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作家》:阐释文学与作者的关系,解析如何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作者

作者:文信   2019年09月20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作者研究一直都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针对这一话题,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了《作者》一书。日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北京外研书店举办“文学与作者”座谈会暨《作者》新书首发式,该书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刁克利教授,特邀嘉宾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英剑,与读者畅谈了“文学与作者”的方方面面。

《作者(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外国文学研究核心话题系列丛书)》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作者:刁克利
出版时间:2019年02月

作者研究一直都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针对这一话题,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作者》一书,首先对国内外作者研究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的梳理,以作者理论的不同历史阶段为分期,以重要思想家的作者论为节点,将思想家作者论、作者形态论、作者范式论、作者观念史,以及作者核心词的构成与演变研究融会贯通、追溯总结。然后,通过作者研究的经典案例评析和原创论文,阐释、示范作者研究的方法。最后对作者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并为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了可能展开的研究选题。

左起为:刁克利、张剑、郭英剑

日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北京外研书店举办“文学与作者”座谈会暨《作者》新书首发式。该书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刁克利教授、特邀嘉宾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英剑,与读者畅谈了“文学与作者”的方方面面。

作家与作者的不同含义

在英文中,通常有两个词可以表达作者,一个是author,一个是writer,而我们更愿意把前者翻译为“作者”,把后者指为“作家”。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英剑认为,之所以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两者的不同,是因为“作者”将我们平时认为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作家”还原成了写作者,还原到了人。这样,作者就离我们不再遥远。“作者”让我们看到的不再是身份或职业的定位,而是物质化文本的创作者,这一点非常重要。

但同时,仍需注意的是,“作者”其实还是一个创作者,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创作者。换句话说,这和现在大家常说的“码字的人”不同。“码字的人”这个说法大概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从王朔开始的,现在有些作家常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身份。“我觉得无论作家再怎么说自己是码字的人,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一点:所有的作家,或者说所有的作者,都要有思想、有感情、有理性,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被称为作家或作者。刁克利老师的《作者》一书便提供了很多这方面的思考,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作家和作者。”郭英剑说。

而事实上,要弄清作者是怎么一回事,还需要首先要知道作者是怎么诞生的。关于这一点,当代美国著名文学教授、“耶鲁学派”批评家、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则说了很多。他认为,作者必须得从前辈那里得到一些启发。任何强大的作者,包括强大的诗人或者说强大的文学家,可能都或多或少从前辈那里学到过一些东西,要像他/她所学习的前辈那样真正成为一个强大的作者。布鲁姆把作者的诞生描写为受到前辈的影响和拒绝影响的过程,把一个作者真正成为作者的手段和机制描写得淋漓尽致。

对此,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受过很多教育,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作者。一个人能真正成为作者,肯定与前辈有很大的关系。换句话说,从一个人到一个作者,肯定是受到了某种启示,而这种启示可能会形成某种压制,使人无法真正成为一个强大的作者。如果一个作者永远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下,就永远不可能真正拥有自我。所以,一个作者首先必须得受到影响,然后还必须摆脱这个影响,才能独立成为真正的作者。

四个要点,进一步认识作者之研究

刁克利在《作者》的开篇就提到,我们读一本书,自然会问这样一些问题:作者是谁?他/她为何写作?何以能够写出这样一本书?成为作者意味着什么?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但目前实际上,作者研究在当代文学理论中是缺失的。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认知怎样进行作者研究,以及作者研究意味着什么,刁克利认为其中有着关键的四点:

第一,改变已有的文学观念,改变文学研究的观念。我们应认识到,作者是文学发生、发展的源头。没有作者,文学创作从何而来?作品如何出现?文学现象如何产生?所以,作者是文学的源头,是作品的创造者。这和日出日落一样,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只不过在当下的文学研究中,我们缺乏这样的理论建构,也缺乏这样的批评实践。

第二,整合作者研究资源。如果改变观念、向前追溯,我们会发现,自古希腊以来,作者研究的理论资源非常丰富。比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锡德尼、华兹华斯、柯尔律治等人的作者理论,这些是文论家的作者理论研究;再比如灵感、天才、净化、判断力、崇高、游戏、欲望、集体无意识等等,这是“作者+核心术语”的研究思路;此外,还有“文学理论流派+作者理论”的研究,比如古典主义作者理论、浪漫主义作者理论、形式主义作者理论、后现代作者理论等;还有一种研究是“时间段+作者理论”,比如中世纪作者理论、文艺复兴作者理论、工业革命时期作者理论,网络时代作者理论、人工智能时代作者理论等等。另外还可以拓展作者研究的边界,譬如“作者与传统”“作者与时代”“作者与地域”“作者与市场”“作者与伦理”“作者与环境”“作者与自然”“作者与族裔”“作者与性别”等都很有意思,也都已有很多成果可以整理,我们需要的是改变进入这些话题的视角。作者刁克利提出了作者生态研究,即研究作者的生成、角色、创作和接受。近年来新兴的一个研究热点是创意写作研究,为推进作者的写作水平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第三,在整合这些理论资源的基础上重建作者,完善文学研究的版图。重建作者,首先需要重申作者与文本的关系。作者与文本不应该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应该共生共存,相得益彰,相映成辉。其次,需要重申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作者写作时不可能不考虑读者,读者阅读时不可能看不到作者,所以我们要有二者相互融合的意识。此外,还需重申作者与人的关系。作者在文学理论当中的起落沉浮代表着人的主体性在历史长河中的起落沉浮。

第四,除了重建作者,还需要弥合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分离。作者不看文学理论,这并非是个秘密;研究文学的人对作者的创作了解不多,甚至对作品读得不细,这也是常见的现象。那么文学研究在多大程度上能推动文学的创作?作者研究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

作者已死?作者必须重生

许多理论家说,作者已死。这是一个具体的问题,也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文学研究有四要素——作品(work)、作者(artist)、世界(universe)、读者(audience)。作者是作品的创造者,读者是作品的接收者,世界是作品反映的对象。从这四个要素出发,我们可以去研究任何文学作品。艾布拉姆斯认为,这四要素在不同时期受重视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在古希腊时期,人们注重世界,觉得作品是反映世界、反映现实的,这就是摹仿论(mimetic theory)。之后,人们开始注重读者,注重作品对读者的影响,如作品要有道德教化、培养人才的功用,这就是功用论(pragmatic theory)。到了19世纪,人们又对作者比较重视,文学研究多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把作品看成是作者个人情感的表露,这就是表现论(expressive theory)。再到20世纪,即艾布拉姆斯生活的时代,人们又比较注重文学文本本身,注重文本形式,这便是本体论(objective theory)。从这四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出发,都可以形成一个视角。而作者作为这四要素中的一个,永远不会离开文学研究的视域。虽然很多理论家说作者已经死了,但我们不能只研究作品本身或作品背后的意识形态,而不考虑作者。

因此,忽视作者,不提作者,不谈作者,那么作者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就是死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剑表示,要处理好作者、作品、读者的关系,就必然要让作者回归,让读者再次看到作者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对此,刁克利认为我们需要思考“文学到底是人本中心还是文本中心”。正常而言,文学是研究人的,因此必然是人本中心。但是,文学研究的现状是文本中心的。文本中心论是《作者之死》的核心理念,所以突围作者之死,在于超越其文本中心论。而这里有一个思辨的问题:文本中心论与作者中心论是否必须你死我活,相互替代?或者说,读者的诞生需要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作者的存在真的会给作品带来权威的意义,影响读者对作品意义的理解吗?“从创作的角度来说,作者中心论是必须的,没有作者,哪来的作品?从作品接受的角度来说,文本中心论是适宜的。如果把文学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么二者皆有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说,作者和读者可以共生,作者和文本可以共存。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改变我们的文学观念。没有改变观念,就无法继续我们的讨论。”刁克利说。

 

 (本文编辑:杨婧;编助:黄雄松)

 

作者:文信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