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胡适常被人求赐墨宝,常题写“功不唐捐”四字,后来他将此句译为白话:“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无论是海南出版社出版《中医史》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还是作者耿云志近四十年大陆的胡适研究,抑或本期中国好书榜编辑故事中的所有编辑,都可作为此言的最佳例证。(部分访谈为节选)
(广州购物中心供图)
海南出版社编辑李继勇谈《中医史》:在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中华文化的复兴是其中的关键,而中医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中医文化也始终体现着古人对这个社会的文化和使命的担当,海南出版社于此正一脉相承。
但纵观图书市场,从根源上了解中医的来龙去脉及冷静而客观地叙述中医过往史实的书却极少见,这不知是否是为中医作史过于烦琐还是其他原因所导致的。也就是说,我们为中医打了很多架,却没人知道关于中医几千来来发展至今的历史,双方揪头发撕脸面,声嘶力竭,没有人能静下心来好好审视我们为之打架的这个东西,这感觉很好笑。
面对中医的困惑,中医史学泰斗李经纬先生从容地聊了起来。就销售而言,这种书可能不会太理想吧,但作为一种文化其数千年的历程,是需要有人去整理并记录的。中医,在东方的历史里伴随了我们几千年,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它本身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也有着完整的医疗体系,并且累积了长久的经验,作为人类医学的一部分,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了解的文化传统。不论挺中医还是反中医,至少是全面了解了去争论才有意义,否则片面的争论只能是沦为争吵,而今天真正全面了解中医的又有多少呢?有谁去细致地关注过中医这几千年走过的漫长的道路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不了解中医以及她的过往,也许不久的将来,中医在人们眼中退化得就只等同于熬绿豆汤或者跳大神了。此时这样一本图书的出版于我们的文化传承是非常有必要的。李老说起他在50年代亲身经历的中西医之争,感慨说作为东方数千年来的主流医学,中医近百年所遭到的磨难是史无前例的。如何看待中医的发展历程,如何继承传统文化里的精华,这就是他写这本书的初衷。
做有价值的图书,做经典、准经典的图书,这是海南出版社历来的出版理念,它包含着一种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很显然《中医史》就是这样一本书。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编辑邹新明谈《心长路远:胡适研究的历程 胡适研究论丛第三辑》:中国内地的胡适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无改革开放即无胡适研究。胡适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反应了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胡适研究的开创者耿云志教授,发起编选一本回顾大陆胡适研究历程的书,于是就有了此书。这是一本改革开放以来对胡适研究进行回顾的书,以前尚无人做过,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胡适是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人物,然而,自1954年底大陆掀起批判胡适思想运动以来,很长一段时期胡适一直处于被批判的地位,相关研究成为禁区。改革开放后,胡适研究如雨后春笋,焕发出新的生机。
1985年,作为1949年后大陆第一本研究胡适的著作——耿云志先生《胡适研究论稿》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屈指算来,《胡适研究论稿》出版至今恰好三十年。因此,《心长路远:胡适研究的历程 胡适研究论丛第三辑》的出版,既是对近四十年大陆胡适研究史的回顾与总结,又颇具纪念意义。
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无疑当属邀请胡适研究的学者们所写的回忆。与一般研究史相比,这些回忆更鲜活生动,真切自然。诚然,正如本书前言所指出的,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在胡适研究中颇具影响的研究者未能写出他们的回忆,令人有些遗憾,但是,由于这里收录的研究者极具代表性,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通读十篇回忆文章,可以发现,这里既有胡适研究的先行者和领军人物,有较早突破胡适研究禁区的第一代胡适研究专家,也有长期致力于胡适研究和胡适资料整理的第二代胡适研究学者;既有学院派的后起之秀,有妙手偶得的资深“票友”,也有孜孜以求的胡适“粉丝”。
本书收录的第一篇回忆,是耿云志先生的一万七千余字的长文。文如其人,耿先生的文字温和亲切,平易中见精神。阅读全文,如同现场听耿先生娓娓道来,跟随耿先生回到文革尚未结束的年代,当年的困难和挫折,如今回忆起来,已经是心平气和,似乎没有多少苦涩的味道,反倒平添几分幽默感。耿先生对于自己的胡适研究成果,表现出难得的客观和自信。
南海出版公司编辑刘文茵谈《恋爱中的波伏瓦(精装)》:西蒙娜·德·波伏瓦是一位不朽的传奇女性,她的形象被镌刻在以“女性圣经”《第二性》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之中。她与另一位著名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充满争议和神秘感的情感关系,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长久已来,一个疑问始终没有被很好地回答:她究竟是谁?她的生活是如何组成的?
擅长历史题材小说的法国著名女作家伊雷娜·弗兰,在《恋爱中的波伏瓦》中,用波伏瓦与美国作家纳尔逊·艾格林的一段复杂爱恋,出色地将“缺失的浪漫”赋予严整的史料梳理。因此,相较于其他介绍波伏瓦的图书,这部小说创造出了既优美动人,又还历史人物以真实面貌的出众阅读感受。
本书的译者徐晓雁女士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倾注了大量心力。通过与她的沟通,我们也力求在一次次的对译文的打磨加工中,尽量还原作者优美、细腻,贴近内心的文笔。如果说弗兰是在以自己的理解与热情去诠释波伏瓦,那么译者要做的更为艰巨,因为这其中还要加入她对波伏瓦原有的研究与认知,以及如何用中文来突破法语语境下的心理细节。因此在最后的成稿中,我们便以更为立体的视角向这位伟大女性的真实内心更近一步:一个多情善感,甚至流露出“小女人”一面的波伏瓦,同时也有着对于人生的种种决断。
后期的产品设计中,我们用了较多的精力来确定这本书的封面风格。之前的几稿试着强调其作为“历史人物小说”的真实感,因此选用了两位主人公的合影来做主要设计元素。不过在仔细考虑了作者的风格之后,我们还是觉得先前的方案略为沉重。最终稿采取更为简洁的几何式设计,色彩搭配也突出了文本的法兰西浪漫气息,更为年轻读者所喜爱。从另一方面看,整个小说故事也许饱含了人物之间的纠缠坎坷,其结局也并非“大团圆”,不过封面可以说是捕捉了波伏瓦的内心悸动,把爱情最为美好的瞬间具象化地外在呈现出来了。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齐菁谈《《保卫萝卜》神器战士故事系列(共10册)》:“保卫萝卜”是中国原创的继“植物大战僵尸”之后的最火爆的塔防类游戏,按照“从指间游戏到心灵阅读”的出版思路,让孩子从游戏回归阅读,体验游戏背后的阅读之美,是我们出版的一贯目的。
确定选题后,因为是游戏类产品,只有形象和游戏玩法这些很简单的元素是无法成书的。编辑需要和作者商议,如何打造故事,以及如何在故事中增加教育意义。难点在于:萝卜、炮塔和怪物,如何定义三者的故事关系?对于主要人物,如何塑造性格?除了原来游戏设定的打斗情节,筛选和重新打造哪些适合幼儿的情节?所以,从之前打造pvz故事系列的经验出发,继续邀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白冰、金波、刘丙钧、葛冰来创作故事,以游戏中极富个性的萝卜、炮塔和怪物形象为主角,用简洁易懂的小故事教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实现了游戏素材到心灵阅读的升华,确保内容健康、积极、有趣,充满正能量,适合幼儿阅读。
图书打磨过程中,在设计方面,从封面到内文,从开本到纸张,都经过了精心安排,这个开本参考了之前pvz系列的规格,是该类图书中最适合幼儿阅读的版本设计。全套10册图书,针对不同角色,考虑到不同场景,让读者既有游戏的带入感,又有全新的快乐阅读体验。
在内容编排方面,除了每册相对独立又具有一定关联性的故事,还增加了视觉大发现游戏和专家导读。阅读+游戏,更符合幼儿的需求。导读专家的选择也是精挑细选,既有文学评论家,心理学家,幼教专家,还有小学特级教师,考虑孩子年龄段和差异化阅读的需求,多角度进行指导。
同时,考虑到结合新技术的应用,每册还增加了二维码,挑选其中第一个故事制作了动画片,孩子在阅读图书之后,还可以扫一扫看动画。
商务印书馆编辑杜非谈《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精装)》:本书的特点,一是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它不是一本植物书,也不是一本文学书,而是在讲植物与文学的关联;二是这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的总结,其内容几乎囊括了植物与文学这一主题的方方面面。
2012年末开始做《一平方英寸的寂静》,2014年4月面世以来获得了读者和业界的广泛好评,大家认为其内容触碰到了浮躁、喧嚣的中国当下,人们期望着寂静的自然,更渴望灵魂的谦卑与平静。这证实了我一贯的理解:自然从不仅仅意味着纯粹的自然,自然一定意味着人与自然,所以,我更喜欢生态的概念,生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是科学的,也可以是历史的、政治的、美学的、心理的、文学的。这就是我策划出版潘富俊先生的《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的缘由。
其实早在2003年初,潘先生的《诗经植物图鉴》在大陆出版,就引发了业界及读者的浓厚兴趣,我一直持续关注其后《楚辞植物图鉴》、《唐诗植物图鉴》、《成语植物图鉴》的出版,这次看到他的《中国文学植物学》,版权联系也比较顺利,当然就理所当然地做下来了。这本书的特点,一是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它不是一本植物书,也不是一本文学书,而是在讲植物与文学的关联;二是这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的总结,其内容几乎囊括了植物与文学这一主题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作者近半个世纪研究成果的最为系统、最为集中的一次展现。
拿到书稿后,我认为有些方面还是有缺撼,一是图片不够精美,二是有些部分文字编排略显呆板,三是书名不能贴切地反映全书的内容,亦有些学究化,只看书名便能吓走一大批读者。于是,我与装帧设计师陆智昌先生一起,商量如果在编辑及设计上使书稿有尽可能完美的呈现。我们确定了简洁典雅大方的基本风格,图表、图片及插图作适当拣选,力图使其成为一本高品质的、可提升读者阅读兴味的精美图书。原书名为《中国文学植物学》,初看像一本教科书或艰深的学术专著,我们将其改为《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书名概括了全书的中心内容,并以点睛的“草木缘情”,抽绎出文学与植物间的内在关联。
中信出版社编辑李志卿谈《流氓的归来(精装)》:马内阿仍是属于少数群体的,就像青年作家李静睿所说,他是每个阵营的局外人:“在纳粹的时代,马内阿是犹太人;在齐奥塞斯库的时代,他是被严密监控的作家;在自由的纽约,他是用没有多少读者的小语种写作的流亡者。”这种境遇也延续到了他的读者群中。
诺曼·马内阿于中国读者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即使是在距离2008年马内阿首次进入中国已经将近6年的今天,我们仍然不能说有多了解他,至少对大部分读者来说是如此。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马内阿不是一个易读的作家。
马内阿的难读在我看来是他对语言的运用以及常常多线交叉犹如迷宫般的叙事方式,这一特色最大的体现在他的两部小说《黑信封》和《巢》中,如果不静心坐下来慢读是很难读得懂的。相对来说《流氓的归来》则是一部读起来要顺畅得多又内容极为丰富、信息量巨大的回忆录,尽管它也是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大幅交叉转换。这本书回顾了马内阿作为集中营幸存者的5岁孩童、作为被禁言的罗马尼亚作家以及作为流亡者的一生。
马内阿最初为西方读者认识是源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因里希·伯尔的力荐,而引进到中国则是海外汉学家魏斐德及其夫人梁禾女士。梁禾曾推荐说:“这(指马内阿的作品)就像沙漠里出现清泉,平庸中得以享有非凡,无味中有幸获得情趣,混沌中有了光亮。马内阿的语言是我久违的知己,是浑噩世界里的光明。”为此,她还亲自担当了《流氓的归来》的翻译工作,但因中途魏斐德先生去世才不得已搁置。后来我们请来了长期合作的邵文实老师完成了全书翻译。虽为合作翻译,但确毫无违和感,邵老师的译文将马内阿文字中的矛盾与孤独、迷茫与挣扎展现得十分到位。
这套书第一版面世后得到众多学者、书评人与媒体的喜爱。众多媒体刊发了长篇书评、访谈。我们准备再版整理这些文字时,发现竟足足有将近百页(约近10万字)内容。其中学者林贤治的长篇书评就有一万余字,足见马内阿的魅力。
这本书第一版上市后很快就脱销了,一直以来都有读者反映在“等货”。但因为不可测的合作原因,以及各种审查问题一直未能加印与再版,直到六年后才经历种种波折终于再次归来,庆幸的是,此版恢复了一版中被删除的内容,为此,等待也算值得。
三辉图书编辑杨晓琼谈《童年的消逝(精装)》、《娱乐至死(精装)》:当我们沉浸在《老友记》《好汉两个半》《老爸老妈浪漫史》《生活大爆炸》的欢乐世界里时,波兹曼说:儿童正在成人化,成人也在儿童化,电视让成人长不大,迫使成人把孩子式即刻满足的需要和对后果漠不关心的接受方式视为正常。
读波兹曼的时候,你甚至可以想起大学里早起早睡不翘课不刷剧的学霸室友,想起夏天在家里吹着空调吃西瓜看漫画的时候突然破门而入叫你去温书的老妈。你可以脑补到,当你看着“雅思APP,30天玩着把英语学了”这种广告流着口水梦想登上人生巅峰的时候,波兹曼跳出来说:从孔子到柏拉图到洛克到杜威,所有的教育哲学家都认为获得知识是需要代价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而新媒体却提出教学和娱乐不可分的理念,而现在的年轻人正为了适应技术而改变自己。
当我们正为了一条裙子是蓝的还是白的跟人“撕逼”“友尽”的时候,当我们因为明星公布恋情而在朋友圈里刷到一众“我们”的时候,当我们热议优衣库事件的时候,波兹曼说:我们的话语遭到攻击,内容无聊、表现无力、形式散乱,信息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其在社会与政治对策和行动中所起的作用,而取决于它是否新奇有趣,在信息的海洋里,没有一点有用的信息,这个国家已成为一个社区,但这个奇怪的社区里住着一群除了了解一些最表面的情况外彼此一无所知的陌生人。
波兹曼好像真的很烦人,他就像卡珊德拉,给欢欣鼓舞迎着木马进城的特洛伊人浇了一盆冷水。然而你不得不承认他说的都是对的,并且这些话是他三十年前说的。波兹曼的书恐怕无法改变我们当前的趋势,很多人也丝毫不觉有改变的必要,我们依然会刷朋友圈,看美剧的不会弃剧,双十一到了还是要买买买,但是他这一盆冷水却是我们时代的绝对必要。
这两本书是再版,到我手中的时候也已经排好版,那时我进入编辑行业不久,一边被波兹曼的种种观点所震动,一边协助处理了一些译名,更正了几个误译,搜集了一些对波兹曼的赞誉。书出来之后,与宣传的同事一起做了一个波兹曼生前接受The Open Mind采访的视频放在微信公众号中,波兹曼在采访中讲到了社会中信息过剩的现象,分散、琐碎、无意义的信息填满了人们的生活,看到手机中众多订阅号发来的未读信息、微博中的各种热闹,我深觉这些判断至今都“恰逢其时”。
做编辑以来,经手的很多书都让我觉得受益匪浅,而波兹曼两本尤其如此,作为一个健忘癌晚期患者,出门忘记手机时常让我惴惴不安,生怕错过什么,做完波兹曼两本之后我突然就释然了,其实也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陈彦瑾谈《看看这世界》这本书出版时,正赶上微信圈在疯转“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敏感到,这和王小妮在书中前言说的“这世界何其辽阔,值得我们亲眼去看看”不谋而合。王小妮的叙事风格自成一家,用刘瑜的话说是“文字轻得像雪花,故事却重得像岩石”,用耿占春的话说是“耐心、善意而略具反讽”地“关注着人们易于忽略的事态,关注着那些慢的、小的和隐秘的事物”,无论她的诗歌、小说还是随笔,都有这样的风格。
《看看这世界》是著名诗人、作家王小妮的首部旅行随笔集,定格了她在某个三年里周游国内十二个省市和九个国家的所见。
尤记刚读完时两点印象特别深刻,一是她的文风,二是她的洞见。王小妮的叙事风格自成一家,用刘瑜的话说是“文字轻得像雪花,故事却重得像岩石”,用耿占春的话说是“耐心、善意而略具反讽”地“关注着人们易于忽略的事态,关注着那些慢的、小的和隐秘的事物”,无论她的诗歌、小说还是随笔,都有这样的风格。这便让她的这本书迥异于一般的旅行随笔——也许和旅行相比,它更偏重于人文,旅行所见只是外壳,里子是情怀、思考、洞见——而她对生活和世界的洞见,又总是以不经意的淡淡的委婉的语气道出,典型的绵里藏针气质。所有这些,都决定了这是一本有风格、有内涵而且耐看的好书,这也是它能够从众多的旅行书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编辑时在装帧设计上颇费了一番心思,因为它不是单纯的旅行书,也不是单纯的人文书,而是旅行和人文的综合体,要两者都表现出来不容易。最终,我们采用了文艺书常用的国流开本,版式设计和图片的穿插运用都很简洁,富有文艺气息。封面设计了三稿,一稿偏旅行,二稿偏人文,三稿也就是现在的封面,是美编将图片里的元素提取出来重新拼贴而成,较好地传达了“看世界”的感觉,亦有人文味道。整个封面的色调是清新的、文艺的,属于流行风格。
有趣的是,这本书出版时,正赶上微信圈在疯转“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敏感到,这和王小妮在书中前言说的“这世界何其辽阔,值得我们亲眼去看看”不谋而合。于是,在书讯、网络营销上便借用了这一流行体,改为“世界那么大,值得去看看”,果然很快就被豆瓣关注,有读书小站主动联系做书评征集活动,也有媒体主动联系做专访,更有读者留言说,原来,这句流行体最早出自小妮老师!
这篇前言,曾以“世界何以辽阔,值得亲眼看看”为题被十点读书等微信大号转发,阅读量近十万。本社微信平台也连续推送书中内容,这篇前言的阅读量近万,《人应该住在乡村》《墓地》等阅读量近五千。此外,我还把书中一些有意味的细节摘录出来编成微博体,由社里官微以“看看这世界”为话题不定期推送,转发率也较高。很快,传来入选百道网5月中国好书榜的消息,我们也在微信平台进行推送,点赞颇多。
这本书今年4月底出版,5月加印一次,现在正准备第二次加印。这次编辑,让我又一次坚定了做有内涵的好书的信心。
(本文编辑:王倩纾)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