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朱晓:读K.K札记《必然》第4章“屏读”

作者:朱晓   2016年02月29日   来源:百道网·朱晓专栏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网·朱晓专栏】我读了凯文·凯利的五本书:《必然》、《失控》、《新经济  新规则》、《技术元素》、《科技想要什么》。这是《必然》第4章的读书笔记。宋体是摘录的正文,楷体是我读到这句时的胡思乱想(蓝色字体)。

《必然》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凯文·凯利
译者:周峰 金阳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P91,在古代,文化都是围绕着言语的。记忆、念诵与修辞的语言技巧向这些依凭口口相传的社会注入对于过去、对于模棱两可、对于华美言辞、对于主观认知的崇敬之情。

    口语文化。

P91,500年前,科技推翻了言语。1440年,古登堡……

    推翻说得过头了,充其量是并存。何况,文字始于手写,文字与话语并存远早于谷登堡。

P91,印刷文本意味着廉价却完美的副本,成为变化的引擎和稳定的基础,新闻、科学、数学公式和法律法规无一不从印刷中诞生。

    这些都是因印刷而得到推广,要说诞生,都早于印刷。

P91,印刷向社会灌注的,是对(白纸黑字式的)精确的崇敬,是对(字据为证的)客观的追求,是对(通过作者树立的)权威的拥护。

    印刷文化。

P91,印刷技术扩展了既有的文字量。

    这说的是拼音文字。汉字是被印刷精简了的。

P91,古英语中大致拥有的5万个词汇如今已膨胀到了100万个。词汇选择方式越多,沟通就越丰富。

    面对面的沟通最丰富。

P91,作者具有的权力……哺育出了专家文化。

    专家文化的成因不会这么简单。

P92,美国的根基更是从文件中萌发出来的:无论是美国宪法、独立宣言,还是影响不那么直接的《圣经》。

     字纸可以立国,这还是印刷熏陶出来的思维。美国萌发于社团,而宪法或独立宣言都是社团运动的副产品。

P92,我们会在所有平整的表面上装设显示屏。

     显示需要平面,更何况所有平面,这就是印刷思维的强迫症。

P92,文字已经从纸浆里转移到了电脑、手机、游戏机、电视、电子显示屏和平板电脑的像素当中。字母不再白纸黑字地固定在纸上,而是在玻璃平面上以彩虹样的色彩,于眨眼间飞速来去。屏幕占据了我们的口袋、行李箱、仪表盘、客厅墙壁和建筑物的四壁。

    说中了文字的相变。还可以更进一步,由纸书到屏幕,思想所获得的自由远大于文字所获得的自由。随着交流的日益有效,文字本身将淡出交流场。

P93,书籍之民与屏幕之民的冲突。

     这基本上是代际冲突。

P93,印刷副本就是这样超越阶层,点亮了公民的思想。

    “阶层”一词应该没有贬义,在信息不充分的时代和社会,阶层是信息输入输出的等级。

P93,今天,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变成了屏幕之民。屏幕之民倾向于忽略书籍中的经典逻辑,和对书本的崇敬。他们更喜欢像素间的动态流动。

    像素潜藏着对文字的消解,由此联想显示的方式,从文字的平面经由屏幕转向像素的3D,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P94,屏幕文化是一个不断变动的世界,充满其中的是无穷无尽的新闻素材、剪辑资料和未成熟的理念。

     说得太好了。未来,显示出来的都是半成品,有待加工和再加工,纸书乃至电子书却都是定本,这将是不合时宜的。

P94,真相并非来自权威,而是由受众自己一个碎片一个碎片实时拼接出来的。

    这才是真相。与其说“拼接”,不如说“涌现”,实时、延时均可。可见真相是暂时的、聚散的;碎片犹如一只只蜜蜂,有暂时聚成真相的,也有游离于边缘的。

P94,屏幕之民创造他们的内容……一成不变的书本不再重要。

    这就是内容的宿命,如果内容是以书为标准形态的话。又如果,人们收发信息的主要目的不是内容而是交流,那么内容,要么是小众的,要么根本来不及被创造出来形势就变了。

P94,文化变得快速、流动和开放……

    K.K有把名词当动词用的卓见,在这里不妨把“文化”当动词看。

P94,屏幕上的文字会变,会融入图片,会变幻色彩,甚至还会改变含义。

    我2004年构思的神智体汉字啊!

P94,屏幕上根本没有字,只有能引申多种含义的照片、图表和符号。许多以文本为基础的文明对这种流动性大为恐慌。

    K.K关于显示的思维还是单向的,含义既可以引申出来,也可以填充进去,文本人更恐慌的是这个。

P94,在这个新的世界里,快速变化的代码(就像是不断升级的电脑代码)比固定的律法更加重要。

     代码或律法,都外在于人,和管理一样,是不相信人的自制能力的。书面社会要维稳,离不开政法;而新的世界,社会不断涌动,动态地维持平衡的,只会是人的自制力,不会是律法或代码。法律的宿命就这么决定了。

P94,代码塑造行为的能力和律法几乎一样,甚至更大。若想通过屏幕改变人们在网上的行为,只要改变管理这个地方的算法即可。

    对,但是不全对。人,到底不是刍狗,代码和律法能塑造人的行为,可是,代码和律法本来就是人塑造的呀,人们有可能屈从于算法,人们也有可能选择或抛弃算法啊。

P94,书籍之民喜欢律法提供的解决方案,而屏幕之民在把技术看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

    屏幕之民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模式都会迥异于书籍之民,比如,一次一个地解决问题,不作毕其功于一役之想。

P94,在我们之间发生的书籍文化和屏幕文化的冲突,在个体的身上也会发生……你没准就会被这两种模式困扰。这种紧张是新的常态……

    《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菲茨杰拉德说:“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不必困扰也不必紧张,K.K自己就是脑子里的网络观念与书本观念互相矛盾的头等智者。

P95,屏幕“祭坛”越大,我们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就越少……屏幕数量的增长在继续扩展人们的阅读量和写作量。

    都无关联。

P95,屏幕……引起了写作的热潮……人们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差不多是20世纪80年代时的三倍。到2015年,万维网上的页面数量超过了60万亿个,而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天几十亿个的速度增长……现在,普通民众每天能发布8000万条博客……全世界的年轻人每天能用手机写下5亿条段子。

    这并不是什么写作的热潮,而是人们用前所未有的方式热络起来了。冷眼旁观的书籍人,要么放下身段参与进来,要么被一茬一茬的年轻人取代,这要不了几茬的。

P95,书写工具也从笔变成了手机。

    就像手机不是电话一样,手机也不是书写工具。手机是多功能聚合体,用单一功能的模式去看待手机,都会失之偏颇。不要光惦记着书写,你今天跟多少人交流过?

P95,“屏读”(screening)……包括观赏文字、阅读图像。

    这更像是汉字的用武之地。对于信息的自由交流而言,屏是新的一轮障眼法,以“屏”字开头的双音词,大多有遮挡的意思,比如屏护、屏蔽、屏挡,相形之下,Windows立意更通透一点。

P96,书籍之民却有理由担心,书籍和因此产生的经典阅读与写作,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会很快消亡。

    世人好说好信绝对的话,书面文化哪里会消亡,不过是由主流到边缘化罢了。

P96,如果对于法律文典的尊重,转而被试图控制我们行为的一行行代码所取代,谁还会遵纪守法?

    当变动不居取代了稳定,法律将成为遗迹,或者以本地化的形式存续下去。

P96,书籍为我们文化带来的稳定会被什么东西替代?

    只要能维稳,没书也行?替代稳定的不是什么东西,而是变动不居和永恒当下。

P96,屏读首先会改变书籍,然后会改变图书馆;之后,它会给电影和视频动手术;再之后,它会瓦解掉游戏和教育;而最终,屏读将会改变每件事。

     都对。改变的不光是每件事,还有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连教育都可以瓦解掉,图书馆不会瓦解得更早吗?

P96,书籍的本质:书是书页装订在一起的集合,它们会有一条书脊,好让你握在手里。过去,在封面和封底之间无论加入了什么东西,都可以用书籍的量词“本”来称呼。(译注原文: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夹在了封面和封底之间,就能成为“书”。)

    这是书的形制,不是书的本质。因为没思考书的本质,所以连书脊都是目的论的了。

P97,今天,书籍中的纸页正在消失,留下的只是书籍的结构性概念——根据一个主题串联起一堆符号……

    既然书籍的传统外壳已经消失,那么怀疑书籍的组织形式是否已经成为老古董,就是很正常的事了。消失说得太绝对了,连简牍到今天都还没有消失呢。

P97,学者声称,在阅读的时候,书就真正成为了你思绪神游的虚拟空间。这些学者认为,当你进入这种阅读空间之后,大脑的工作方式就会变得和“屏读”完全不一样。

      虚拟现实技术跟这完全不是一回事。大脑两种工作方式的不同在于,阅读是线性思维,屏读是概率思维。

P97,神经学研究显示,学习阅读会改变脑神经回炉。

    媒介在改变体外的神经回路。

P97,网络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此:五花八门的碎片化信息以松散的方式聚集在一起。但如果缺少某种牵制的话,这些松散聚集在一起的碎片化信息就会把人搞得晕头转向,把读者的注意力带离核心,在中心论述和观点之外的地方游荡。

     不知道是哪样的牵制。被碎片化信息搞得晕头转向的是书籍人而非网络人。

P98,有一种实验性质的阅读方式,被称为“快速连续视觉展示”(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阅读的时候,你的眼球会保持不动,固定在单个的字上。而屏幕上的单字会一个接一个地变化成为文本中的下一个字。这样一来,你眼里看到的便是一个个单字“排在后面”组成的文字序列,而不是一行行冗长的文字。

     另如Spritz。这是听觉模式的视觉,凸显了文字的内在缺陷,也兆示了听觉文化的复兴和文字模式的淡出。

P98,一本电子书并不是非要做成一块板子不可。人们可以用电子墨水做成像纸张一样既便宜,又柔软,又轻薄的电子纸。人们还可以把100张左右的电子纸装订在一起,加上书脊,把它们安插在漂亮的封底和封面之间。这样一来,电子书看上去就非常像是以前那些厚重的纸书了。

    一张电子纸就能容纳多少本书啊,偏偏还要把电子纸装订成册!这种畅想耐人寻味,看来“网络文化”发言人K.K骨子里还是一个书籍人。

P99,数字图书的直接结果,是可以在任何时间呈现在任何屏幕上,书将会变得呼之即来。在你需要读书之前,就购买和囤积书籍的行为会消失。

     既然做得到随时随地,信息呼之即来,那还用整本整本地接收信息么?买书藏书的行为反倒不会消失,书可能成为收藏品。

P99,……在实验一种书的原型,它可以通过便携设备上的激光把内容又宽又大地投影到附近的平面上。一张桌子、一面墙,都能变成这种书籍的页面,通过手势翻动,这种超大型号的页面能让你的眼球在不同的栏目间漫游,能让人产生怀旧时才有的那种激动。

     这假如是个人爱好或者小众需求,无可厚非,这不应该成为出版行业演进的主流。能利用一切平面固然很好,但是,也要提防平面强迫症。K.K浪漫,从偌大的页面里能感觉到怀旧的激动;我这人不浪漫,页面超大,会让我压力山大,根本顾不上怀旧。话说回来,网络人有时间怀旧吗?

P100,书不再像是一种人工制品,而更像是映入你视野的信息流。

     书像是一个盛满信息汤的碗,数字化让信息流动起来,留得下来的碗将成为收藏品,留不下来的终究要放下。

P100,无论在哪个阶段,一本书都成为了一种流程,而非制品。

    “流”跟“流程”,不是一回事。“流”是分解书的,“流程”是封装书的。

P100,“书”这个字不再是名词,而成了动词。

     说这话的绝对是先知。

P100,书的含义会更多地向“订购”倾斜,而非纸张或者文本。

     如果按照重要性排序,这句话应该这么说:书非纸,书非文本,书越来越多地意味着订购。

     译者有注:此处的“书”和“订购”对应的原文都是book,该词为多义词,名词含义是书,动词含义为订购。经查,book的名词含义还有“给人教益的东西”“知识之库”,动词含义还有俚语“领会”。书的含义更多地向“领会”倾斜,这么译更便于人们去物质化。

     订购,意味着成品先于需求,而其间的时间差会被信息的超导性取消掉的。信息流的速度越来越快,书渐渐失去稳居主流的条件;从心理满足的角度来看,纸书、电子书乃至书籍文化都是小众的。

P100,书是一种变化,是思考、写作、研究、编辑、改变、分享、社交、知化、组合、营销、进一步分享、屏读等动作的持续流动。

     进一步润饰作为动词的“书”。新动作和旧动作混杂流动,应该突出的是社交而不是屏读,当然,意识到社交就比意识不到要好,正确乱中求,一丁点儿对的苗头,恰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P100,这种流动产生出来的书籍,又会随着时间不断变化。

     纸书迭代可不容易。

P100,书籍,特别是电子书,会成为“订购”流程的副产品。

     是副产品,更是中间产品。

P100,屏幕上显示出的书籍,变成由订制字词和想法产生出的关系网络。它能将读者、作者、角色、想法、事实、概念和故事连接起来。而这些关系经由屏读的新方式,不断地扩大、加强、拓宽、加速改变、重新定义。

     书就是关系网络,一针见血!抛开“订制”“屏读”这些跳舞时拖着的脚镣,“book”作为动词的将来时就更好理解了。

P100,目前,亚马逊、谷歌等提供屏读内容的公司,仍在遵循纽约出版商制定的规则……这些电子书的监管者已经同意在当前,通过一系列方法削弱电子书的极端流动性。

     如果固执于纸书的逻辑,亚马逊、谷歌也都会成为明日黄花。监管者这一角色虽然深入书籍人的人心,在网络人当中就未必得人心了。电子书这一点点流动性哪里谈得上“极端”,电子书本身就是信息流动性不足的产物,足的话,大多数书就被拆散开了。

P100,维基百科是屏读的原始文本,它所具有的可替代性,是今天的电子书所缺乏的。

    “原始”怎么理解?可替代性看来很重要了,不知细节是怎样的?今天的电子书在这一点上不及维基百科,对于电子书,这里逻辑的结论是:能读,但还够不上屏读。

P100,电子书的文本会逐渐得到解放,而书的真实特性将绽放出来。

    “解放”是个好词,从各种圈禁中解脱出来。“绽放”也是好词,和“涌现”一样。只是不知道书的真实特性都有哪些,除了可替代性和因解放而自由以外。假如不能廓清书的本质,逐渐被解放的文本还是不能够从它们的解放者手中得到解放。

P101,被人批注、标注、标记、收藏、总结、参考、链接、分享、传播,才是这种书籍长久以来真正想要的。数字化能让这些书籍实现“夙愿”,而且做到的还能比“夙愿”更多。

     夙愿虽杂,但是好在不死读书。这里把书拟人,其实是K.K将自我投射在了书上面。

P101,阅读变得社交化,通过屏幕,我们能够分享的,不再只是我们正在阅读的书名,还有我们的反应,以及读书时做下的笔记。

    阅读社交化的早期,或者说现在,恰如K.K所言。信息再快一点,社交再充分一点,人们就不必说书,直接说事儿了,哪怕是碎碎念呢。

P102,图书分享网站Goodreads上,正在发生这种智能化的读书俱乐部讨论。而这种讨论或许会伴随书籍本身,并且会通过超链接更加深入地融入到书籍里面去。

    可以伴随,就可以超离;可以融入进去,就可以发散出来。一本书在这样的环境里,就像是一团落入水中的面包,周边渐渐洇发开去,中央依稀还有一团核心。

    译者注:Goodreads是一家图书分享型社交网站,允许访客搜索网站内的书目、注释和书评。注册用户可以添加新书目和推荐书单,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图书讨论小组。

P102,密布在书籍中的超链接,会把所有书籍变成一个网络化的事件。

    这话只有先知才说得出来。译文“所有书籍”有瑕疵,如果“所有”是从all直译过来的,另一个义项更贴切:每一本。

P102,关于书籍的未来,传统观点认为书仍然将会是孤立存在的物品,每本之间相互独立……每本书都不会意识到相邻的那本。一旦作者完成一部作品,这本书就是一成不变,已经完成的了。只有读者拾起这本书,用他/她的想象力让它变得生动起来时,这本书才会变得动态起来。在这种传统的观点里,未来的数字化图书馆,其主要优势是具有移动性——将一本书的全部文本转译成为比特,从而使人们可以通过屏幕在任何地方进行阅读。但这种观点忽视了由扫描书籍催生出的重大变革:在万能的图书馆(universal library)里,任何一本书都不会成为一座孤岛,它们全部都是相互关联的。

    书的相互关联,是伴随并促进人的相互关联的。这样的关联依托于网络,因而也具有网络的特性之一:全息性。因此,这样的变革可以反映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反映在书与书之间;而且,这样的变革可以由google扫描图书催生,也可以由维基百科催生,还可以由Goodreads催生。

P102,把墨水印刷出来的字转变成可以在屏幕上阅读的电子像素,只是创建这种全新图书馆的第一步。真正具有魔力的,将会是第二步行动,即每本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被交叉链接、聚集、引述、提取、索引、分析、标注,并被编排进文化之中,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每本书的每一个字都充分关联了,图书还用馆吗?在每一个字被关联之前,每一个人早就关联起来了,文化云云,就是关联这个动词的同义词。“墨水”应为“油墨”。

P103,如果能在一本著作里,把一段特定段落和另外一段链接起来的话自然更好,但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还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当我们可以深入地以句为单位链接起文件,并能让它们成为双向链接的时候,我们就会拥有网络化的书籍了。

    这是书虫才有的愿望。同一本书内部以字词为单位的双向链接,将是更有效的网络化图书。最彻底的网络化,是书里书外相关字词不断刷新的双向链接,到这个程度,恐怕书的形制早已被颠覆了。

P103,维基百科是第一本网络化的书籍。由于每一个论点都会被交叉参考,每一个维基百科的页面都会随着时间的发展,沉浸在蓝色链接的海洋当中。随着所有书都变得完全数字化……每一处文字上的引用,都会在书里和书外建立起网络。

    浪漫是很浪漫。但是,从阅读体验来看,假如一本书里每一个论点乃至每一个字词都有蓝色下划线,沉浸在这蓝色的海洋中,我是排除干扰阅读下去呢,还是心猿意马链接出去?这反证了书籍终将被拆散的可能性。

P103,书中的每一页都会发现其他页面,都会发现其他书籍。如此一来,书籍便会从它们的约束中抽身出来,并将它们自身编织在一起,成为一本巨大的元书籍(meta-book),成为万能的图书馆。

    书籍从它们的约束中抽身出来,这就是书籍被拆散了。被约束了千百年,好容易才从纸上抽身出来,然而又要编织在一起,去凑什么元书籍或者万能图书馆?让书抽身出来,让我们放下吧,放下了就能看到,重要的还不是书,而是人,广泛关联的人!

P103,以生物神经方式连接起来的集体智能,能让我们看到从单独、孤立的书中看不到的东西。

    双向链接有点像神经元的轴突,单根儿;神经元的树突呢,树状的,在集体智能里该如何类比?集体智能应该是概率性的,书籍智能却是线性的,要能互有助益,思维模式也得迭代升级啊!

P104,在这座伟大的图书馆灰飞烟灭之前,知识可以存放在同一栋建筑里的时代就早已消逝了。

    好句子。亚历山大图书馆是土木之书,而书就是字句的建筑,是建筑就会有崩塌的那一天,除非像日本的神庙,二十年迭代一次。

P104,从那时起,信息已经逐步扩大到了我们无法容纳它的地步。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都无法容纳了,却还惦记着存放!信息流让它流,该用啥用啥,该咋用咋用。

P104,我们对存放所有知识的伟大图书馆如此渴望……

    从对知识的渴望中衍生出对图书馆的渴望,不知不觉中异化出对存放的渴望。知识永无穷尽,存放所有知识注定是一个永不兑现的良好愿望,别存了,开放它,用起来。

P104,正在备份整个互联网的档案保管员布鲁斯特·卡利(Brewster Kahle)认为,伟大的图书馆现在就能成为现实。

    向卡利致敬!这个完成不了的任务,只是卡利个人的良好愿望,不能称为行业的主流,主营这个的要有被边缘化的心理准备。

P104,和仅限精英使用旧式图书馆不同,这种图书馆将会变成真正的民主化图书馆……

    在人群里消解精英,和在图书设施中更替图书馆,是同一个逻辑。图书不用馆,才是真正的民主化。

P105,到这一切发生时,收录所有图书馆的图书馆就会进入到你的钱包……部分生活在今天的人,完全有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这种事情发生。而其他人,大部分是年轻人,则想知道是什么东西让它拖了这么久才发生。

    不论希望看到还是不希望看到,这迟早都会发生的。而且等到发生的时候,大部分的书都没了,图书馆没了,你的钱包也没了,这些都演进为其他的东西了。一切进化都是平行的,时间不会只保留你所满足的而单单取消你所不满的

P105,能带给我们整个星球书写资料来源的科技,还会以同样的方式,转变我们今天称之为“书”的,以及存放书的图书馆的本质。

    要论转变的威力,压缩远小于流动。更何况,连本质都转变了,皮相还会原封不动吗?名存实亡罢了。

P105,万能的图书馆,以及它所收录的“书”,将会和今天我们已知的任何一座图书馆、任何一本书都不一样,因为我们不只会阅读这些书,我们还会以屏读的方式阅读它们。

     说一千道一万,还不就是个“读”,能有多大的不同?把书放下,互动起来。

P105,许多技术宅相信,数十亿的读者可以可靠地将旧书籍的书页编织在一起,依次建立起超链接。久而久之……将会连接起这座图书馆最重要的部分。

    “旧”是一个可爱的字眼,然而,网络人却是图新的。数十亿人,让一部分人去钻故纸堆,让一部分人先新起来吧。读者的草根链接可以涌现出集体智能,作者的思维导图如果发散出去,也能涌现出集体智能,又是网络全息性之一证。

P106,因为标签是在少数正式规则下,由用户以自由形式产生的内容,所以书籍世界接纳标签之后,书就会以更快的速度,更广的范围,和更优质的服务被分发出去,这比僵化难用的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要好用得多……

    标签——网络意义上的标签——更像是生物学所说的病毒,侵入书里,注入网络文化的DNA,用书的养分大量复制自己,然后再去侵入更多的书。说得耸人听闻一点:标签敲响了书籍的丧钟。

P106,基于人工智能的搜索技术取代了需要大量训练才能使用的分类系统。

    分类是预知其有,这是线性思维;搜索是不知其有而欲寻之,这是向概率思维迈进。等到人们不满足于搜索的时候,大力气也许会用在应对和探索上,应对突如其来的未知,探索未知的未知。

P106,链接和标签或许是过去50年最重要的发明。

    没有最重要,只有更重要,标签就比链接更重要。链接和标签都是对碎片下功夫,接下来要注意在碎片涌动中涌现出来的事物,重要的是人们要学会在涌动中捕捉涌现。

P106-107,链接和标签……真正的变革性能量,是普通用户在每天的网络浏览中通过点击释放出来的。用户没有意识到,每一个普普通通的点击,都是对一个链接的“投票”,这会提升它的相关登记。

    点击汇聚成冲击。用户没有意识到,是用户还没有向纳税人一样的主人翁意识,年轻人是乐于做网络的主人翁的。“登记”疑有误。

P107,实际上,你正在用面包屑一样琐碎的注意力,匿名地构建出整个网络。

    注意力并不琐碎,碎的是被注意的客体,客体之间链接多了,注意力就可以很专注地接连跳转下去,直到捕捉住一个念头。匿名是建不好网络的。

P107,这种智能自网络诞生以来,就在网络之中生根发芽,只不过对于书籍世界来说,此前一直犹如另一个国度。

    书跟网络智能根本就不搭。“此前”乱了语意。

P107,由于链接和标签,对万能图书馆进行屏读变得可能,而且威力巨大。

    高射炮打蚊子,当然威力巨大。非读不可吗?纸上读不下去了,搬到屏幕上就能接着读?变化越来越快,尽快互动起来要紧。

P107,伪科学和超科学就像是没有和科学这个巨大网络相连的小池塘,它们只在自己的网络里才有效。

    这里的科学史观片面静止的,化学这个巨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产生于炼金术小池塘里的。科学和伪科学不会是隔绝的,不链接之后怎知其伪或超。

P107,你就可以用我们在网页中通过链接跳转的方式,在图书馆的书籍中跳转,从一个注脚中发现另一个注脚,直到抵达事物最根本的核心为止。

    你可以在你高兴的地方中止跳转,不过,世上从来就没有“事物最根本的核心”,以后也没有,知识网络的意义在于人的连接本身,在于从无数节点、无数链接当中涌现出来的洞见。

P107,数字化书籍当中的任何以及所有词语,都能用超链接的方式接入另一本书的其他部分。

    万物互联,当然包括万词也互联,不光有书与书之间的词语链接,非书面词语之间的链接将会更多。

P107,书籍,包括虚构作品在内,将会变成名字组成的网络,以及理念构成的群落。

    虚拟作品的未来或者有没有未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P107,在未来30年里,学长和爱好者们会借助计算机算法,将全部书籍编织成一个单一的文献网络。一个读者会贡献出一个理念的社会化图景、一项概念的时间线,以及对图书馆中任何观念具有影响力的网络地图。

    文献网络和线上人际网络之间不需要异次元。概念的时间线、观念的网络地图,是很好的意象,也要看到其中所包含的延时性特征与实时互动的矛盾。

P107,即便在书籍的核心特征变成了单一作者编写之后,书中网络化的补充参考、讨论、批评、书目和围绕一本书设置的超链接或许都将成为一种协作。缺乏这种网络的书籍,将会显得空无一物。

    单一作者的书都将成为网络化协作。当协作成为主流,单一作者的作品(不光指书)将会是凤毛麟角。

P107,书籍一旦数字化之后,就可以被拆分为单独的页面,甚至会被进一步解构成页面中的片段。这些片段可以混合进入重新编排的书籍和虚拟书架中。

    如果意见也构成一个市场,书还算是卖方市场的产物,拆分就是买方市场的现象,数字化提供了拆分的便利罢了。在买方市场里,重混也会出现,不过是小众的,不会是行业主流。

P107,实际上,部分作者将会开始撰写以片段方式阅读的书籍,还会创作能混合页面的著作。

    片段方式的书早就有了,比如语录体、对话体。现在,以片段方式阅读的内容形式也很多了,比如短信、微博、微信,不过要把这说成等同于书,还是需要一点勇气的。

P109,一旦书籍中的片段、文章和页面变得无处不在并且可以混合和传递,用户就会通过创建优秀的合集获得威望甚至收入。

    能带来名利的,不是合集,而是创建合集的能力,所以,关键还在人,不在纸的或电子的书。

P109,图书馆(还有许多人)并不情愿放弃掉白纸黑字的老式书籍,因为印刷书籍是……最可靠的长期存储技术……不需要中间设备阅读,因此对技术更迭带来的淘汰免疫……忠于作者……排除了重混、编排的干扰……书稳定而不易改变的特性,变成了好事。

    好坏还得看环境。

P109,世界上所有书籍都由互联的词语和理念构成为一种流动的织物

    能从这样的织物中念及书的,一定是老人家了。

P109,处在流行边缘的作品将会找到受众。

     长尾理论。或者说,边缘的受众也会找到他所喜爱的作品。

P110,随着文明进程中每一份原始文档都将被扫描并交叉链接,万能图书馆将增强我们对历史的理解。

    能增强就能颠覆对历史的理解。当考古(包括语言考古)、文献、民俗等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点都交叉链接,更将刷新对历史的理解模式,全球史或国别史都将改写。所以,对眼下流行的历史解释不必全盘接受,尤其是在解释权单一的情况下。朱学渊的研究。

P110,过去会更多地和今天相连,增进我们对今天的理解,和对过去的欣赏。

    化历史为当下。和K.K的趣味相反,我是欣赏今天、理解过去。

P110,收录所有书籍的万能图书馆,将会培育出新形式的权威。

    既然网络的变革性能力是普通用户释放出来的(另见P94),那么谁配称权威?被网络摧枯拉朽的,包括精英和他们的文化。

P110,收录所有著作的万能图书馆……会成为文化生活的平台,在某种程度上将书籍中的知识还原回到核心。

    真如此万能的话,这就是文化生活的本身。网络是去中心化的,知识是送不回“核心”去的,还原本真就行了。

P111,不久,在收录一切的万能图书馆之外的书籍,就会变得像网络之外的网页一样苟延残喘。

    那要看漏网的是什么书,够得上收藏品的,还得到拍卖会上去抢呢。

P111,实际上,就书籍本质而言,在我们的文化中,维持书籍不断下降的权威性的唯一方法,就是将它们的文本接入到万能图书馆中。

    当手抄本的权威因机器印刷的图书大行其道而下降的时候,也许有过类似的见解:维持抄本不断下降的权威性的唯一方法,就是将它们印出来。

P111,公共领域的模拟介质图书是一片广袤大陆……

    “模拟介质图书”这个概念第一次见,查。是不是模拟手机、数字手机之类的类比?

P111,在书籍传统和屏幕协议之间的碰撞中,屏幕将会获胜。

     也许吧,不过等到完胜之后,屏幕也会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的,VR、AR还有视觉电生理应用等等方面的进展会给人们带来新工具和新习惯的。

P111,网络化书籍的惊奇之处, 是它们永远不会写完。或者说,它们不再是纪念碑,而是变成了文字的信息流。

    神奇之处。写都写不完,读得完吗?其实,写也罢读也罢,不过像是抽刀断水,它流它的,当下解决了问题就行。不过,这肯定还是书吗?

P111,书籍不仅可以在时间上网络化,在空间上也可以。

    那要看这网络上的节点如何定位了?

P111,为什么还要自寻烦恼地管这些东西叫做书籍呢?

    好问题!

P111,根据定义,一本网络化的书籍,是没有中心,并且到处都是边缘。

    这正是互联网的特征。思之全息性。

P111,万能图书馆的计量单位会不会句、段、章,而不是书呢?会的。

    那就叫万能章句馆啰。

P112,一本书,就是一种注意力单位。

     句、段、章又是另一种注意力单位吗?

P112,穆里尔·鲁凯泽(Muriel Rukeyser)说:“组成宇宙的是故事,而非原子。”

    妙!查原文。网络节点间的关系及其变化比单个的节点重要。

P112,我们读书时,最常见的肢体动作是翻书和折页。

    夹上书签,别折页。读书人要爱惜书。

P113,阅读几乎变成一种运动。就像5个世纪以前,大家看到有人默读时会感到奇怪一样,在未来,若有人观看着屏幕,身体却没有对内容产生反应的话,也会看起来很奇怪。

     在未来,信息流的速度一定很快,生活节奏也很快,谁要是长时间呆看屏幕,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

P113,书籍曾擅长培养出深思的头脑,屏幕则鼓励更加功利性地思考。

      很快的思考不同于功利性思考。快慢很客观,功利就有道德上的歧义,拿来说事儿越说越乱。

P113,阅读书籍会增强我们的分析能力……屏读则鼓励我们快速建立模式,将不同的理念结合……屏读会实时培养思想。

     一则分析、一则综合,很好。洗脑图书增进了哪样的分析?与其培养实时思想,还不如培养实时反应。

P113,屏幕是“当下”的工具。

     阶段性的“当下”工具。

P113,宣传在满是屏幕的世界里变得越来越没有效果。

     宣传在满是手机的世界里也没效果。这是网络的功劳,不是屏幕的功劳。

P11,4,(维基百科)从一开始,就在消除错误信息方面比发布它要容易得多。

     容错才能纠错,如果禁绝错误,要正确都难了。

P114,无论是人、物还是事,直到他们被链接,才得以“存在”。

     我链接故我在。

P114,屏幕能够揭示出事物的内在本质……好像是屏幕展示出了物品的无形本质。

     魔镜,魔镜。同样的意思,前面说得自信,后面说得不自信。

P114,如果你拿起一件东西,并通过这种眼镜来看,那么这个东西的本质信息将会以文本覆盖的方式显示出来。

     还是用X光看到的更接近本质一些。

P114,屏幕……并非映照我们的面容,而是映照我们的自我。

     好句子。可惜,接连几段,段段开头很哲学,阐发却很世俗,狗尾续貂。

P114,屏幕成为了我们身份的一部分。

     摄魂。

P93,四段二三四行,廉价的实体复制品已经让数百万人向自己的受众直接出售作品来赚取生活费,而不必再去接受各种古怪的赞助。

     这大概是说数百万作者,然而,作者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必须通过出版社这一中介卖书给读者,能“直接”卖书的作者少之又少,不会数以百万;如果“赞助”指的是像文艺复兴时期那样的赞助,“古怪”用词就古怪。误译

(p94-108):省略。

(本文编辑 eliza)

作者:朱晓

来源:百道网·朱晓专栏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