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杜恩龙——编辑出版教育思与行

作者:杜恩龙   2017年09月25日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杜恩龙 河北大学出版研究所副所长  系主任

关键词:教学、出版、共同体、跨学科、课堂

摘要:文中讲述了我在编辑出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索,也是一些感悟,诸如关键词在书名、图书宣传语、内容提要等方面的训练;大学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一个教与学的共同体,在大学里一方面存在老师教学生、老师教老师的情况,同样也存在学生教学生、学生教老师等现象,学校应该为各种教与学提供平台;学生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同教师进行课下交流,这样才能学到真东西。


一、得关键词者得天下

在训练学生提炼图书书名,撰写内容提要、腰封、图书宣传文案时,都需要关键词,如果关键词提炼得好,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经常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关键词提炼的训练。现场展示一些图书内容提要、腰封、宣传语,先让学生评价,然后再点评。有些图书的内容提要、腰封、宣传语驴唇不对马嘴,如果单纯让学生评价,他们往往不知从如何入手。使用关键词理论进行分析,就可以很快发现问题、抓住要点,命中读者的购买点。实际上,不仅在与出版领域,在其他领域,关键词也同样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得关键词者得天下。

互联网使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过去,有了疑问,首先想到的是查阅图书或是咨询专家,现在大家有了问题,首先想到的是上网去搜,靠什么搜?靠关键词。我们大多是用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中搜索。现在尽管有了音频搜索、以图搜图,但是使用范围有限,检准率、检全率还不够。我们如果在互联网世界中离开关键词,简直什么都干不了。在互联网中任何文件如果不做标引很难被检出,做标引就是使用关键词对文件进行描述,关键词越准确、越多,被检出的机会越多,检出的正确率越高。

现在的网络营销也是在使用关键词,使用的关键词满足了特定用户群的需要,被点击率就高,相关网站、网页、微信公众号的粘度就高。对于图书出版商来讲,一本书的营销首先需要提炼关键词,开始可能是十几个,由于数量太多无法集中宣传推广,还需要提炼,最终可能只剩一两个关键词,然后,就可以围绕这一两个关键词制定营销方案、撰写推广文章等。其实,任何一种网络推广活动都一样,都需要反复提炼关键词,那些无目的、无关键词的推广几乎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近些年标题党大行其道,微信里面标题党泛滥成灾,很多标题党让大家厌烦,但是它符合传播规律,只要用标题党,传播效果就好,你起一个文绉绉、平平实实的标题,很多网民连搭理都不搭理。标题党们正是充分发挥了关键词的作用,只不过他们是过度夸张地使用了关键词。

近两年最火爆的莫过于大数据了,大数据工作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使用关键词。现在很多平台提供个性化内容推送,靠大数据抓取个人特征,绘制用户兴趣图谱,也叫用户画像,然后选择内容推送。大数据对用户个人特征分析的依据仍然是关键词,兴趣图谱就是一个关键词群。用户每登入一次,后台计算机就会根据用户点击的内容涉及的关键词对用户描述一次,也就是用户画像,登入次数越多,对用户描述越准确,相应的推送就越准确。今日头条今天的成功,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技术抓取,技术抓取的关键就是关键词设定,这个关键词群就是它的核心机密。

国家政府机关管理互联网也是使用关键词,各级管理部门都有一个动态的敏感词词库。凡是涉及到敏感词,相关信息就会被计算机抓取,有些信息可以由计算机自行处理,有些则需要人为干预处理。

包括写论文,关键词很重要,有很多人学生包括某些教师认为写一篇文章只用三两个关键词检索文献就够了,大错特错!写一篇文章需要用很多关键词检索文献。比如说,关于出版经纪人的研究文章,要检索文献至少使用如下关键词:出版经纪人、版权经纪人、版权代理、版权代理人、版权代理公司、文学代理人、文学经纪人,包括一些著名的出版经纪人,英国著名出版经纪人比如托比·伊迪,克林顿夫妇、小布什总统、奥巴马总统、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出版经纪人比尔·巴内特,拥有包括马尔克斯等六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版权代理的著名经纪人卡门·巴尔赛伊思等,还有一些著名的版权代理公司,如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大苹果、安德鲁等。通过这些关键词一一加以搜索,才能最大限度获得相关文献,才不至于说大话,才不至于以偏概全。我在课堂上经常会历练学生使用关键词。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我经常提问学生使用了哪些关键词,结果大多在预料之内,他们使用的关键词很少,大多在三五个,这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在今天的网络世界,谁正确地掌握了关键词及其用法,谁就是胜利者,谁就能大行其道,谁就是王者!

二、大学是一个参与主体多向交流的共同体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学也一样,很多人认为大学就是老师教学生,按照常规理解确实没错,可是,如果你在大学教过书,你就知道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大学里面,除了老师教学生以外,还有老师教老师、学生教老师的情况。君不见很多大学教师请教学生新媒体的玩法。在课堂上,老师的观点、材料使用难免有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老师的观点得到完善,这也是学生教老师。准确地讲,大学是一个教与学的交流共同体,是双向交流、多向交流的共同体。大学中的每一个参与主体都可以从他人那里学到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会教会他人学习知识的和技能。

还有一点是很多人忽视的,也是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部分,是学生教学生。很多知识,老师教过之后,学生当成耳旁风,可是如果某一个学生掌握了一种在他们当中十分需要的技术,这种技术就会以很快的速度在学生之间的传播,要比老师教效果好得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认识到这一点,提倡小先生制。但是,我们的很多学校忽视了这一点。我在研究生三年级时,有一次和师弟一同去买书,当时中国刚刚开始讲市场经济,我就买了几本关于市场经济的书。没想到,我师弟毫不客气地说这些书都是垃圾书,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说这些出版社都很差,我虽然感到很没面子,但是,从此知道了买书要看出版社。这件事至今记忆犹新。

根据经验,学生教学生效果更好。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交流,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兴趣偏好,交流更便利,效果更好。学生教学生大多在课下,所有的课外时间都是学生教学生的时间,没有任何限制。笔者看过一篇资料,说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很多学生之所以愿意上这所院校,不是看中这所大学有多少全球知名教授,而是看重斯坦福大学同学的素质,也就是看中的是同学的资源。这不是个案,其他国际著名高校也有类似情况。这些精英们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将会使自己受益无穷,而且这些同学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我们中国的北京大学总裁班、清华大学总裁班、中国人民大学总裁班、武汉大学总裁班、浙江大学总裁班等各种总裁班尽管每人学费几万元、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课时却仅仅几十个,仍然很火爆,很多人不是看重这些总裁班的教师有多牛,而是看重同学资源,这些总裁班的同学都是各界精英。一旦加入到这个社群,就可以和他们平等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经验,得到一些圈外无法得到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这种交流群是长期的,不随毕业而终结,学员之间可以随时交流。很多人把这一社群称为黄金人脉圈。

作为大学应该充分鼓励学生教学生,创造条件为学生教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比如鼓励学生社群发展,为学生社群发展提供场所、资金等,这样要比单纯强调老师教学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上不一定都是教师来讲,也应该鼓励学生上讲台。我在编辑出版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于高年级掌握的技术,一般可以通过举办座谈会的形式,让高年级学生介绍经验,低年级学生就会打消畏难情绪,加快学习进度。比如,学习排版软件方正飞翔、indesign、蒙泰等,高年级学生学会后,就可以通过他们教会低年级学生。高年级的学生有了成就感,在低年级学生中树立了威信。低年级学生也找到了好的学习方法,掌握了技术。双方各有价值实现。每年我都举办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考研、保研等各种座谈会,同学们参与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好。每年春季学期进入5月份,大四学生要返校,他们在实习、考研过程中都经过摸索、积累了经验,我专门安排大四学生与大三学生一起开座谈会,大三学生可以很容易获得大四学生的经验,少走弯路,包括考研如何选专业、选学校、调剂等。我的研究生殷爽2017年毕业,毕业论文研究的是西安乐乐趣公司儿童立体书,论文写得很好。我就专门安排殷爽给2014、2015本科编辑班、出版专硕班作专题讲座。讲座很成功,使学生对儿童立体书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课后,好几个学生按图索骥买了几本立体书。我还安排殷爽在保定市图书馆举办一次针对儿童和家长的讲座,参加听众多达150多人。我自感,我自己讲立体书不如殷爽讲得好。

笔者认为,同学教同学是学校里面效果最好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非课堂式的教学,形式灵活,时间自由。如果学校单纯强调课堂教学,忽视学生教学生这一教学方式,这是一种大错特错的观念,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笔者就这一观点与国内很多知名大学院长、教授进行过交流,他们都很认同,也都有切身体验。

三、真经在课外

我国古代教育方式,很多时候是聊天式的,有很多情况下老师和学生吃住在一起,可以说无话不谈。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讲课时老师们不同程度都带上了假面具,所说未必是真言。我们有些老师,对学生不闻不问,讲完课就走,对学生的邮件不回复,提交的论文不认真阅读,不提出修改意见,这是严重的失职。聊天是最自由的交流方式,可以天马行空,老师和学生都很自由,可就很多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不十分准确和严谨,但是对知识面的拓展、如何发现问题、如何研究问题,对灵感的激发、思维的训练,是很见效的。所以,同学们没事就找老师聊天,不要等到有事才去。无论是对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都是一样。北京大学文学院陈平原教授回忆自己的博士生导师王瑶先生时说,王先生没有给他们正式讲过课,他们都是和王老师聊天中学习知识。学生和老师不要仅仅聊学术研究,社会的方方面面海阔天空、五花八门都可以聊,学生争取把老师的知识“榨干”。这些问题不可能在课堂上讨论,很多时候需要到老师家里去谈。如果一个学生大学四年、研究生两三年都没有到过老师家里面,我们有理由怀疑他们是否学到真东西。现在的教室,太官样花了,太形式化了,不是传授真经的理想场所。有些真经不是老师有意传授的,可能是无意间的泄露。这种机会只有在老师极度放松的状态中才可能出现,在严格程序化、规范化的课堂上很难出现这样的机会。而聊天可以,在聊天中,大家往往能发现很多实用的东西,而老师不会在课堂上面讲,比如治学方法、对某人的褒贬、对某种观点的褒贬、为人处世等。在聊天中通过一件件事,学生就能悟出老师的独特之处。

我经常给学生讲,在课间、课后最喜欢学生问问题,最害怕没有学生问问题。2014级本科编辑班的张淑雅深得此道,经常利用课间追着我问问题,经过我的指导,在大三年级已经在核心期刊发表两篇文章。2013级本科编辑班的葛琦也是一样,经常爱问问题,在我的指导下在大四年级就发表了两篇核心期刊文章,一篇是C刊,其中一篇被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业》全文转载。不要说学生,就是老师的文章能被《出版业》转载也是很难的。2014级本科编辑班的刘智华、谭若诗、张信三位同学为参加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全国首届图书编辑出版能力大赛,参赛前的每次课间、课后都问问题,对我简直是穷追猛打,弄得我几乎难以招架,他们的数字图书《纸币上的人物》在大赛中却获得一等奖,谭若诗获得编辑出版能力知识竞赛个人一等奖,张信获得编辑出版能力知识竞赛个人三等奖。

实际上,和学生无障碍交流也应该成为老师的一种理想生活,不仅育人,也使自己得到提高。著名学者费巩,曾留学于牛津大学,曾任教育浙江大学,曾说:“与二三学子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或集诸子茶点小饮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而外,并指示学生修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导师视门人如弟子,门人视导师如良师益友,从学之期虽暂,而缔交辄终身,受其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也。”①本人认为,仅仅自己做好学问,对学生不管不问的老师是自私的,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可是,看看我们的教师评价体系,从985、211到“双非”院校,甚至一些专科、中专院校,都把教师科研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教师不管对学生多么冷淡,多么懈怠,只要把自己的科研做好,就能得到学校奖励,在职称晋升、学术荣誉、薪酬待遇等方面占尽好处。那些兢兢业业教学,对学生无私奉献,教学效果好,但科研一般的老师,却在这些方面一路败北。这不是在鼓励教师自私吗?!这是对学生负责任吗?!有哪一个院校在教师评价体系中把教学放在第一位的?我们应该从国家层面到学校层面都要来一个变革,真正把教学作为教师评价体系中第一评价标准。这样才能鼓励教师无私地与学生交流。

北京大学未名湖之所以出名,不是湖光景色如何优美,在学人的记忆中,那是一个理想的学术聊天的圣地。学生可以随时向湖畔散步的老师提问、聊天,而不用顾忌老师是多么大名头的专家学者。

现在我们的很多大学管理者也在为师生无障交流设置障碍,比如大多数教师住宅区远离教学区、学生住宅区。教师讲完课就回家,学生想找老师,需要走很远的路。师生天各一方,如牛郎织女般隔着一个银河,本来想找老师的学生因顾虑路途远而放弃。我们能不能把教师住宅区和教学区、学生住宅区安排在一起?国家能不能出台相关标准,规定教师住宅区与教学区、学生住宿区的距离呢?这些确实值得思考。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为创造老师和学生交流的空间,专门在大学推行住宿制学院制,“每所住宿学院都有一位负责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院长(master)和一名专门负责指导学生选择课程、专业的教务长(dean),院长、教务长以及他们的家人都跟学生们住在住宿学院”。②这些教师被称住院教师(Faculty In Residence)。教师的客厅有冰箱,专供学生与教师交流茶饮、牛奶等。当然住宿学院还包括其他内容,如学生不分专业,不分男女混住在同一栋宿舍楼等。剑桥、牛津、哈佛、耶鲁等都在推广。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香港的大学也都在探索实行。

四、跨学科才是硬道理

世界,包括自然和人类社会,都是不分科的,人们为了研究的方便,才把自然界、人类社会分成若干学科,这是古希腊人的创造。Science(科学)一词来源古希腊,原意就是分科之学,不等同于“正确”“真理”等,把“科学”等同于“正确”“真理”是后人对“科学(Science)”的异化。这种划分虽然方便了研究,但是人为地隔断了这些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长期以来,各个学科之间形成很高的墙,大家都在一个学科里搞研究,“坚守”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敢跨越学科的高墙,这种高墙固化在学者的头脑中,实际上等于自设藩篱、自缚手脚,大大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也不符合自然、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但是,这道道高墙不是物理的高强,而是意识的高墙、习惯的高墙,只要我们意识到问题所在,突破起来也并不怎么难。跨学科是对分学科的一种“反动”,跨越学科的研究成果才更加适应自然与社会,才是真学问。分学科虽然便利了人们的研究,但是实际上是一种粗暴的对自然、人类社会的切割。近些年来,跨学科成为一种学术潮流,很多重大科学发现得益于跨学科。我一直要求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具有跨学科的视野,要形成跨学科的思维习惯。著名出版人要力石说:“创新是几个学科的综合。”单在一个学科内摸爬滚打是不会有大成就的。

跨学科可以拓宽视野,借鉴其他学科成熟的研究方法等。学者们跨越学科局限,就会感有海阔天空、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有些研究方法在某些学科已经很成熟,但是在某些学科可能还没有开始,如果大家有跨学科的视野,就可以很容易借鉴这些研究方法来获得一些研究成果。编辑出版专业是一个涉及到很多专业的专业,实际上是百科全书式的专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面要求非常广。如果缺乏跨学科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很难做好这一工作。我经常给学生讲“书是万物,万物皆书”。

分科之学不是中国本土做学问的方式,我们中国古人做学问基本是不分科的,儒家有句名言“一事不知,儒家之耻”。古代的儒生都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文学、史学、医学都是通的。所以,对于一个古代学者最高的称谓不是“专家”、“博士”,而是“通人”。所谓通人,就是在很多方面都有独到的造诣。对于一些学者来讲,当他们在某一方面学问做到很高的程度,再向其他学科跨越,并不需要从零开始,而是一种“一通百通”的境界。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季羡林等先生都是通人的代表。

选择边缘问题研究。在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时,我要求学生选择一些边缘问题进行研究,一些较为成熟的学科,研究资料已经被前人翻了无数遍,比如先秦史、唐宋文学、唐宋史等,我们一个新手,想要创新很难。那就要选择前人没有研究的领域,才容易出新。现在那些比较成熟的学科,比如文学、史学等领域大家已经研究得很深入,一个新手想在短时间内研究出成果是很难的,这时候如果选择边缘问题进行研究,倒是很容易出成果。比如选题在文学和史学之间、出版与文学之间、出版与史学之间、出版与宗教之间等等,这些往往是空白,较易出成果。但需要宏观的视野,需要在两个学科或多个学科都有一定的造诣,需要的知识杂一些。我个人曾经写过一篇《善书:中国古代的公益出版》,刊于《现代出版》2015年4期。这篇文章至今也是该领域的唯一一篇文章。善书,也叫劝善书,在此文写作以前关于劝善书的内容研究已经很多,但是关于劝善书的出版研究却没有。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边缘问题。

跨学科交友。基于编辑出版学科的特点,我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多交那些和自己专业无关的朋友,学科跨度越大越好。比如和计算机、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专业的学生交朋友。平时多和自己学科没有关系的人谈话,往往能够得到一些启发和灵感。其他学科的先进观点、研究方法往往能够给我们以启示。我曾经写过一篇名为《进门第一步——编辑入职教育概说》的文章,这篇文章就得益于一位学比较教育的朋友。通过聊天得知,他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关于教师入职教育的问题,我就把这一概念结合编辑工作写了一篇文章,很快就被《出版广角》刊发。

跨学科听课。大学课程都是开放式的,没有老师会拒绝其他班的学生听课,给50人讲一遍和给100人讲一遍没有什么不同。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传道授业的范围越广,证明其授课效果越好。我经常要求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跨专业听课。根据学生未来准备的编辑出版兴趣方向,推荐他们听一些非出版专业课程。比如,学生喜欢做儿童图书编辑,我就建议他们去听教育学、心理学的课程。如果学生对文学编辑感兴趣,就推荐他们去听文学院的课程。河北大学是一个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较为齐全,这给学生跨学科听课提供了方便。我要求学生调研河北大学每个学院最优秀的教师,有选择地去听课,如果合适就听一个学期,如果不合适,就听一两节。跨学科听课也能为边缘选题提供灵感。

跨学科可以提高研究效率。20世纪90年代末,阿尔菲斯·宾翰(Alpheus Bingham)任世界上最大的制药公司之一的美国礼来公司(Eli Lilly)公司的副总裁。当时公司的“百忧解”为公司赚够了利润。公司急切想开发下一代拳头产品,但是,花了很多钱,仍然没有研究出来。宾翰开始考虑那些所谓无法解决的问题是否真的无法解决呢?公司过去都是根据最佳履历来招聘研究人员,然后把问题交给他们。宾翰认为应该把问题公开化,不能仅仅交给公司的技术人员来解决。后来他们上线了一个平台,名为“InnoCentive”的网站。礼来公司通过这个网站公布自己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并告知解决问题的奖金数额。一个月过去后,有一个人提交了解决方案。后来,解决方案一个接一个不断涌来。宾翰说:“答案就像潮水般不断涌入。我们从那些从未听说过的研究人员那里得到了这些了不起的想法,他们研究问题的角度我们从未想过,其中的创造力确实令人惊奇不已。”而这些解决方案大多数是由业余人员提供的。这一网站为公司解决了很多问题。由于较为成功,他们单独成为一家独立公司。还为宝洁、通用电气等公司的技术难题征集解决方案。现在已经跟农业、数学领域的数百家公司服务,为他们征询解决技术难题的方案。在这家网站有40%的难题能在6个月内得到解决。对于为什么网络上的业余爱好者能解答那些富有经验的科研人员都被难倒的技术难题,哈佛商学院的卡里姆·拉哈尼经过研究发现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这个奥秘就是局外人思维:对在InnoCentive网站上解决问题的人来说,如果他们所解决的是他们自身所处领域的边缘问题,这时的效果最好。换句话说,化学家不去解决化学难题,而应该去解决分子生物学方面的问题,反之亦然。这些人的学识足以保证他们理解那些技术难题,但又知道得不多。因此,他们不会被自己的学识束缚住手脚,从而导致他们陷入公司内部科研人员曾经陷入的困境。拉哈尼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解决问题的人认为这是他们自身领域以外的问题,他们就有可能找到答案。实际上,那些解决问题的人成了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桥梁——他们把一个领域的答案和方法应用到了其他领域。人们常说,创新发生在学科的边沿,现在,我们有了足够的证据来证明确实如此。’”③

实际上局外人就是一种跨专业人员,他们没有专业人员的惯性思维,不受惯性思维的约束,更容易提出一些新的方法。

总之,编辑出版教学是我的心爱,我几乎将我的全部精力都投放在这里。我的每一思考与探索都会分享给学生,在此也分享给同行,希望得到指教!很多学生在毕业后还会向我提问编辑出版专业问题,我很欣慰,我也感谢她们的信任,同时也增加我的自信。

注释:

②杨福家.博雅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53.

②住宿学院:好搜百科:http://baike.haosou.com/doc/2163586-2289407.html

③乔纳·莱勒. 想象——创造力的艺术与科学[M].简学、邓雷群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118.

参考文献:

①贝内特•瑟夫.我与兰登书屋[M].彭仑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②阿尔·西尔弗曼(AlSilverman).黄金时代[M].叶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③聂震宁.我们的出版文化观:聂震宁演讲访谈录[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④周百义.出版的文化守望[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作者:杜恩龙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