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梁小民:票友谈历史,高级票友会怎么谈?

作者:梁小民   2015年06月26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收到明扬《此史有关风与月》的书稿,着实吃了一惊。

我知道,明扬供职于《东方早报》的“上海书评”和澎湃新闻网,平日工作挺忙,经常加班,没想到还读了这么多书,也写了这么好的书。毕竟是80后年轻人,睿智而勤奋。而且,我知道明扬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没想到出的第一本书竟然是历史的,看来明扬也是史学票友,与我同道。

了解历史当然要读书,明扬这本书正是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写成的。我读书有点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明扬则是好读书,求甚解,多思考。他读的一些书,我也读过,不过看来我读得没有他细,也没有思考那么多问题。如美国学者埃里克·多林的《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我也读过,留下的印象就是在中美交往历史的早期阶段,美国能够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出口西洋参、皮毛之类,不似英国运来的是中国并不需要的棉布甚至刀叉之类,甚至是鸦片这样的毒品。但在明扬的笔下,从更深层次挖掘了中国与美国交往的特点,以及对美国国内及美英关系的影响,最后上升到美国人为什么“反对”鸦片战争这个问题上。

武侠小说也是我所爱,《鹿鼎记》当然看过,但我读这类书只追求曲折的情节,明扬则从历史上的“革命路线之争”来解读;新垣平的《剑桥倚天屠龙史》我也看过,只觉荒诞不经,明扬则读出了用武侠历史观解释中国历史的戏谑之处;至于武侠及中国传统小说中的兵器,我则根本没有关注,甚至连名称也记不住,明扬则不仅分析了各种兵器的源流,从中还写出了中国古代写战争史不重视兵器的弊病。读书固然不能每本都这么细,但有一些书总要如此细读,不然就成为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读万卷书却枉游书海。

非专业学者谈历史,总不能像专家那样详加考证与论述。票友谈历史总是给同道票友或一般读者讲的,就要让普通人读得懂并有所收益。这就要小谈大历史,或大谈小历史。小谈大历史就是用简单而通俗有趣的语言重述历史大事件;大谈小历史就是要详细而具体地谈容易被忽略的历史小节,还原历史细节的微妙之处。明扬这本书体现了高级票友的这一特点。

先说小谈大历史。中朝之间的关系是历史上的大事,可以写几卷本的大书。明扬在“天下”这部分中用五六篇文章就把从高句丽、隋炀帝到近代大韩帝国的衰亡讲清楚了。尽管并不详细,但抓住了关键,讲清了重要的事件,有兴趣的读者完全可以顺着这个线索再去深入研究阅读。

再说大谈小历史。太上皇是中国历史上并不显著的存在,即使在许多专业历史著作中也是只是提一下,注意的人并不多,可谓历史上小而又小的细节。但明扬则在“庙堂”这一部分用三篇文章详述了中国历史上太上皇的“退休史”,或被软禁,或闷闷忍让,或依然控制权力,甚至策动反击。这些看似小节,但实际上反映了帝制专制制度的特点——有权就有了一切,没权即使是皇帝的老子也没用。权力使人异化,这才有种种皇家秘史,亲人反目为仇。

无论大历史,还是小历史,笔调可以轻松,但史事一定要真实。在谈论大历史时,为了证明自己论述的“大趋势”,有意无意地掩盖历史细节就没必要了。在《他用宪政打倒宪政》这篇文章中,有着许多对希特勒上台前后的细节描述,则使我们对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更多元的理解。历史越细越真实,有了细节支撑,写出的法西斯上台大历史才更有味道。本书很多文章虽然意在叙述历史大趋势,但具体落笔写的还是小事、细节,这正是它的可读之处。

票友读历史不必那么严肃。本书名为“此史有关风与月”,照我的理解,写的并不是历史的风月韵事,而是以吟风弄月的形式以及心绪,在看似闲聊中完成就一些严肃话题与同好者的交流。我的序言定名为“历史在风月间”,就是想解释这层含义。当然,这是我的理解,不知是否是明扬的题中之义。

这本书每篇文章不算很长,如果序言写长了,反会喧宾夺主。书中的诸多好处还得大家亲自开卷,才能有所体会。(以下内容摘自《此史有关风与月》)


历史上异域的中国梦

1842年春天,当中英鸦片战争正步入尾声之际,一个“夷人”使团来到了北京。这个使团自然不是英国人,中英条约是几个月后才在南京签的,他们甚至和这场战争拉不上任何关系。不过,这次出使差点引起了一场非常严重的外交战争。

令这个越南(安南)使团忍无可忍的是,他们竟然受到了和英国人一样的外交待遇——“夷人”。该使团一到北京的下榻宾馆,就发现一面写着“越夷会馆”的大牌匾,顿时感受到了莫大的羞辱,用越南史书《国史遗编》的话来说就是“声色俱厉”,坚决不肯入馆住宿,做出一副要打道回府的样子,最后让人打碎了这个“夷”字后,才气鼓鼓地住了进去。

我们可怜的大清朝此时可能因为还在和“英夷”血战到底中,所以在被名义上的藩属国“越夷”莫名其妙的一顿“以下犯上”之后,忍着没有摆出天朝气派,也就息事宁人了。

问题是,越南人怎么就让一个“夷”字搞得如此血脉贲张,爱国热情直追霍元甲陈真脚踢“东亚病夫”时的场景。

那个越南使团也算是师出有名,倒是给出了标准答案。使团某位重臣专门写了一篇《辨夷论》的雄文回击大清朝,大意就是,我们越南人本来就是神农的后代,“华也,非夷也”,学问遵循的是“孔孟程周”,法度遵循的是“周汉唐宋”,从来就没有像孔子说的那样沦为夷人的“被发左衽”。这也倒罢了,这篇雄文的最后几句简直就是杜鹃啼血了,认为舜和周文王都和越南人一样未生于中原,天下人从来不敢“以夷视之”,你们大清怎么就“敢以夷视我乎!”(详情请见朱云影先生著作《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

好一个“华也,非夷也”。在这个“华夷之辨,夷夏之防”的时代里,“中国”(华)与其说是一个地域或人种概念,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认同,越南人和你大清朝一样都是“中国人”,尊崇的是同一个普世价值,这个“中国”的概念大约就是世界(至少是亚洲吧)的文明中心。当你用“夷”来称呼越南人时,这么说吧,就好比你现在污蔑某个欧洲国家不接受普世价值,是不文明的专制国家,你看人家跟不跟你急脸。

当然,如上所说,此时越南人的中国梦是因为文化认同而自视为“中国”,这并不表示越南就甘心被中原王朝所统治,他们对做一个政治和地域概念上的“中国人”并无兴趣。事实上,越南从汉至唐曾有渊源流长的中国郡县史,最后苦心孤诣的才搞成了独立大业(容我以后再详细道来)。不过,用现代观念来看,这种“精神分裂”也不难理解,好比你某个亚洲国家心悦诚服地服膺于西方文明,这并不代表你就一定要被西方统治吧?好比日本人说“脱亚入欧”,并不是说要并入某个欧洲列强。

在赞完越南人宁死也要做“中国人”的骨气之后,也得好好批判几句。越南版中国梦的最大问题是,他们对于正牌的中国——“天朝”太不当回事了,古代朝鲜也自视“中国”,不过用官方表述却是“小中华”,意即不敢和天朝分庭抗礼,甘愿“以小事大”,如果是一开始那个场景,朝鲜人被“夷”字羞辱之后,多半是默默忍受,背后写文章抒发委屈,一定不敢像越南人那样直接翻脸。

在越南人的开国传说中,尝百草的神农有个三世孙“帝明”,先在北方生了个儿子,日后成为了中国君主,之后又在巡游南方时和南方的仙女生了个儿子,这就是越南的开国之主。在这个传说中,神农的“中国”等于是被两个儿子共同继承了,一南一北而已。而不无巧合的是,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越南在背地里一直将中原王朝称为“北朝”,自称“南朝”。

元朝时代,越南就更牛了,坚决遵循了“崖山之后无中国”的理念,在正史中第一次提出了越南为“中国”,元朝为“夷”的表述,这样看来,一开始越南使团去大清的表现算是不错了,至少还承认大清也算“中国”。

这还没完,明朝立国之后,曾试图收复越南“故土”,在越南人的历史表述中则成了“贼在中国(越南)”,“贼夺我国家”,大明这个再正宗不过的汉人王朝也悲催地被剥夺了“中国”的称号。

到了越南最后一个王朝——阮朝,大约是清朝中后期,越南的“中国认同”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据朱云影先生的摘录,当时的越南士大夫已经连汉唐盛世都不太瞧得上了,将阮朝直接升华到了中国文化最为景仰的三代,“与商周比隆者,盖未有如阮朝之盛美也”。

对中原王朝如此,越南在对待周边小国时更是盛气凌人,自居“中国”,视他们为“夷”。某位越南国王在亲征占城时下诏说“自古夷狄为患中国”,还有一次的诏书更是说“我国家混一区宇,统御华夷”。在中南半岛这块土地上,越南非常熟练地山寨着中原王朝“怀柔远人”的那套功夫,又是“改土归流”,又是“以夏变夷”,又是强迫小国国王改用汉姓,在实践中证明了自己的“华也,非夷也”。

日本的“中国梦”与越南是同一型的——桀骜不驯型。早在中国的隋唐时代,特别是大化革新之后,日本基本上已“全盘唐化”,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中国的“华夷观”。当然日本是不甘于在外交上被“矮化”,更别说被视为“夷狄”了,因此也就有了国书中的著名历史段子“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后来还有“东天皇问西皇帝”的好笑说法。

在自称“中国”的同时,日本竟然还不满足,还想废掉唐朝的“中国”资格。在日本的正史《大日本史》中,大唐被看做和高丽、新罗、百济一样的“诸藩”(也就是“夷”),还说什么大唐主动到“中国”(日本)进贡,“或怀归化之心”,将遣唐使的历史完全颠倒重组。

到了江户时代,日本的“中国认同”已然迈上了一个新高峰,事实上,当时日本实际统治者幕府将军的全称就是“征夷大将军”,谁有资格“征夷”,那当然只有“中国”了。当时的日本思想家藤田东湖认为日本是“神州之尊,冠绝万国”,日本和中原王朝是“东土”和“西土”的关系,他警告日本人不要过于沉溺于“西土”文化,不然那就是“以华变于夷”,也就是说,日本才是正宗的“中国文化”。

葛兆光先生在《宅兹中国》中也说,日本中世纪源于佛教“天竺、震旦、本朝(日本)”的三国鼎立观念,到了江户时代已渐渐滋生出一种分庭抗礼的意识,因为明清易代的缘故,日本此时已生出了神道日本对儒家中国,真正中华文化对“蛮夷”清国的意识形态。

江户时代的另一位思想家山鹿素行更是狂得没边,他在《中朝实录》一书中翻来覆去地说明了一个观点:天下万国,只有日本与外朝(中国)可称“中国”,更为关键的是,日本这个“中国”在各方面又全面超越了外朝那个“中国”,“海外之诸蕃,皆为中国(日本)之属”。对于“中国”之争,山鹿桑的最大心理优势来自于天皇的“万世一系”,而你外朝则是不停地换皇帝,“本朝知、仁、勇三德远优于异朝”,“日本方可称为真正之中国”。

“日本方可称为真正之中国”,日本的这套中国观可不是说说而已,在19世纪被逼打开国门的过程中,日本也经历了和清朝一样“华夷之辨”的痛苦心路历程。比如1862年一次日本“爱国志士”袭击英领馆的事件中,这些打着“尊王攘夷”旗号的人事后理由就是“不忍袖手旁观,为夷狄所辱,故基于尊攘大义,下此决心”。即使是明治天皇,也曾在诏书中说“其速正君臣名分之谊,明华夷内外之辨,以扶植天下之纲常”,而这个华,自然也是日本。

既然本文是以一桩中越外交争端起头,不妨也以一桩中日外交争端收尾。据雪珥兄在《绝版甲午》中所述,1871年,中日在就《中日修好条规》谈判时,日本代表团突然提出不同意清政府在条约中自称“中国”,认为“中国系对己邦边疆荒服而言”,要求只写“大清国”。清朝代表团则反驳称,“我中华之称中国,自上古迄今,由来已久,即与各国立约,亦仅只约首书写大清国字样,其条款内容皆称中国,从无写改国号之例”。

这次“中国”之争的结果是,李鸿章亲自出面妥协,“汉文约内则书中国日本,和文约内则书大日本、大清”。

1871年,日本还在心心念念地为“中国”而争,到了1894年的甲午战争乃至后来的抗战,日本对“谁是中国”这个命题已完全丧失了兴趣,此时的“中国”,也彻底失去了文明的感召力,日本、朝鲜、越南,这些当年自称“中国”的争夺者们,早已是避之不及了。

最终,是我们赢了这场“中国”之争,场上,已没有其他选手。

(本文编辑 逐日)

作者:梁小民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