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绿风文丛”气质与风韵为何摇曳生姿?植物小品背后的人文关怀

作者:穆穆   2020年07月15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春来夏至,万物勃生。近日,花城出版社出版植物小品文丛“绿风文丛”系列。该系列共八本,各本虽题材不一,有说植物,有谈气节,有言时光,但都充满对自然的喜爱,对生命的思考。百道网专访该系列丛书责任编辑林菁,探讨“绿风文丛”背后的人文温度。

《“绿风文丛”系列》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沈胜衣、半夏、戴蓉、钱红丽、王元涛、许宏泉、桑农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

春来夏至,万物勃生。在一片生机中,花城出版社推出植物小品文丛“绿风文丛”系列。该系列共八本,各本题材不一:沈胜衣写《草木光阴》,敏感于生命的流转,丰茂而雅致;半夏《我爱本草》取材中药,配以杂文,别有风趣;戴蓉《草木本心》,为自足自适的草木辅以书卷气;钱红丽《植物记》从日常所见的花草里,领略生活中美好奇崛的平凡;王元涛的《野菜清香》,在野菜中吃出不少历史、社会人文的元素;许宏泉的《草木皆宾》,取画家之视角,多有画事的掌故琐闻;桑农编选的《葵和向日葵》《不屈的黑麦穗》,从植物入,从文学出,搜罗了国内外作家的经典植物美文……有说植物,有谈气节,有言时光。主题不同,内容不同,各有韵味和特色。

然而,纵观整个系列,读者们不难发现,尽管主题是“植物”,但它并不类同于一般的科普类植物图鉴,并非严肃的科学或科普,也非消遣式的茶余饭后的闲情逸致。在“植物小品文丛”这个概念的背后,是对自然植物的喜爱、对生命的尊重与思考,并把这一主线贯穿于对日常植物的描述中,人文温度既见全书。“绿风文丛”系列何以彰显人文温度?百道网专访“绿风文丛”责任编辑林菁,听她娓娓道来“绿风文丛”背后的故事。

生态文学方兴未艾,选题妙手偶得

“绿风文丛”,闻其名,便使人联想到大自然,春意阑珊,绿草如茵。再阅其书,各类植物以或俏皮、或深沉的姿态向读者展示大自然的魅力和风姿。

何以想到“绿风文丛”这个选题?花城出版社副总编辑、丛书策划编辑张懿曾提到,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之相关的生态文学方兴未艾,尽管英国乡村散文、美国自然文学多有译介,且关于植物的文学小品集不少,可作为丛书来规划的,国内少之又少。

绿风文丛”插图:田野杂草:车前草 、蛇泡草、马齿苋、五爪金龙、黄花酢浆草(鑫鑫 画)

在此大背景下,“绿风文丛”的诞生可谓“妙手偶得”。一日,丛书主编林贤治老师去张懿副总编辑的办公室小坐,见办公室里醒目地添了几盆花草,摆放很讲究。座椅后壁,还挂了两幅手绘的水彩画,画的仍是花草。随即,他们便自然地谈起花草,又由花草转而谈及关于花草的书。双方都考虑到关于植物的文学丛书少之又少,大多较为零散,于是便决定做一套丛书。选题报上去后,社里经过一番论证,就此敲定。

名家与当代作者并重,感受书写传承流转

许多人阅读“绿风文丛”系列,都不难感受到其中的人文温度,其落于作者的笔下,流淌于字里行间。人文背后,潜藏的实际是各位作者的优秀笔力与其卓越思考,而这有赖于主编与出版社的精心挑选与制作。

绿风文丛插图:龙爪花(许宏泉 画)

在作品选择上,“绿风文丛”既收录了名家名作,又收录了一些当代作者的好作品。林菁表示,对读者而言,挑选名家的经典作品可以降低“阅读风险”,它们已经过岁月的层层淘洗,质量有保证。但作为出版从业者,编辑们也有责任,尽量为后世读者发现、留存当下有价值的文字。当下的某些文章,几十甚至几百年后,也会成为后辈们诵读与津津乐道的经典。

因此从经典到当代,“绿风文丛”尽力收录目之所及的好文,以此保证读本的多元化。就此看来,植物书写的传承与流转不言而喻,其人文的温度也不言而喻。

至于如何选择当代好的作品?主编林贤治先生是研究鲁迅的著名学者,但他也曾做过10年乡村医生,有植物情结,关于花草树木的书,他多有购置。作为植物“发烧友”,为做好此次的“绿风文丛”,他留意挑选一些识见和文笔俱佳的当代作者,比如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沈胜衣先生,以及在文字的写法上极似周作人小品文般平和闲适的半夏先生。种种佳作入选,使得“绿风文丛”气质、风韵颇佳。

设计为凸显植物风姿,印刷极力展现韵致

“绿风文丛”内容优美,极有意趣。图画设计与文字相配,人文气息不仅于书中,也于设计中。


 

《泰戈尔的树荫》,曲展 画

据林菁介绍,每本书中的20张插画,均由画家、画师为每本书量身定制。其中作者许宏泉先生本身即为画家、书画鉴藏家,善画花草,曾举办过“百草园画展”,因此由他亲自为自己的文字配插画,可谓得心应手。曲展先生细读书稿后,选取重点植物入画,有时还直接引用文章名作为“画题”,使文、画浑然一体——如《泰戈尔的树荫》中的泰翁像,作者沈胜衣先生看后,直称是意外之喜。另外两位插画师鑫鑫与马钰涵虽是后辈,在通读书稿后,将画作进行了多番修改甚至重画,倾尽所能展示植物的风姿。

由于内文插图出自不同画师之手,画面构图不尽相同,美编林露茜在此下了很大的功夫,以保证全书既能风格各异,各有特色,又能统一合式,呈现和谐之美,尽显其人文韵致。

此外,封面用纸的选择也颇下了一番功夫。封面采用特种纸“大地之恋”,该纸特意留存植物碎屑,质感气质都很契合丛书定位,编辑们较为满意。但该种纸色彩还原度不太理想,这不免让人担心其印刷后无法呈现画作原貌。可如用其他纸张,保住色彩还原度,质感又不令人满意。在重重思虑后,出版社还是定下“大地之恋”。书本出来后,其效果极佳,抚其书,仿佛便能感其植物真实风采。

 丛书针对植物爱好者,将做线上推广

“绿风文丛”系列气质独特,但也被认为气质小众。然而换一个角度,这恰恰表现了其受众针对性强的特点:主要面向植物爱好者、小品散文读者们。它有自己的受众,也有自己的读者群。

“绿风文丛”插画紫藤(马钰涵 画)

此次“绿风文丛”的推出正值疫情时期,身边有不少惋惜的声音,如果能早一些面世,或许能有更多的读者关注。但林菁相信,就像人有自己的“时”,书也一样。它历尽长路漫漫的编辑出版流程,于此时面世,或许也是使命使然。植物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珍惜,它们所起的作用,其实不亚于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励志书。生机点燃希望,也点亮未来。

目前,“绿风文丛”已经获得了各类榜单的青睐,也得到更多读者的关注。一些读书节目,比如新华网客户端的“为你读书”“新华悦听”、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读书吧”,都对“绿风文丛”很感兴趣,或朗读书摘,或连线作者做植物系列的相关访谈。如“新华悦听”在端午节前夕推出《盛名不虚的艾草》(选文摘自《我爱本草》),迄今已有215万的点击量,可见即使略显小众的内容,有了合适的契机,还是能深入大众的。接下来,花城出版社也将尝试录制小视频,做一番线上推广。

 

(本文编辑:杨婧;编助:林千惠)

作者:穆穆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