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李新——转变思路重新审视出版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李新   2017年09月25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李新  中国书籍出版社  编辑

摘要:《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执行之初即引起争议,相关继续教育培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在提意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转变思路,认识到培训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不在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而在于提醒、点化和督促,并由此激发出出版从业人员一种自觉的意识——自觉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文化品质,进而能够承担起出版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编辑;出版;继续教育

自《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新出政发〔2010〕10号,以下简称《规定》)出台,要求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72学时,其中面授时间不少于24学时,并对未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或无正当理由未完成继续教育规定时间者,不予进行出版职业资格的登记、注册或续展登记、注册,我国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渐渐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

应该说,在我国广大的出版队伍中,真正出版专业出身的并不多,很多新编辑都是“半路出家”、仓促上阵,所以,无论从我国出版专业从业人员本身的特点来看,还是从出版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定期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都是必要的。然而,毋庸讳言这一强制规定也引起一些出版从业人员的不满和争议,尤其是在《规定》执行之初。问题主要集中在:认为培训内容上缺乏整体规划;培训时间上未能进行周期性规划,缺乏宏观调控和微观筹划;培训目标上既未能做好长远规划又缺乏短期构想;针对性不强,课程设置随意;重实务轻理论,重短时成效轻人员涵养等。[1][2]众所周知,任何一项规定在它执行之初都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也不例外,正所谓重口难调。我们应该给予一定的理解和时间,也要看到近年来主管部门和培训主办单位的不断努力及其取得的成效。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转变思路重新审视出版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说,培训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和本质,培训的作用和意义主要在于提醒、点化和督促,而不能指望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所有具体问题。作为出版从业人员,我们不必过于求全责备,而应藉此不断强化以下三方面观念和意识,并时刻谨记身体力行。

 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我们有句俗话“活到老,学到老”,也就是终身学习的意思,这是中国人自古就有的优良传统,如今依然值得继承和发扬。教育部近日就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17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明确今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主题为“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国正在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中国不仅在经济上,还将在文化上、在精神的层面上影响世界,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要影响别人就得先做好自己,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大学》上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不断的革新,要日日自新。《易经》则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就是说君子要像天体的运行那样刚健不已。譬如太阳、月亮一直在运转,人活在世界上,也不能止步不前,要不断奋发上进。每天“慢跑”不容易,“慢跑”需要恒心,贵在坚持。如果每天只是简单地重复,那不但空虚乏味而且失去了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那样的人生也太无趣了。人的生命需要实现价值!实现价值,代表我们的生命不只是活着而已。简单一点儿说,“自强不息”可以理解为每天自动自觉地进步一点点,包括学习、工作上,更包括德行上。

“改变”是一切进步的起点,“学习”是改变成功的因素。虽然学习不只限于读书,但无疑读书是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哪怕是德、行方面的进步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所以,读书可以说是我们不断学习进步的抓手。宋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高尔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一个思想深刻的人,一个在某个领域有所造诣的人,一个出口成章、妙笔生花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阅读的人。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思想需要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活水有一大部分是来自读书,每天读点有益的书,对精神有滋补作用。它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思维不僵硬,心灵不贫乏。这对于我们出版从业人员尤其重要,它的成效必然能在工作当中得到体现,它对于个人、行业乃至社会的深远意义自不待言。

我想,出版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醒我们时刻不忘“终身学习”,而且从笔者几次参加相关培训(包括面授和网络培训)的切身体验来看,每当听了行业专家或者其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讲授之后都会产生深深的触动,不但感慨于他们精妙的点化之功和人格魅力,还有一种见贤思齐的紧迫感在催逼自己向前进。学员能产生这样的感受,就说明培训达到了它的目的。

二、提升文化意识

这些年,各种形式的“文化讲坛”办得如火如荼,它反映了人们对文化的渴望与追求。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从历史上看,每当经历了某种潮流的冲击,就会出现一段时间冷静的反思,并由反思产生另一种饥渴。现在的人们就开始意识到,“我们的经济腾飞了,而文化却没有腾飞;荷包鼓了,而心灵却饥渴了”[3]。要改变这种状况,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依靠文化的回归、文化的复位和复兴。要实现这种转变,新闻出版界的责任非常重大,而关键是要依靠其自身文化意识的提升。

已故著名新闻教育家范敬宜先生就特别重视并一直强调新闻人的文化素养。2007年,在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第十届“文化讲坛”上,他专门论述了“媒体浮躁源于文化缺失”的问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在这次讲话上,先生特别举了几个现在社会上流传的由于缺少文化知识而造成的笑话,比如:“你的家父”“他的乃父”“你什么时候到我府上来串串门?”以及给别人写信开头竟然是“××愚兄,你好”。他说,当前群众对新闻媒体最不满意的大概有三个问题:第一个是一些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第二个是有些媒体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问题;第三是有些媒体宣传水准滑坡(有味道的、有看头的、有回味的东西太少)。而上述的前两个问题,都不属于“浮躁”的范畴,尤其是第一个问题要靠法律、法规、制度来解决。“在新闻队伍中间,有些人是浮躁的,但大部分还是很踏实的,很多人学习很努力,工作很勤奋,作风也很严谨,但是他们苦于长期写不出受读者欢迎、影响重大的优质作品。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归到文化上面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刚才说的这两种人,一种是急功近利的,一种并不急功近利,但这两种类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文化修养的短缺。前者反映在思想意识上,后者反映在表达能力、工作能力上。”[4]

新闻、出版同理,范先生的话同样适用于出版行业。新闻出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且是各种文化的交汇点。新闻出版人本身就应该是文化人,不论被称为瞭望者还是守望者,新闻出版工作者都应该是有社会责任感、有学问、有道德、有能力的文化人。从近百年的中国新闻出版史来看,凡是杰出的新闻出版大家,几乎都是杰出的文化人。从王韬、章太炎、梁启超,到张元济、张季鸾、邹韬奋等等,这些人都是学养丰厚、才华横溢的文化人,政治品质和文化修养在他们的身上和笔下都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他们的作品尽管时过境迁,但现在读起来仍然觉得有味道,有的甚至百读不厌。作为新一代新闻出版人,不正应该以前辈为榜样,自觉提升文化意识吗!

出版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以2017年6月中国编辑学会编辑素质(修养)提高培训班为例,就邀请了杨立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讲授“编辑的哲学修养”、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院士,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讲授“编辑的科普(航天航空)修养——‘中国探月梦’”、周龙(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讲授“编辑的艺术修养——京剧艺术欣赏”、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讲授“习总书记大战略解读: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等等。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一个人的成长不应该是孤军奋战独自摸索着前进,需要高人的指点,这样既省时又省力,立即有一种心明眼亮、爽利痛快的感觉。

三、增强责任意识

图书具有商品的属性,但它还有一般商品不具备的特殊性,那就是它还关乎人类文明的延续、知识的传承,关乎教化、关乎精神的培育和心灵的滋养。因此,图书是神圣的,作为图书的责任编辑,是应该有使命感的。而现在“浮躁”的社会风气已然渗透到新闻出版界,对此,前文提到的范敬宜先生的那次讲话还特别对“浮躁”试着下了几个定义:一条是“浮躁是指在社会转型期,由于过高、过早、过急、过多的欲望一时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心态和行为”;另一条是“浮躁是指,在商业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出现的急功近利的心理,但是又不愿意付出必要的代价”。[5]

近年来,虽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机,而中国出版人正面临新的时代命题,即在商业出版大潮中,是成为资本附庸,还是驯服资本意志。前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曾谈到,“最近20多年来,全球出版业进入了‘资本时代’……这些传媒集团像经营娱乐业一样来经营出版业,它们希望出版业能够给它们带来巨额利润回报,这些变化当然会冲击作为精神生活基本活动的阅读行为,改变着社会阅读的风貌和价值品相”。然而,在学者们看来,文化不是“文娱”,文化的本质与规模无关。葛剑雄曾表示,作为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他每次到书店进书选书,都认为起码有60%、70%的书是可出可不出的,而作为他个人的选择标准,90%的书是可出可不出的。[6]

毋庸讳言,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出版社转企改制的背景下,出版界开始扩大规模、追求速度和图书出版数量,确实给整个行业带来一种浮躁的气氛,图书编校质量下降、内容缺少文化含量、同质化图书大行其道,数量虽多精品不足。这是编辑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有鉴于此,2011年3月11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版单位总编辑工作的意见》,强调经营性出版单位完成转企改制以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企业和内容生产企业,其意识形态属性不会改变”,总编辑工作职责之一,就是“负责出版物质量工作,实施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落实出版物责任编辑制度和三审责任制度,组织制定并落实出版物质量管理办法,确保出版物质量”。[7]

出版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正可以作为总署广泛传布行业精神的有效形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不能脱离文化精神,文化产品从生产来说,不仅有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还有一个内容问题。“我们过去强调文化产品的政治导向,政治导向很重要,但还有一个人文导向(包括价值导向、趣味、格调等等)。人文导向和政治导向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有的作品政治导向没多大问题,但人文导向有问题。因此,除了政治导向以外,我们还应该重视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和人文导向”,[8]这应该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而这就需要出版从业人员增强责任意识,提升自身能力和品质。

总之,出版业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平台和载体,尤其在转企改制的当下,出版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坚守出版文化阵地,履行其神圣职责,将出版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也是出版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培训只是手段和途径而不是目的和本质。想通过一年72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令所有人都满意。毕竟,短短几十个学时的统一培训代替不了各取所需的个人主动终身学习,它只不过通过这种方式起到提醒、点化和督促的作用罢了。作为一名有心的编辑,应该由此激发出一种自觉的意识——自觉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文化品质,进而能够承担起出版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卢妙清.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刍议[J].菏泽学院学报,2013,35(06).

[2]接雅俐,唐震.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相关规定的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3(12).

[3][4][5]范敬宜.媒体的浮躁在于缺少文化[J].紫光阁,2007(11).

[6]陈香.我国出版业如何跨越资本时代出版新命题:做资本附庸,还是驯服资本意志?[N].中华读书报,2011-11-02.

[7]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版单位总编辑工作的意见[Z].新出政发〔2011〕5号.

[8]叶朗.建设文化强国要注重精神的层面[N].光明日报,2013-01-29.


作者:李新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