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经济新引擎,兼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

作者:文信   2020年03月13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经济新引擎——兼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一书,是突破西方主流经济学体系之作,书中解释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成功经验,构建资源生成领域经济新引擎。作者刘先云创建了中观经济学体系与现代市场理论,致力于探索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学体系的颠覆性创新。

《经济新引擎-兼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博雅双语名家名作)》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陈云贤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以致于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谁能正确解释中国改革和发展,谁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经济新引擎——兼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一书,是突破西方主流经济学体系之作,书中解释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成功经验,构建资源生成领域经济新引擎。作者刘先云创建了中观经济学体系与现代市场理论,致力于探索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学体系的颠覆性创新。

具体而论,《经济新引擎——兼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至少有三大亮点。

一是突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体系和市场理论框架的局限:首先,在市场经济理论方面,本书提出成熟的市场经济是“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经济;其次,在经济学体系方面,本书提出了创建中观经济学架构的设想;最后,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方面,本书提出了经济新引擎理论。

二是能从经济学角度正确解释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成功经验:第一,本书探讨了区域政府的双重属性;第二,本书分析了市场双重竞争行为;第三,本书指出,成熟市场经济一定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有序运行的经济;第四,本书提出了政府超前引领的观点;第五,本书探讨了政府竞争创新。

三是创建了新经济学体系和市场理论,中国为这一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素材。

成熟的市场经济=有为政府+有效市场

在市场经济理论方面,本书提出“成熟的市场经济是‘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经济”这一概念,并对后者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创新性研究。

另一方面,“政府与市场”关系,可谓经济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本书从世界各国三类资源界定,到各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资源配置的特征,揭示出政府的双重经济属性,指出市场存在双重竞争主体,成熟市场经济需要强式有为政府与强式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世界各国成功的政府都离不开超前引领,政府需要在创新中竞争、在竞争中创新,于是,就有了在世界各国的资源生成性领域,找到经济增长点、开拓经济新引擎之路径。中国的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为这一理论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和资源,这一研究成果又将融入于世界经济理论,服务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之中。

实际上,有关于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始终贯穿着改革开放的整体步伐。1992年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同志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深刻思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定义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识。

对此,该书分析了“市场经济横向体系”,即资源配置、资源稀缺、资源生成,以及民生经济、产业经济、城市经济和各类型经济在市场横向体系中的角色、作用:探讨了“市场经济纵向体系”,即市场要素体系、市场组织体系、市场法制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市场环境体系和市场基础设施,这六个子系统组成了市场规则在其中发挥作用,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有机整体;分析了“市场竞争双重主体”,即产业经济竞争主体主要是企业,城市经济竞争主体主要是政府,两者相互区分,互相联系,成为各国产业提升和国家发展的双重原动力,指出产业经济竞争和城市经济竞争都需要遵循市场规则,企业和政府作为双重竞争主体,首要的仍是遵循市场规则,参与市场竞争,同时政府在其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很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不是市场本身的问题,而是源于传统市场理论的缺陷和现代市场理论的空白。 

提出中观经济学架构设想之创举

提出创建中观经济学的设想,是该书的第二大亮点。

现代经济学可以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体系。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机制如何决定资源配置,基本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水平、国民收入等经济总量。而本书则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地方政府为研究主体的中观经济学。

具体而言,本书提出了创建中观经济学架构的设想:微观经济学以产业经济为载体,从商品、价格、供求、竞争、均衡分析入手展开的阐述较具完整性;而宏观经济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中具有可行的一面,又有需要改革创新之处。因此应创立以区域经济或城市经济作为运行载体、区域政府作为竞争主体之一,并在新生成性资源配置中发挥政府竞争作用的中观经济学体系。这对纠正传统经济学体系的缺陷和填补现有经济学体系的空白,有着积极的创新发展作用。 

在该书的中观经济学框架下,广义的区域资源或城市资源,包括产业资源、民生资源和基础设施资源三类。地方政府的竞争也相应分为民生经济竞争(主要涉及与社会民生相对应的资源,即非经营性资源)、产业经济竞争(主要涉及与经济增长相对应的资源,即可经营性资源)和城市经济竞争(主要涉及与城市建设相对应的资源,即准经营性资源)三类。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既表现在民生经济、产业经济、城市经济及其配套政策措施上的广义竞争,又表现为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现代化智能城市开放建设项目及其配套措施上的狭义竞争。

企业竞争和地方政府竞争构成了市场竞争的“双重主体”。企业竞争是在产业经济层面实现产业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即商品市场中的竞争。地方政府竞争则是在城市经济层面实现对城市资源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即以基础设施投资资源为主的竞争。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民生等方面展开竞争,包括项目竞争、产业链配套竞争、人才和科技竞争、财政和金融竞争、基础设施竞争、环境体系竞争、政策体系竞争、管理效率竞争等各个方面。

经济新引擎理论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方面,本书提出了经济新引擎理论。这种新引擎,在资源生成领域,有别于产业经济和民生经济,现阶段主要体现在以基础设施软硬件投资建设乃至智能城市开发运营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发展中(接下来还会逐步体现在太空资源、深海资源以及极地经济、网络经济的开发运营中)。这种新引擎对世界各国而言是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应全力推动以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为主体的投资新引擎、创新新引擎和规则新引擎。它有别于“贸易引擎”,将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这种新引擎对世界各国而言是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应全力推动以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为主体的投资新引擎、创新新引擎和规则新引擎。由“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构成的现代市场体系,能够在竞争中充分发挥企业对产业资源的配置、政府对城市资源的宏观调控与管理,提高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水平,进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与发展。

 

(本文编辑:杨婧;编助:黄雄松)


作者:文信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