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当读者反复阅读某章某段时,数字教材的开发商会不会因为一个小弹窗而脑洞大开,把读者诉求好好地挖掘一通呢?我们设计产品时,丰富与简单的逻辑有理顺过吗?出版者费尽心思的小噱头带给读者的是增值还是烦扰?
O’Reilly出版公司的乔·维克特最近写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他在阅读《商业周刊》的文章“密码为何”时,从中收获了有关数字阅读的几个重要法则,并急于分享如下。这起因于他认为出版商仍然执着于数字化中的印刷版情结,丢掉了数字出版的成功密码。比方说,他在文章中提到的一点,当读者反复阅读某章某段时,数字教材的开发商会不会因为一个小弹窗而脑洞大开,把读者诉求好好地挖掘一通呢?我们设计产品时,丰富与简单的逻辑有理顺过吗?出版者费尽心思的小噱头带给读者的是增值还是烦扰?来看看维克特的四点说明吧。
1,测量访问和阅读时间
我在完成全篇文章阅读前,反复打开和关闭了很多次。一个弹窗提示我之前打开了几次,以及花在这篇文章上的时间有多长,这很有意思。这对杂志文章来说可能不是很有价值,但对教程了解学习一个项目花费的时间非常有用。这些信息非常宝贵,出版商可以发掘读者愿意在哪里花费最多的时间。
2,动态的视觉效果
一定要看看第二节开头的电路动画。如果你不熟悉逻辑门的概念,花一两分钟看完标注和动画。你有没有想过,当你按下键盘上的一个键后会发生什么?还有关于这点的动画和标注笔记,从按下一个键到屏幕上出现,幕后发生了很多事情。注意,这些都不是“为了丰富而丰富”。创建这样引人入胜的内容需要大量的工作,尤其是要弄清哪些动态视效对体验有帮助,而不会产生干扰。
3,深入内容只在你需要的时候体现
注意在各处点缀的圆角矩形编号,以及他们是如何作为弹出提醒的。这也许不是最好的用户界面(UI)元素,但我喜欢它们提供更多深入的信息,并且读者不用离开界面。关键是提供额外内容时不唐突。最好的UI设计能让不关心弹窗内容的读者不会受到干扰,同时能确保愿意阅读的读者能容易访问。
4,恼人的视觉效果
这篇《商业周刊》文章很好,但假如没有蓝色动画框以及黑色的帽子和鲜花动画的装饰会更好。设计者也许认为这能增加个性或是体现态度,但这里应专注于功能性的价值而不是噱头。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