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陈昕:学术出版的坚守与提升

作者:陈昕   2017年10月16日   来源:百道网·陈昕专栏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网·陈昕专栏】中国出版业已经走过了高兴的时代、核算的时代,开始步入资本的时代。资本价值与文化价值有融合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对于学术出版而言,资本价值与学术价值之间的冲突更显得激烈一些,这是产生上述种种问题的根源。


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发祥地和重镇,一百多年来一直在众多的出版领域保持着优势的地位。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某些出版领域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但是学术出版的高地我们一直坚守着。在我看来,上海出版人对学术出版的这份自觉的坚守,一方面源自近现代中国出版重镇的职业尊严和光荣传统,另一方面也来自出版界对学术的敬畏之心和鉴赏品位;而正是这份坚守构成了上海城市的文化品质。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其活力来自生生不息的精神创造,学术出版就是精神与思想创生、传播的重要呈现。当下出版业过度商业化、过度娱乐化的侵蚀并没有淹没上海的城市文化品质,沪版学术书在全国学术出版领域仍然显示出其特有的精神引领和开拓意义。

两年多前,针对当前学术出版领域存在的抄袭、“项目书”、规范缺失等诸多问题,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曾以“理想的学术出版与学术出版的理想”为题,召集沪上著名学者一起座谈,为学术出版的发展把脉。大家一致认为,在今天这个出版业向市场转变的时代,学术的进步需要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共同努力。从出版工作的角度看,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出版人予以改进和提升。


1.学术出版的价值基础在于无可挑剔的专业严谨程度。学者治学严谨自不待言,还需要出版人的职业(专业)严谨,编辑(学术)流程与规范的恪守,出版细节的讲究,这样用心锤炼出来的学术著作才会有持久的思想影响力,更长的市场生命周期,真正潜入历史,化作永恒。今天的现实是,一些年轻的编辑缺乏起码的学术编辑出版职责培训,对“把关人”的责任内容十分模糊,不甚了了。随后的二审三审也形同虚设,逐一失守,编辑部里连连上演“空城计”。这些不仅助长了剽窃、抄袭、不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等学术腐败行为,也破坏了学术出版的产业链,更贬损了出版人的学术尊严、机构品牌,损毁了一代学人的学术生命和一个民族的创造能力。

2.学术出版提升的保证在于一定的投入,包括资金的投入和时间的投入。学术著作粗鄙化、浮浅化的一个直接原因在于出版社对于经济效益的短期考量。相当多的出版人认定学术出版不能盈利,因此,希望通过获得作者的课题补贴来平衡收支。如果这是建立在严把学术质量关的基础上,本也无可非议。但是,随着近年来政府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经费的加大投入,在短期内取得成果的评价体系的驱动下,大量的低水平的多人合作的“项目书”借助于高额补贴经费冲垮了出版人的质量防线得以出版,更有甚者,一些出版人开始把其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加以经营,由此大批的“项目书”蜂拥而至。问题还有更严重的一面。出于单纯降低成本、获取盈利的追求,不少出版社放弃了认真严谨的编审流程,对学术著作不加把关,于是形成了“少投入→失品质→市场冷→低回报”的学术出版恶性循环。然而,在世界出版业,学术出版是专业出版的主力军,有成熟的运作空间和运营机制,不仅作为机构声誉(品牌)的重要内容,也作为持续盈利的版块,各大出版集团、独立出版社几乎都有自己享誉世界的学术品牌。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学术出版离开了品牌是无立足之地的,而品牌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持续投入和培育,是以高质量的学术内容为保证的。

3.学术出版成败的关键是编辑学术内功的锻造,出版社要刻意培育编辑的鉴别、纠错、提升、补阙能力,而这些能力来自编辑学术生活的延续性。一位硕士、博士加入出版业成为学术编辑,不能一头埋于案头,或沉浸于商业运筹之中,还必须继续保持与学术界的密切联系,经常访问学术大师,不间断地参加学术会议和沙龙,保持学术阅读的习惯,撰写学术评论,才能维持与学术界对话的通道和能力,才能慧眼识珠,关注不断,好书连连,不至于捡到篮子里都是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盘散沙,不成气候。学者对编辑的重视往往来自于编辑发现书稿差错的能力和提升书稿的水平。另外,学术编辑的补缺能力或者说补台艺术则是区别于学者的独门武功。一本高深的学术著作,能够通过序言、导论将小众话语演绎、烘托出中众关注、大众影响,使圈内人叫绝,圈外人叫好,则是一门跨界传播的功夫。此外,书后的参考书、主题索引、后记、跋都是书稿主体部分的重要支撑,对于学术研究至关重要,是学术著作规范的基本要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不重视这些基本规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术生态环境,一些抄袭、剽窃行为的发生很难与此脱得了干系。为此,我在这里呼吁所有的专业图书和学术图书都必须编主题索引,这是学术严谨的重要体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愿意在这方面带个头。

中国出版业已经走过了高兴的时代、核算的时代,开始步入资本的时代。资本价值与文化价值有融合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对于学术出版而言,资本价值与学术价值之间的冲突更显得激烈一些,这是产生上述种种问题的根源。在这样一个时代,需要出版人对学术出版有一份清醒,有一份坚守,同时也需要我们努力提升学术出版的水平,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学术出版之路。在这方面,美国的学术出版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本文原为作者于2012年8月15日在2012上海书展“学术出版上海论坛”上的演讲,后发表于新华网2013年3月20日,现收入《高擎火把的人:陈昕出版演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有删减。


作者:陈昕

来源:百道网·陈昕专栏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