。陈韵跟那位长者交流,对方告诉她,他从不迷信任何一种思想,所以会广泛关注世界很多国家状况。

交流中还有一个问题一度让陈韵很担心。两国的学者对彼此的学术、艺术、文化现状了解太少,交流内容从何而来?事实上,谈话一旦展开,陈韵的顾虑就打消了。据她介绍,印度和中国之间的交流特殊之处在于,并不需要特别准备即可交流。因为两国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表面看上去差异很大,但其实期间碰到的大致问题、包括被拉进全球一体化的运动中,两国越来越在同一个局中,加上两国人口体量大、历史复杂等共同点,任何话题在学者间都能畅聊,丝毫不影响文化意识间的沟通。

除了语言这一直接体现,陈韵也承认,在2004年左右西方提出的“龙象之争”,将中国和印度相互比较也是受到西方语系影响。此外,印度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地位提升,也是目前经济主导的世界观下关注印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成书 影响更多人用不同方法思考中国当下

展览和讲座都吸引了不少读者,陈韵介绍,未做任何推广的《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登上过一些书店的排行榜。这让她意识到,在民间对印度感兴趣的人可能有不少,甚至有读者告诉她,就是2010年听了印度学者的讲座,影响了他后来在美国读博士的论文研究方式和方法。

那么,2010年的讲座内容,为何在四年后才得以成书?陈韵表示,此前曾出过第一版本,但因仓促,有很多地方未做到完美,所以后来想到再出第二版。文本在翻译期间也遇到很多难题,比如最直接的就是,有的印度学者讲的英语部分可能是已经被“印度化”式的英语,或者在写作方面更华丽,对译者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

有趣的是,陈韵注意到,在双年展过去几年后,再回头看当时举办的活动,很多知识点沉淀下来,也有了不一样的感触,因而该书在框架上就加入了“反刍”这一部分,四年前的讲座和展览并不是像一阵风过,加上和印度学者保持持续交流和逐渐消化,产生更多想法。比如陈韵再次提到印度的“庶民研究”;印度学者对中国学术表现热情,即便在陈韵看来中国学界的学术成熟度和社会思想方面不如印度。

陈韵希望,做“西天中土”项目的长期过程中,通过慢慢往前推活动或做出版,让中印之间的交流和国内读者群不断壮大,以后看待印度的态度上更加平和,进而学会平和看待自身,突破原有的局限,有选择立场之外的能力,有不同方法思考更多中国知识界现实议题。

评论

中印对话是一个艰难的进程。这不仅是两个大国的对话,也是两种文明的对话。两种历史逻辑,两个灿烂文明,两个饱受帝国主义掠夺的古老文化大国如何找到相互契合的话题?本书作为中印对话中的沧海一粟,或许会给我们带来某些启示。

——孙 歌

三十年来,新一轮欧风美雨,所谓对外开放几乎变成了对西方开放的同义词。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学者面临着“重构我们的世界图景”的艰苦任务。印度学者对于当代全球关系的探索、对于殖民主义及西方中心论的持久批判,对于中国学者的思考和探索无疑具有启发意义。 ——汪 晖

作者:崔华林

来源:深圳晚报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