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哲人石丛书”20余年“点金之路”:将科学与人文完美结合

作者:木之秋 安宁   2019年07月15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重点打造的“哲人石丛书”已出版21年,从1998年推出第一册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伊利亚·普利戈金的《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至今,该丛书已推出“当代科普名著系列”“当代科技名家传记系列”“当代科学思潮系列”“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系列”四个系列,共计140余种图书。在科普与通识教育不断升温的当下,“哲人石丛书”能够为市场带来哪些启示?

《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比]伊利亚·普里戈金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近年来,科普与通识教育在中国不断升温,随之而来的是出版市场上涌现出的大量相关书籍。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上海科教社”)重点打造的“哲人石丛书”是其中的佼佼者,佼佼之原因来自于20余年持续不断地深耕细作。

数据显示,自1998年底,丛书推出第一辑第一册——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伊利亚·普利戈金的《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至今,该丛书已推出“当代科普名著系列”“当代科技名家传记系列”“当代科学思潮系列”“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系列”四个系列,共计140余种图书。更重要的是,四大系列、140余本书皆是当代科学研究领域的名家名作。

“‘哲人石丛书’对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裁王岚在“哲人石丛书”出版20周年发布会上表示。

历经二十余年,“哲人石丛书”如何保持旺盛的品牌活力,成为如今市场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优质大型科普图书品牌?为解答这一问题,百道网采访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王世平,一起探索“哲人石”的秘密。

成为科普图书品牌“点金石”的秘密

为什么给这个书系起名“哲人石”?

哲人石,又称点金石。古代炼金术师认为它可以连接精神与物质的世界。 “以哲人石冠名,既隐喻了科学是人类的一种终极追求,又赋予了这套丛书更多的人文内涵。”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社长张莉琴在“哲人石丛书”出版20周年发布会上表示。

“哲人石丛书”作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重要品牌之一,在策划之初就定下了四条出版宗旨:立足当代科学前沿,彰显当代科技名家,介绍当代科学思潮,激扬科技创新精神。

仔细研究已出版的140余部作品,“哲人石丛书”涵盖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生命科学、科学史等众多领域,致力于遴选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科学史家打造时代感强、感染力深、能彰显科学人文特色的科学文化作品。

此外,为了实现高品质内容的精准传达,“哲人石丛书”对图书译者的要求极高。

王世平以《大爆炸探秘》为例,讲述了译者与作品相契合的重要性。本书作者约翰·格里宾是著名的英国科普作家、天体物理学博士,学术经历丰富,而他进行科普创作的源头来自对美国科幻与科普巨匠阿西莫夫的崇拜,就如世界各地一代代被启蒙的“阿迷”科技工作者一样。正是兴趣使约翰·格里宾一直关注天体物理学的最前沿进展,书籍内容不仅涉及天体物理学,还包含自然科学领域等方面,所以他的文字既有严谨的科学性又有极强的感染力。

上海科教社对译者的要求是与作者、作品契合。“科普图书的翻译不止是平铺直叙的文字翻译,而是要准确传达内容,并展现出其所具有的科学人文魅力,实现科学的启蒙和传承。”王世平说。

那么,如何用中文将它的魅力体现出来?上海科教社要求译者首先要具备深厚的天体物理学学术专业背景,其次是高超的中英文翻译水平,力求做到信达雅,才能获得读者的认同。《大爆炸探秘》的译者卢炬甫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中国黑洞天体研究的开创者之一。

此外,“‘哲人石丛书’的编辑团队也基本上都具有理科专业背景,拥有硕士或者博士学历,英文水平达标。”王世平说。

20余年来,“哲人石丛书”的出版宗旨、选题方向以及对内容和译者的严格要求一直没有变。厚积薄发奠定了其高品质的科普图书品牌的地位,以及打开读者市场的基础。

度过“弱冠之年”,品牌经历的趣事与挑战 

“哲人石丛书”诞生于1998年,与其同时期出版的很多产品团队已经不复存在。

王世平1999年入职,几乎是陪伴品牌一同成长。她认为,“哲人石丛书”可以坚持下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拥有一个极具责任感和不断注入年轻血液的专业编辑团队。在面对市场诱惑时能坚守情怀不忘初心,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坚持优质内容,打造精品,让读者体会科学文化的启蒙和魅力。

现任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匡志强在“哲人石丛书”立项之初,即成为了编辑团队的一员。

“‘哲人石’是科教社科普板块的最重要品牌,得到了全社上下的高度重视。作为其主要编辑力量的版权部,人员也不断充实。”匡志强说,2003年初,为了更好地统筹全社科普图书的编辑,在版权部的基础上成立了科普编辑部。虽然上海科教社当时还有“诺贝尔奖百年鉴”“普林斯顿科学文库”等多种科普丛书陆续推出,但“哲人石丛书”的编辑出版无疑始终是重中之重。

此外,在保证作者、译者学术水平的前提下,编辑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热点也是科普图书品牌抢占市场的关键。

2013年8月,“哲人石丛书”推出的《希格斯——“上帝粒子”的发明与发现》亮相上海书展,并由译者、著名粒子物理学家邢志忠研究员以此为题进行了现场公益讲座。两个月后,希格斯荣获了当年的诺贝物理学奖,该书迅速获得了大量关注。

类似的情况还有2018年推出的《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该书出版后,部分内容探讨了当年爆发的禽流感疫情,引发了大批读者的兴趣。

“出现这种情况一部分是来自于运气和巧合,更多的是选题编辑们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并结合自身专业经验的敏锐洞察力,”王世平说,“就像一本书从选题翻译到出版销售,需综合考量多方要素,要求高、难度大,很多巧合其实是来自多年的经验积累。” 

例如在《生命的季节》一书的策划过程中,编辑初步锁定的译者是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一位年轻研究员,在组稿商谈过程中发现,这位研究员不仅是“哲人石丛书”的老读者,也和本书作者、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罗素·福斯特有过接触,并十分推崇他对生物节律的研究成果。根据以往经验,编辑迅速判断出了这位译者的适配度,以及该书的出版价值。

保持品牌特色,传统“珍藏”与新技术的完美结合

“哲人石丛书”作为一个运营了二十余年的大型科普图书品牌,在保持原有品牌特色的同时也在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探索创新。

 “我们一直在引进新想法和新技术,从图书外观到新技术应用,线上线下增加互动,更加关注读者反馈和阅读体验。”王世平说。

例如“哲人石丛书”根据时代特色在图书装帧设计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调整,将20世纪90年代的32开改为现在读者更习惯的16开,对纸张的选择,页边距、行边距设计等细节问题都经过了严格的考量。

此外,“哲人石丛书”为加深读者对于书籍内容的了解,丰富阅读体验,于2018年品牌二十周年纪念活动中,推出了“哲人石丛书”珍藏版。珍藏版的推出一方面满足了读者希望成套收藏经典图书的愿望,另一方面也是出版社希望在打响科学文化品牌领域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据悉,珍藏版为优化阅读体验,采用了极具艺术感的全新封面设计并加入了封底二维码,扫码即可收听来自国内各领域专家学者录制的名家导读,了解全书精彩内容,实现传统经典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目前,“哲人石丛书”品牌的大型阅读交流推广活动保证至少每月一次,例如自2017年开始的“科教读书会”活动。

“我们品牌的基础受众是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以及热爱科学尤其是对科学人文领域有浓厚兴趣的读者。”王世平说,科教读书会在扩大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也保证了读者与团队的有效交流,及时获取读者反馈,对目标受众进行细分。

“哲人石丛书”对于热爱不同科学领域的读者,除了选题更加多元化,在线下活动中也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读者分类。目前,有高端科普读者和青少年科普读者两个分支。

与此同时,上海科教社还开展了线上微信群的交流活动,与线下活动相结合,扩大传播范围,并弥补了线下活动人数场地的局限性,方便读者之间的交流。

未来计划:丰富出版形式建立科学分管中心

谈到“哲人石丛书”系列的下一个20年,王世平在言语间充满了自信和期待。

“‘哲人石丛书’品牌的未来发展方向将结合科技创新,通过作品让读者感受科学文化之美。未来对于珍藏版的出版问题,主要在于丰富品种,珍藏版需严格筛选时间沉淀,在质不在量。我们今后还将继续协调版权问题,在版权允许的范围内把作品以尽可能多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开发‘哲人石丛书’系列的线上课程。”她对“哲人石丛书”的未来规划非常具体。

据悉,目前上海科教社已经和音频分享平台合作进行了部分原创作品的课程建设。

在“哲人石丛书”未来的出版内容方面,上海科教社将在保证出版规模的同时适应市场变化,建设科学分管中心,打造科学出版高地。在出版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在遴选出版题材上坚持原则,坚持名家名作、现代人文科技前沿的遴选标准,关注热点时事,如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科技问题等。

(本文编辑:安然)

作者:木之秋 安宁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