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茅盾、成仿吾和郭沫若之间激烈的文学争论是什么?日本学者新视角深入解读

作者:穆穆   2020年07月30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近期,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革命与文学:192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新论》一书,为日本学者中井政喜所著。本书梳理了1920年代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和文学工作者们,是如何以各自独特的方式从事文学活动的。百道网专访本书作者中井政喜、责任编辑马小奔,了解该书的创作过程及其背后深意。

 

《革命与文学:192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新论》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日)中井政喜 著;许丹诚 译
出版时间:2020年07月

1920年代的中国革命此起彼伏,文学一路高歌。那个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们投入革命的浪潮,为年代书写一笔笔的精彩。如果想要了解1920年代的革命文学,就不得不了解作家们,尤其是其中具有典型性的作家。

近期,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革命与文学:192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新论》(以下简称《革命与文学》),为日本学者中井政喜所著,本书梳理了1920年代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和文学工作者们是如何以各自独特的方式从事文学活动的。

作者着重研究了三位较为典型的代表人物:郭沫若、成仿吾和茅盾。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这三位文学工作者参与1920年代激烈的革命文学论争的各种原因及其内在的思想必然性和他们在各自文学评论中所展现出的富有个人特征的历史必然性。此外,本书还涉及了1930年以后茅盾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些文学活动。

那么,在日本学者中井政喜眼中,1920年代的革命文学是如何的?通过阐述郭沫若、成仿吾、茅盾这三位作者的文学理念,作者想要揭示的又是什么?百道网就以下问题采访了本书译者许丹诚及编辑马小奔。

选题“1920”,日本学者提供全新视野

1920 年代的中国正处于被军阀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水深火热之中。作者中井政喜以郭沫若、成仿吾、茅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他们在1928年前后进行的激烈的革命文学论争的种种原因,探讨了文学工作者们在国家生死存亡时刻的危机意识,以及他们在各自的文学批评中所形成的个人内在的思想必然性和历史的必然性。同时,本书还介绍了 1930 年以后茅盾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些文学活动。

本书译者许丹诚表示,郭沫若、成仿吾、茅盾都有过在日本学习或生活的经历,故而日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的笔下少不了他们。在译者看来,选择翻译《革命与文学》是希望能帮助读者了解日本研究者是如何看待中国1920年代的“革命”与“革命文学”的。换句话说,本书即是众多此类研究成果的一种。中译本书名中的“革命与文学”便是以革命文学为源,强调了20年代的时代特征,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以三位作家为代表,探讨1920年代的文学批评发展轨迹

为了探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和文学工作者在 1920 年代里是带着怎样的课题来开展各自的文学活动的,中井政喜教授在书中选取了郭沫若、成仿吾、茅盾在 1920 年代中的文学批评论,探讨了他们评论的内容,探寻了他们评论的变化和发展的轨迹。

面对战火中的中国,三位文学工作者都表现出了冀图变革的愿望,对中国将面临灭亡的状况持有极强的危机意识。在渴望拯救国家的共同心理下,他们对世界和中国社会的认识却各不相同,各自的态度和应对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他们对文学的态度也不尽相似。

作为创造社核心成员的郭沫若、成仿吾,认为文学是“重视自我表现”。在中国社会民不聊生的情况下,理解他们的这一立场,还必须了解文学创作与功用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如何将内心要求和自我表现(创作方面、功利和宣传、功用方面)联系起来。

而茅盾,这位文学研究会理论方面的指导者之一,则主张“为了人生的文学”。这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国所面临的严峻社会现实,即在那样的情况下,人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文学。这个力图应对中国社会或文学现实要求的“文学为人生”的观点,需要面对的难点是如何处理“人生文学”与作家内心的要求之间的关系。

1920年代前半期,这三位文学工作者对于各自所持观点的认识和考察均有所加深。在 1920 年代中期之后,关于如何接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他们三人在艰难探索中,所经历的过程也各不相同。此外,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方法并将之运用到中国现实中的实践也各不相同。

以和平为出发点,弘扬中国知识分子的顽强奋斗精神

在作者看来,本书的意义便在于,让读者深刻认识到1910 年代到 1940 年代之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中国人陷入了艰难的困境,在此期间中国知识分子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抗争。

“作为一个日本人,应当坚守日中两国不再战的信念,让日本成为不再是发动战争的国家,并为实现更具自由和民主的日本社会而努力,这是致力于日中友好的日本人的责任所在。”中井政喜教授这样说道。

他希望,《革命与文学》能更广泛地宣传中国知识分子的顽强奋斗精神和喜怒哀乐,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他们、了解他们。

 

(本文编辑:杨婧;编助:林千惠)

作者:穆穆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