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柳亚子编纂通志稿出版:薪火传承,再现民国上海风貌

作者:木之秋   2019年08月17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8月16日,“上海史志纂修的回顾与前瞻”学术座谈会暨《民国上海市通志稿》发布会召开,会议围绕《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的学术意义、出版价值、开发利用展开了深入研讨,并对上海史志纂修的历程与经验进行了回顾与总结。

2019年8月16日,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地方史志学会、上海市历史学会指导,上海通志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市历史文献出版中心主办的“上海史志纂修的回顾与前瞻”学术座谈会暨《民国上海市通志稿》新书发布会在沪举行。会议围绕《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的学术意义、出版价值、开发利用展开了深入研讨,并对上海史志纂修的历程与经验进行了回顾与总结。

《民国上海市通志稿》原名为《上海市通志》,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市内容最丰富、史料价值颇高的市级志书。1932年7月上海市通志馆成立后,首任馆长柳亚子先生主持编纂。

座谈会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地方史志学会会长王依群主持。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洪民荣,上海市历史学会原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月之,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裘争平,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 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吕健分别致辞。邬国义、杨志刚、戴鞍钢、巴兆祥、张剑光等十余位沪上专家学者出席。

洪民荣指出,从2013年项目启动开始,在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关心指导下,在各界学者的帮助下,通过上海地方史志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古籍出版社整体人员七年来的努力协作,在《上海市通志稿》纂修80余年后,这批珍贵史料才得以重现。《民国上海市通志稿》是上海近代史以及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为近代上海事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资料和视角,开风气之先,在此之前未见完整、系统的近代上海市志纂修计划。《民国上海市通志稿》具备文献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学术价值和镇馆价值,传承了民国方志文献,记录民国期间上海文化发展,首次用白话文编纂志书,是上海方志馆的重要的文献资料。 

《民国上海市通志稿(全四册)》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裘争平说,《上海市通志》的编纂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而中断,所有志稿和资料几经波折,辗转数地。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柳亚子将志稿连同其他重要资料转移至家中。1940年通志馆馆员胡道静将所有志稿和资料转入震旦大学图书馆。1945年抗战胜利后,上海市通志馆改组为上海市文献委员会,《上海市通志》稿及其他资料亦被转交至此。1980年代,存留的《上海市通志》稿划归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收藏至今。2012年7月,时值上海市通志馆成立80周年,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协商,决定将藏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上海市通志》整理出版。通过多方合作,这份民国时期史料最丰富、价值颇高的资料得以面世。

高克勤提到,今日之上海海纳百川,让大众了解上海的发展历史十分重要。作为传统文化形式,上海古籍出版社一直对方志书十分关注,上世纪60年代就出版“明代方志选刊”,出版众多地方志,如新疆图志、宁夏方志等。2016年出版完成的《上海府县旧志丛书》全套11卷、36册,使上海成为全国省级行政区划内第一家完成府县旧志点校出版的地区,也是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柳亚子、胡道静这一批编者本身是方志的保障,出版社将恪尽职守,传承这批重要的文化资料。

著名历史学家熊月之说,在特殊的年代,柳亚子等一批学养丰厚的学者、精心组织的《上海市通志》是一份十分难得的历史资料。他曾见过方志的原始稿,厚厚的资料全是用毛笔字誊写,至今他办公室仍有一人高的资料复印文件。他说,当时的编者为了搜集资料历经艰辛,譬如为了寻找合适的外文资料,一听说某地有展览,就去展览上将外文书抄下来,并且通过多方关系,整理收集中国古代传统文献,才让上海市的第一部通史得以完成。

与会专家对《民国上海市通志稿》表示祝贺,并一致认为《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的学术价值毋庸置疑。该套书可以让上海市民见证城市历史发展的深刻烙印,梳理上海文脉,深化地情研究,从而为研究长三角地区城市特色和文化传承、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贡献扎实的学术支撑。《上海市通志》在新旧方志学之间,树立起一个特征鲜明的标杆,不仅为当代新方志的编纂工作提供了参照和借鉴,更有助于深化近代上海史的研究。

《民国上海市通志稿》原计划为25编,最终成型并留存至今的有14编,涉及沿革建置、租界、教育、金融、宗教、学艺、地文、政治、党务、外交、风俗等方面内容。近年来,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注重上海史志资料的开发利用,形成了文献整理、地情普及、地情研究、方志年鉴研究等四大系列,旧志整理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旧志不同,除引用文献外,全文用白话文撰成,这是柳亚子先生顶住非议、矢志坚守的结果,便利了民众阅读、扩大传播,显示了敏锐的前瞻性眼光。《上海市通志》在体例上对旧志斟酌损益、新增门类,为后续志书的纂修提供了宝贵经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当时上海通志馆内各方面专家、学者征集、收藏的珍贵资料,通过这些劫后余存的资料,可以推进民国人物、近代上海的学术研究。

王依群总结,《民国上海市通志稿》不论是从体例、价值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是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指导上海通志馆旧志整理取得的又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也是上海方志研究的重要开端。同时,专家学者对《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的研究也是重要的学术资料,期待更多学者参与研究上海方志这个重要历史宝库。

(本文编辑:安宁)

作者:木之秋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