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王振羽专栏】这样的涵咏体察,这样的谦冲自牧,也许造就了顾景舟即使在天翻地覆制度斗转之时,也能够退守一方尺寸天地,在壶艺上精益求精,以求得自己内心的平静安稳傲视王侯。罗马并不是一日造成的。待时机来临,不苟且,有主张,不随波逐流的顾景舟却能够脱颖而出鹤立鸡群。徐风兄写出了顾景舟的风骨与神韵,此之谓也。
时下不少人在谈论工匠精神慨叹也许将要灭绝的一些传统手艺,这倒让人想起今年恰逢百年诞辰的一代壶艺大师顾景舟来了。
宜兴紫砂壶,驰名中外。因此古艺,自然也是陶育出不少制壶大师能工巧匠,而顾景舟在这样的群星灿烂之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顾景舟何以成为基本上众望所归的一代壶宗?他有着怎样的成长轨迹?他的美学风格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他传承了什么?坚守了什么?一生布衣生前几乎籍籍无名为何在身后却腾声海内外如陈年老酒愈久弥香?有人说,有奇才必有怪癖,而顾景舟怪在何处?徐风先生有近水楼台之便,更有孜孜以求之功夫,为世人展示出一个令人可亲可敬真实可感的顾景舟来。
也看过许多人写的所谓传记,但大多或者是资料堆砌满篇溢美之词,令人心生疑窦;或者是言不及义东拉西扯令人不知所言;甚或是你已经知道的他絮絮叨叨任意发挥,你想知道的他却胡乱附会令人啼笑皆非。但徐风兄笔下的顾景舟不是这样,顾景舟作为一代工匠,留存资料甚为缺乏,徐风兄不仅下足了案头功夫反复搜求爬梳,辨析顾景舟的家世渊源,而且走访多人记录下极为珍贵的口述资料。拥有了这些资料,才仅仅是第一步,徐风兄还反复论证,去伪存真,在人言人殊中阐幽发微,这样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被徐风用发挥使用到了极致。有了这样的细密工夫,并不仅仅是凭依人人皆知的一些大路货,在徐风先生笔下的顾景舟想不丰满立体都很难啊。占有了大量资料,走访了只要是能走访到的与顾景舟接触过的人,在这样的倾听领会之中,徐风兄心目中的顾景舟也逐步明晰起来生动起来。
却原来,顾景舟这样的生长在江南的一代工匠,也是渊源有自,传承有序,而更为可贵的是,顾景舟并不仅仅满足于在宜兴一地局促发展坐井观天,他更注意兼容并包融会贯通。行走沪上,结识诸多书画界名流,顾景舟既有坚持自我的的崖岸自守,更有虚心请教默默体察的切实功夫。这样的涵咏体察,这样的谦冲自牧,也许造就了顾景舟即使在天翻地覆制度斗转之时,也能够退守一方尺寸天地,在壶艺上精益求精,以求得自己内心的平静安稳傲视王侯。罗马并不是一日造成的。待时机来临,不苟且,有主张,不随波逐流的顾景舟却能够脱颖而出鹤立鸡群。徐风兄写出了顾景舟的风骨与神韵,此之谓也。
顾景舟是人不是神,但他也绝非平庸无奇之人。徐风除了在顾景舟的风骨凛凛、技艺卓然上下足了功夫之外,还着重写出顾景舟的侠义情怀与顾景舟的情感世界。顾景舟对艺术探索忘我投入,对自己的情感生活也不降格以求俯首敛眉,似乎有着洁癖的顾景舟对照顾自己生活的妻子其情殷殷感人肺腑,书中有诸多细节,看似平实淡然,实则内涵波澜,令人鼻酸。声名远播,自然会招来商人趋之若鹜,但顾景舟面对滚滚红尘利诱种种,进退裕如,超然淡泊。如此境界,令如今多少所谓大师者流望尘莫及啊。
徐风兄为撰写顾景舟,呕心沥血,兀兀穷年。书稿甫出,就请多位朋友传阅品评,而这样的传阅品评并非仅仅是做做样子,而是察纳雅言,尽心吸纳。这样的细细打磨,不厌其烦,终于有了《布衣壶宗》的如此鲜亮耐看。值得一提的是,此书装帧,颇为考究,据说是瀚清堂的手笔呢。
(本文编辑 思敏)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