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现代女教授解读《聊斋志异》:不一味褒贬,看出历史局限性

作者:刘瑞丽   2021年02月01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聊斋志异》讲了四五百个大大小小、长短不一的故事,质量也参差不齐,并且用文言写就,给当代读者造成了一定的阅读障碍。所以这是一部我们都听过名字,但翻阅之人不算多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不过,也正是因为它是文言小说,语言简洁隽永,一些篇目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书中描写了绮丽多姿的鬼狐世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想象,让人不觉感到有趣、好玩。

《We Chat《聊斋志异》》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张青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2020年10月,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叫做《We Chat<聊斋志异>》的书,作者是文学博士、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副教授张青。她从《聊斋志异》里近五百个篇目中选出了不足十分之一的篇目进行评论,以现代人的视角表达自己的看法,选出的每一篇都是有感而发,每一篇都是不吐不快。

“至于说想带给读者什么,这在我写文章的时候是没有想过的,我只想自我表达。出乎意料的是,不少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给了比较高的评价,也表示看了我的书之后产生了读原著的愿望,这些反馈让我意识到原来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张青说。

让我们向她了解一下这本书背后的故事,以及她这个人。

《We Chat <聊斋志异>》作者:张青

以现代人的眼光解读《聊斋志异》,不一味褒扬

在2016年微信公众号如火如荼的时候,张青也心血来潮办了一个个人的公号“余一段墨”。一开始是每天更新,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了两个多月后,她感到无话可说。恰逢暑假,她想起自己对《红楼梦》比较熟悉,就开始每天评论《红楼梦》,为了迎合微信读者群的阅读口味,努力做到风趣、幽默、接地气,没想到很受读者们的欢迎。后来这些评《红楼梦》的文章被结集出版了一本书——《We Chat <红楼梦>》。

在评完《红楼梦》之后,出于对《聊斋志异》的喜欢与熟悉,张青又开始评《聊斋志异》,并且延续了一贯的风格和体例。那么书名为什么叫做《We Chat <聊斋志异>》呢?

《We Chat《红楼梦》》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张青 著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在结集出版《红楼梦》的评论文章时,张青就书名问题颇费了一番心思——市面上解读《红楼梦》的书浩如烟海,这本书得起个不太一样的名字才能吸引关注。恰好她的评论是先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的,微信的英文名称是wechat,所以就用了“We Chat”作为这一系列的共同名称。说到这一系列,《We Chat <聊斋志异>》只是第二本,下一部作品张青还想评评《西游记》。

《聊斋志异》本身既包含了志怪,也有传奇,短的故事只有几十个字,长的两三千字,它的篇目编排是没有逻辑的。张青自由选篇目,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通读《聊斋志异》,读到哪一篇有感觉就评论哪一篇,完全无章法。但是等到这四十多篇写完的时候,她颇花了一些时间把它们串起来,让篇与篇之间在伦理和情感上有一些勾连,使几十篇文章看起来像是一个整体。

《We Chat <聊斋志异>》和以往对《聊斋志异》的评论不同,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张青的评论和解读是用现代人的眼光,从现代人的立场出发看古典文学名著,语言风格也尽量轻松易懂;二是过去的评论往往一味地褒扬、赞赏,而张青在自己的评论里对其中的一些具有时代局限性的思想观念提出质疑和批评,希望能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

做事以兴趣为导向,创作是兴趣的产物

张青出版的两本书,可以说纯粹是她兴趣的产物。她自认为是一个幸运的人,无论原生家庭还是自己的小家庭,家人都给了她无尽的爱和鼓励。虽然她已人到中年,可是在家人眼里,她好像永远都是个大学生。张青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前几天,她在电话里跟年长她12岁的二哥聊天,说到未来,他对张青说:“不管做什么,你自己开心最重要,只要你高兴就好。”

这样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以及相对单纯的高校工作环境,让张青常常忽略自己的生理年龄,一直保持着比较年轻、纯粹、理想化的心理状态,做事往往以兴趣为导向,创作也完全是兴趣的产物。所以她创作《We Chat <聊斋志异>》的过程一点也不辛苦,相反,非常快乐。可以说,家庭对张青的影响很大,家人的支持给了她积极乐观的创作心态,和为兴趣而写作的“任性”的资本。

张青称自己为“一个普通平凡的劳动妇女”。她的生活半径很小,生活方式很宅,还算踏实和勤奋,也比较真诚。“我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而且现在的理想自我与实际自我是重合的,现在的我就是我理想中的样子,我觉得这样就挺好。”张青如此自评。

张青虽然是文学博士,但她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并非一直与纯文学有关,起码近二十年基本是无关的。本科和硕士阶段她学的是纯文学,但工作之后她教了十多年的广告学专业课,接触的都是传播学、市场营销、消费心理的专业知识;博士阶段她读的是民俗学,阅读了大量社会学、人类学的专业书籍,并且博士论文也偏社会学的路子;现在的工作是在管理岗位上,常常需要处理的是各种公文。

这种经历对她的创作有极大影响。因为她的学习阅读经历并非一直坚守纯文学,反而是从纯文学的圈子里跳出来,在各学科转了一大圈之后又重新凭兴趣去阅读纯文学,这时候她的知识结构拓展了,人生阅历丰富了,所以这种广泛涉猎的“兜圈子”对她写书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例如在创作《We Chat <聊斋志异>》时,她往往能将世事人心一语道破。

“在我看来,每个人的直接经验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像我这样经历简单的人,但是阅读让我了解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经历的人的思想和情感,相当于增加了很多间接经验,了解得越多,对于人生的理解就越发深刻,也越发开阔和宽容。”张青表示。

“希望通过写作和讲课唤醒更多现代女性的独立意识”

此前我们已经提到,《We Chat <聊斋志异>》并不是一味地对《聊斋志异》进行褒扬,而且还对具有时代局限性的思想观念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张青在书中分析了很多《聊斋志异》中的女性角色,作为女性,她感到与这些角色有强烈共鸣。在读了她们的故事之后,张青庆幸自己是个现代女性:虽然两性平权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是与《聊斋志异》中的女性相比,我们已经有了更多的女性权利。

《聊斋志异》中不乏对女性歧视的篇章和段落。例如,《聊斋志异》中的《金生色》这一章,男主金生色死时留下遗言令妻子改嫁,可是妻子真的有了相好的,他又怒不可遏地诈尸;邻居家的儿子知道自己的妻子是无辜的被玷污的受害者,仍然毫不留情地杀了她。

用现代眼光来看,这个故事暴力又血腥,女人的命运何其悲惨。张青指出,在蒲松龄的时代,女性不具有独立的人格,而是一个物件,“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即使丈夫死了,她的去留也由丈夫和婆婆决定,女人无权决定自己的未来,如果像邻家媳妇那样不幸被人玷污,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错,都是死有余辜。而作者蒲松龄显然是认可赞同这样的观点的,不仅赞同,还写成文章警示世人引以为戒。

所以张青认为,《聊斋志异》虽然也是一部优秀的小说集,其艺术性方面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但是它还称不上伟大,因为作者的观念立场并没有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还带有历史的局限性。两相对比,更显出《红楼梦》的伟大。

《聊斋志异》离我们虽远,但今天很多女性权利依然被忽视,女性依然是各方面的弱势群体。“身为现代女性,我也愿意继续为两性平权做一些事情,希望通过写作和讲课唤醒更多现代女性的独立意识,希望一百年、两百年之后的女性比我们更幸福。”张青说。

同时,张青也告诉我们,在写完《We Chat <聊斋志异>》这部作品之后,她对《聊斋志异》产生了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在书稿完成后她读了不少关于这本书的研究著作和论文,发现与“红学”相比,“聊斋学”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未来,她希望能在《聊斋志异》的理论研究方面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编辑:刘瑞丽)

作者:刘瑞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