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怀念守护敦煌的艺术家,《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研讨会在京举行

作者:文讯   2021年01月13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作为祖国的艺术瑰宝,敦煌莫高窟的美轮美奂为世人瞩目,“敦煌女儿”樊锦诗的感人故事也广为传颂。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樊锦诗先生之前,已有两代敦煌守护人,为保护这座沙漠中的艺术宝库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付出的令人敬畏的代价。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艺术家常书鸿先生就是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位。

2021年1月12日上午,叶文玲长篇报告文学《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研讨会在京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联合主办,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省作家协会承办,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出席并讲话。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浙江人民出版社社长叶国斌、总编辑王利波、副总编辑洪晓,以及梁鸿鹰、施战军、何向阳、范咏戈、张陵、李建军、李朝全、傅洁等专家学者与会研讨。浙江省作协主席艾伟,浙江省作协名誉主席、本书作者叶文玲,常书鸿之女、画家常沙娜以视频形式发言。研讨会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黄传会主持。

《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叶文玲 著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常书鸿,与张大千、徐悲鸿同时代的著名画家。1936年,他毅然放弃在法国的优越生活和稳定的绘画创作环境,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带领工作人员在荒芜凋敝、飞沙扬砾、物资匮乏、交通闭塞、陋屋斗室、无水无电的艰苦条件下,筚路蓝缕,开创基业。1944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成立,他是第一任所长。此后半个世纪,他坚守敦煌,以苦行僧般的坚忍与执着,为敦煌艺术的保护、研究和传播做出了无以替代的贡献。正是在常书鸿的带领下,有组织、有系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得以展开,使敦煌结束了400多年来无人管理、无人修缮、无人研究的状态,得到了抢救式的保护。以至于后人称道,在某种程度上,是常书鸿决定了今天敦煌的这般模样。

在敦煌,常书鸿经历的是缺衣少食、经费不足和家庭的巨大变动,收获的是精神上的充实和升华,最终留下的,是一个无与伦比、再难复刻的敦煌。为了把他的事迹、他的精神传达给更多人,作家叶文玲历时多年,精心创作了《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这是一部详尽、完整、可信的常书鸿传记,也是一部启迪心智、温润心灵、文质兼美的现实题材文学作品。为写作此书,叶文玲曾六次前往敦煌,与常书鸿先生及其家人、友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书中从常书鸿的少年开始讲述,娓娓道来,直至常书鸿病榻前的人生回顾。

据了解,目前本书已入选2020年“中国好书”六月榜单,得到常书鸿之女、著名画家、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美术家”常沙娜的高度肯定以及CCTV《读书》栏目等众多媒体平台的重点推荐。

正如叶文玲在后记中所言:“在面对敦煌的735个洞窟、2000座彩塑、45000平方米壁画时,你没法不心灵震颤。在深入地了解了这位‘守护神’的‘九十春秋’后,你也没法不为他的一生所歌哭所涕泣。”

本书最特别的读者,常沙娜女士在致辞视频中讲道:“我知道,为了完成这部作品,文玲对我父亲的一生做了很多的研究和探索,花了很多的工夫和心血。我今年已经九十岁了,父亲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我们尊敬他,怀念他。看了这本书,我很受感动。这本书的内容相比从前的那本更加丰富、更加详细和全面,是我所看到的详尽、完整、可信的关于我父亲的传记作品。通过这本书,如果能促进下一代人对敦煌艺术的了解和喜爱,使我们的文化、艺术的瑰宝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包括我们老前辈对祖国和文化的这种精神,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好的事。”

(责编:刘瑞丽)

作者:文讯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