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傅伟中:出版为什么让我们如此热爱

作者:傅伟中   2018年03月22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本文系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傅伟中在2018中文传媒年度市场出版物和教材教辅营销大会上的讲话。当谈到出版为什么让我们如此热爱时,他谈了出版发行业的职业优势与社会评价上的十点体认,冷静分析了出版发行工作的短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傅伟中向中文传媒的同仁指出,各单位经营班子在谋划管理提升的基础上,尤其要高度关注资源的聚合、商业模式的优化和队伍能力的提升。本文获得作者授权,在百道网上转载,与出版同业共享。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  傅伟中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我们所从事的出版发行工作为什么让我们如此热爱,我们怎样体认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的职业优势与社会评价,借此机会,我非常愿意与各位一道分享一些职业体悟。

1 如何体认出版发行工作的职业优势

前一段时间,百道网到江西采访,我和他们有一个简短的访谈,我讲了一个核心观点:出版为什么让我们如此热爱。记得前年上半年,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伍旭升社长到江西来,在井冈山我们也有过一番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出版是经世致用的哲学。借以说明出版确实是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今天上午在发行板块参加讨论,我在发言中谈到出版、发行、印刷等与书相关的职业,至少有以下几大优势值得我们体认。

第一,出版发行行业拥有优质的资产。我们经常讲发行集团在股份公司是半壁江山,是顶梁柱和压舱石。2015年以后,股份公司开拓了新媒体、新业态的增量之后,发行集团三分天下有其一,仍然占有体量的三分之一。我们还常说我们的出版板块,尽管我们旗下的出版社内部竞争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我们必须体认到所有出版社在过去的基础上,都有了足以让我们出版人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业绩。这几年互联网对传统出版、传统阅读的冲击何等巨大,出版板块成本节节上升,去年以来,纸张成本上涨了40%。我们的出版社顶住了互联网对传统业态的巨大冲击,顶住了纸张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巨大成本压力,取得了非常不错的业绩,几家出版社行业综合实力均排在同业前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做实了中国青少年出版领军企业的地位,发行集团也朝着“中国书业融合发展的领跑对者”的奋斗目标迈进。出版社和书店的“两个效益”是靠群众用人民币一本书一本书像投票一样投出来的,多么不容易。

第二,出版发行行业拥有强大的现金流。现金流宛如一个人的主动脉,是商业形态最宝贵的要素。书店这个商业平台每天都有流水,出版社基本上不说每天,至少每个月都有稳定的回款与流水。强大的现金流,是企业持续经营、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

第三,出版发行行业具有良好的商誉。在出版社和书店工作享有良好的社会评价与商誉。我们在出版发行部门工作,与书籍、作者和读者打交道,有很好的社会评价,出版发行单位长期以来积累了很好的商誉。新华书店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我们旗下的出版社也都拥有数十年厚重的底蕴与历史,具有相当高的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

第四,出版发行行业赢得了支持有力的政商关系。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党的十九大对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中宣部、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了各种支持出版发行产业发展的政策,比如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支持和对实体书店的扶持,比如我们非常关心的税收优惠政策将继续得到延续。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财政、教育等部门,也都给予了各种宝贵的指导和大力支持,社会各界对我们都给予了足够的关注支持与善待。这种支持有力、非常融洽的政商关系是我们开展经营工作的宝贵资源,关键看我们怎么作为。

第五,出版发行行业形成了稳定的主营业务。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目前出版还是实施准入制。虽然互联网正在深度改造行业生态,竞争将会愈加激烈,但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基于阅读的总体消费需求仍然稳健增长,行业基本面没有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出版发行的主营业务总体比较稳定。

2 如何体认出版发行工作的社会评价

第一,做出版始终与书为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置身于书业,成天和写书之人爱书之人打交道,灵魂的对话、精神的交流和阅读的熏陶使得人不太容易变得庸俗,能够保持比较纯净的内心世界。人常说“好看的皮囊千千万万,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要做一个有趣的人固然很难,而一个人最可怕的就是变得庸俗。我们天天和书打交道,和写书人、读书人打交道,不太容易变得庸俗,即便有一些世俗的事,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我们如此热爱的职业将之筛选、隔离出去。

第二,做出版始终处在学习的氛围。出版发行这个行业瞬息万变,信息量很大,阅读的消费需求层出不穷,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提升与优化,对个人职业本领要求很高,人的学习能力与职业技能不太容易退化。比如,过去出版社不太重视电商,但我们后来推出了电商标配工程。可以说,在座的各位社长对电商的认识肯定比我深入得多,包括你们探索的社群电商,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在“年糕妈妈”平台上的销售等等。江西人民出版社创新营销方式,成立了面向市场独立运营的江西明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新有很多方式,需要不断地学习;做出版学习能力要强,否则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第三,做出版使人葆有情怀和理想。出版发行人有家国情怀,有职业梦想,满怀对文化的理想、热爱、礼敬与追求,这样的人不但社会认可,朋友喜欢,家人也踏实,家庭关系好,社会评价属于A+。

第四,做出版有较好的成就感与福祉。我常说做出版到任何时候都不会辱没一个人的才华。一本书从选题到出版,其间编辑与发行需精心打磨和全程策划,做出版投入了大量的心智,但也可以收获很强的职业成就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享受到事业发展过程中应该享受到的成就感与福祉。成就感有了,人的内心踏实;收入稳定了,在家里有地位,在社会上也有面子。

第五,做出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风。我们天天接触的是与书有关的人和事,受到精神文化层面创造与美的熏陶和分享,由此家风也会变得纯净而美好。虽然我们做的是经营工作,但总体来说是通过出版物来体现,我们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提升经济效益,但更多是需要通过“双效统一”来体现。因此,从事出版发行工作的同志家风好,孩子从小受到阅读氛围的熏陶,精神世界“三观”端正,充满正能量,不用家长太操心。

3 如何分析出版发行板块的短板和不足

当然,出版发行行业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尽管阅读的总体需求还在上升,行业基本面没有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但依然面对很多切肤之痛。发展是主要的,成绩是主要的,但与行业发展大势以及我们未来的发展愿景相比,出版发行板块还有许多短板和不足。

第一,出版发行板块经营结构和商业模式还需要提升与优化。中文传媒2017年度出版发行板块的营收和利润等数据说明,我们在高位运行的前提下实现了稳定增长,近几年的高速增长也有可能迎来一个业绩平滑增长期。但是,在这个体量下,我们的经营结构、商业模式显得比较单一,出版发行实现的营收中,线上的销售是7.99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不高,与出版物相关的知识付费等多元文化消费收入不足。就全国而言,2016年出版物线上销售首次超过线下销售,多个出版社像中信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电商销售都大于地面店的销售。当然,现实中也存在电子商务渠道霸权的情况。

发行集团从半壁江山到三分天下有其一,整体在推进转型升级、打造新华矩阵,打破传统书店的物理空间方面的确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就单体书店而言,从一个县、一个市来看,还依然存在商业模式陈旧、店内店外销售严重不平衡等问题,卖场的销售严重不足、店外销售主要靠教材教辅。

第二,主营业务需要高度警惕系统风险。密切关注互联网对行业的冲击加剧和人们阅读需求的多样性,以及正在深度改造出版发行行业的经营生态变革的趋势,进一步增强抗风险能力,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由于教材教辅业务的特殊性和我们的努力,也由于读者对纸书的需求,这个系统性风险也许在未来几年不会发生。通过种种努力,发行集团加强了对全省市场的管控能力,各出版社加强了产品创新能力,教材教辅公司协调有方,整个教材教辅工作稳中有进。未来的教材教辅工作,“稳”是第一位的要求。这几年我们对教材教辅做出“稳中求进、稳中求新、稳中求精、稳中求升”的判断,有利于我们把握好教材教辅的经营格局。

第三,资产经营、多元经营、转型升级需要明确辩证关系。我常说在经营中要处理好“资金、资产、资本、资源”的关系。发行、出版的资产都非常好,但是资产经营能力要提升,尤其是设区市和县级分公司要提升资产经营能力。如地市书店的更新改造工作,一定要注意新老城区购买力的差异,老城区的购买力已经远远跟不上新区的步伐。因为购买力强的人群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地迁居新区的趋势。各地新华书店搞文化综合体也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要图一时之快。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有转有升、有进有退、有加有减、有分有合”的辩证关系。

第四,队伍结构与运行机制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事物往前发展主要靠关键少数。我们要充分发挥50岁左右核心骨干的引领作用,大力使用40岁左右的中坚力量,着力培养30岁左右的后起之秀,但现在队伍结构总体还是存在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尤其缺乏创新型经营型人才。要让事业后继有人,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有些单位运行机制不够活,还没有做到完全市场化,事业部制的探索还需要进一步推开,需要在机制创新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前行。

4 如何在管理提升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转型升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集团经营工作的主旋律是实现管理提升。因此,各单位经营班子在谋划管理提升的基础上,尤其要高度关注资源的聚合、商业模式的优化和队伍能力的提升。

第一,善于实现资源的聚合。比如发行集团,点多、面广、线长、资产分散,不少资产处在老城区,需要腾笼换鸟。但是大家都腾笼换鸟,能不能一窝蜂上呢?肯定是不行的。单打独斗、单兵作战也是不合适的,捏不成拳头、形不成集聚力和优势。像中国烟草、中国移动等等,包括天猫在农村的落地,都有统一的商业模式、统一的VI、统一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统一的供货模式等,这些都需要集约化管理。面对转型升级的要求,发行集团应该做一个全省的调研,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推进。希望发行集团就此做一个调研,制定一个工作计划和商业计划,有指导性地予以推进。两个月前,我到南昌市广场书店调研,我们都感到空间设计还是没有很好地突出文化消费一站式空间的特色,商业模式还是未能突破传统的思路;如果没有文化特色的话,就有可能做成了百货大楼,或者做成了个卖场或超市。2017年底,媒体评出了中国最美书店,那些书店才是蕴含书业精髓和商业空间的设计案例和运营模板。缺乏书的核心文化要素,一味地用咖啡、茗茶等元素简单嫁接一通,是不可能做好的。

专业的团队做专业的事情。当前,稳健型要成为我们经营的主要风格,而不是激进型。出版社也是如此,要审慎地把握住出版社的核心发展需求。这几年在支持出版社力挺主业的基础上,我们不建议也不主张出版社做与主业不关联的事情,我们也不建议也不主张出版发行板块去做投资领域的事情。刚才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的代表在发言中讲到一个电商的案例,当时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提出成立电商平台时,在电子商务已经形成垄断性格局的情况下,我们就无须再去修“高速公路”,最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直接开了一个天猫店,在天猫等电商平台上多拉快跑,同时发展社群电商,这就可以了。事实证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花了一百万元,开出了一个少儿类图书销售前列的天猫店,这就是思路和理念。我提醒过出版社的领导,做电商要借助社会电商,形成电商矩阵来为我服务,在互联网已经形成渠道霸权和产生独角兽的时代,我们自己千万不要去弄电商的门户网站之类,因为门户网站已经没有商业机会了。当前面对知识付费的趋势,我们的出版社怎样聚合资源,也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第二,善于整体提升出版发行的社会形象和商誉。我之前到萍乡芦溪出差,芦溪的县委书记对芦溪书店开展的“朗读者”活动评价很高,认为瞄准了县里文化建设的需求与痛点,认为有利于提升全县文化的品位。县委书记愿意去,自然带动县里几大班子去,为全县的阅读氛围和书店的经营工作创造了很好的社会环境。又如宜春做了生态环评、垃圾分类的项目,江西教育出版社获得了这个资源。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前年给宜春做了一本《绿色生活指南》,效果也非常不错。江西人民出版社给上饶做的《为了可爱的中国——诵读方志敏》,发行了数十万册。出版发行有很多这样的案例。这就是提升了社会形象和商誉给我们的经营带来的活力。

新华书店的同志一定不要妄自菲薄,好像我们经营的真的就只是一个小书店。其实新华书店的社会地位很高,卖的是书与卖的是烟、卖的是酒肯定有着质的区别。卖书的品味显然是比较高级的,历史上有许多与书打交道的名人伟人,如邹韬奋办的韬奋书店,到现在依然被我们奉为圭皋;张元济、王云五都是从书店干起。过去到书店当学徒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当然现在也应该如此。所以,书店的同志不要矮化自己,出版社也是如此,尽管我们有些同志说现在出版社的社会地位和十年前、二十年前不好比,这里有文化产业百花齐放的背景,也有我们这个行业需要放平身段,有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问题。我们要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整体提升商誉和社会形象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经营工作。

第三,善于整体考虑接入新的业务。这是针对发行集团资产经营这块来讲,如何整体接入新的业务,比如和快递行业的对接。现在许多高校的超市有很多功能,一是快递,包括快递交寄、投运、分发。二是移动公司的售后服务和增值服务,买卡、换卡、缴费、补卡,等等。能不能考虑整体接入一些业务呢?比如说接入一些在线教育或者说线下辅导机构的运营,移动运营商的增值服务或业务,这块市场也很大,需要我们打开思路来谋划。出版社如何考虑接入新的业务?刚才黄心刚同志说到江西人民出版社和喜马拉雅的合作,邀请作者在他的平台上讲海昏侯,这样做很好,但是还不够,还得有效益。北大一位教授和喜马拉雅合作,单就“西方经济学”这一个专题,就有20多万付费用户,有5000多万的流水。江西教育出版社把二维码植入教辅产品,搞了一个“我乐学习网”,但怎么获得更多的付费用户,流量如何转化变现,还值得探索。江西晨报社的非报经营,如何找到稳定的商业模式,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 

第四,善于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才培训。去年下半年以来,我悟到一个深刻的道理,但凡我们做什么业务、做什么经营工作,离不开四个要务,我将其总结为“业务、财务、法务、商务”。一是业务,业务要精通。做出版的要懂出版,做发行的要懂发行,做印刷的要懂印刷。不懂就不能很好地履职。二是财务,我们不要求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成为财务专家,但要搞明白财务的基本逻辑。三是法务,对于基本的商业条款、法律风险等要有明确的判断和清醒的认识。四是商务,随着对外合作越来越多,我们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除了出版发行,我们还要做和主业相关联的一些多元业务。我希望在未来的培训过程中,都要围绕这四个要务的需求来做培训计划。

以上一些粗浅的职业体悟与大家一道分享,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交流探讨。会议就要结束了,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期待和衷心祝愿我们如此热爱并为之努力奋斗的事业更加美好;衷心祝愿大家未来的职业生涯有更多更好的体悟、作为与收获;衷心祝愿各位在为企业奋斗的过程中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万事如意!(本文根据傅伟中在中文传媒2018年市场出版物和教材教辅营销大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本文编辑:吴妮。本文图片来自于中文传媒第一发布原载文章)

作者:傅伟中

(本文原载于:中文传媒第一发布)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