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一个优秀的策划编辑不只是图书产品被动的‘接生婆’,甚至以其对图书形态的特殊贡献而成为作者写作意图得以充分实现的合作者,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创作的人。”诞生的图书产品在编辑手中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具有不易重复的个案特殊性。相较于可以津津乐道的成功共性,个案特殊性才是图书选题策划与编辑过程中的难点和乐趣所在。请看本期中国好书榜编辑访谈。(部分访谈为节选)
(图片来自网络)
杭州蓝狮子文化有限公司编辑陈一宁、顾翔,浙江大学出版社编辑徐婵谈《看见未来》:我们始终相信,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与其争论眼前的互联网形态,更有必要的是追根溯源,从互联网起源于分享、连接的本真精神上更深入地探究,才能更好地理解互联网、懂得互联网。
从邀约我们的易宝支付市场总监唐文口中,我们得知余晨刚完成了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的顾问工作,在美国采访了众多的互联网大咖,其中不仅有当红的马克·扎克伯格、埃隆·马斯克、凯文·凯利、克里斯·安德森、麦克·莫汉、里德·霍夫曼等商界、学界人士,还有如鲍勃·泰勒、温顿·瑟夫、罗伯特·梅特卡夫等足以载入史册的“互联网之父”和罗伯特·希勒这样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采访面之广但不空前,更可能是绝后的——毕竟其中有好几位受访者已经80余岁高龄了。这一采访工作虽起源于《互联网时代》的拍摄,但受限于纪录片的形式,最终采用的内容其实只有极少的一小部分。“不妨将这些可贵的内容编辑成书”,我们几乎一拍即合。
但之后的催稿过程又成为我们的一段痛苦经历,余晨的日常工作繁忙,甚至常常远赴海外,幸而唐文抽出了他的宝贵时间协助余晨进行了本书大部分的文字整理工作,才使得本书在近半年之后终于成稿。本书的编辑工作则需要大量核实与考证诸多互联网领域的历史事实与专业知识,最终本书仅索引就有足足17页,其内容之深刻广博堪比专业的学术著作,而阅读中的行文流畅又全无学术作品的艰涩,反而极富人文主义色彩。更为有幸的是,我们更得到了知名自媒体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为本书起名,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也为本书亲自作序,并给出了许多令人惊喜的建议。
我们始终相信,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与其争论眼前的互联网形态,更有必要的是追根溯源,从互联网起源于分享、连接的本真精神上更深入地探究,才能更好地理解互联网、懂得互联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编辑张文葳谈《100岁的人生方式》:活过一个多世纪,经历过战争,阅尽人间百态,老去,却不沧桑,对工作、对生活、对情感,仍旧充满激情和活力。这是读过《100岁的人生方式》后,我对新藤兼人最直观的印象。
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新藤兼人这位日本导演,但想必很多人都曾为忠犬八公的故事感动落泪。没错,新藤兼人就是这个故事的创作者。2012年5月29日,新藤兼人寿终正寝,终年100岁。他一生站在电影舞台上不停地创作,他的百岁人生是伟大而又充满传奇的,应该被记录下来,为世人传阅。
《100岁的人生方式》是新藤兼人写于他100岁时的文字,更像是自传性质的随笔。在这本书中,他更多是以一位百岁老人的身份自居,质朴真诚地回忆了自己100岁的人生历程。这虽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却无处不包含着老人参透人生后的旷达韵味。
走过百岁人生本就是一件不平凡的事了,更何况新藤导演还站在电影舞台上八十余年,可在这本书里,他却一直在用最平淡的语气和我们谈起他不平凡的人生。活过一个多世纪,经历过战争,阅尽人间百态,老去,却不沧桑,对工作、对生活、对情感,仍旧充满激情和活力。这是读过《100岁的人生方式》后,我对新藤兼人最直观的印象。
众多笔画堆积成100岁的人生,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式,这是我们创作的初衷。编剧出身的新藤兼人也在书中和我们谈到了他是怎样一步一步走上电影编剧这条路,进而又成为导演的。老人亲自书写人生的一个个笔画,这是属于他个人的经历,构成了他独有的人生方式。而这样的人生不是沧桑的,是充满能量的。于是我们选择春天的颜色构成底色,用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来突出新藤兼人的人生态度,正如他所言,“暮年并非人生的余白”“上岁数,是件有意义的事”。或许你会觉得书名“100”这个眼镜设计太过调皮,但若读到新藤老人如何与孙女小风相伴工作、生活的段落,你或许就会理解我的用意了。谁规定老人的书上就不能有俏皮的元素呢?这种俏皮与笔画堆积的沉稳内涵形成强烈对比,不恰好能够表达出新藤老人的与众不同之处吗?耄耋之年,性的文火还在烧着;100岁,仍固执地说,我还想拍电影。身体可以老去,但对电影、对生活的热情仍旧鲜活,这才是老人人生方式的精髓之所在吧。
明天出版社编辑牛绿洲谈《姆咪和大洪水》:扬松笔下的这些故事现在已拍成了卡通片在世界各地上映,因此,姆咪特罗尔在世界各国也成了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形象。
《姆咪和大洪水》是“世界儿童文学大师托芙·扬松作品”系列中的第十本。“姆咪谷”系列童话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真诚、善良和美丽的新奇世界。她作品里那些鲜活可爱的姆咪们住在森林里,样子像直立的微型小河马,胖胖的,很羞涩,热爱阳光。他们同自己生活的森林环境形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世界。
本系列的独特之处在于——
1.作者托芙·扬松是芬兰人,于1966年荣获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作家奖。她还是一位优秀的画家,本系列的所有插画都由她亲自完成。
2.作品中洋溢着北欧小国芬兰安静而神秘的气息,让人陶醉于其中。
3.跟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不同的是,“姆咪谷”系列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童话世界:没有喧嚣吵闹,没有仇恨悲怨,有的是安宁的诗意、完美的和谐、丰富的生命,处处都是爱!
《姆咪和大洪水》的意境尤为优美,更能引人入胜。讲述了可爱的姆咪特罗尔和妈妈一道,想找一个温暖的地方建造一座大房子,路上却遇到了大洪水的故事。作品描述了一个“世外桃源”,有历险色彩,带着浓郁的温馨和爱,让人迷恋。本书共八十来码,但有五十多幅大大小小的插图,文与图密密麻麻地结合在一起,可谓天衣无缝,增添了许许多多读图的美好与快乐。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编辑施铮谈《汤小团:东周列国卷》:《汤小团》系列的作者为了让每个孩子进入故事,在不妨碍基本故事格局的情况下,也为那些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编织了大量细节。而正是这样的细节,形成作品特有的气息与质感,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乃至丰满立体,最终以文学想象征服读者。
其实,目前的图书市场上,少儿穿越类读物非常多,江苏美术出版社为什么还要花大力气推出这一套《汤小团》系列?这也是笔者作为策划编辑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最简单答案是,这是一套完全不同的读物。它不是知识普及性读物,而是小说,而且是畅销书。
作者谷清平是一位自由撰稿人,也是网络作家和编剧。其代表作《钱多多嫁人记》、《我的经济适用男》已改编为电视剧、话剧、网络剧等形式,成为社会热门话题。“汤小团系列”是作者创作的第一套少儿读物,是写给自己女儿的书,一份来自妈妈的特殊礼物。与世界上大多数优秀的少儿文学作家一样,作者起初的创作动机源于深知阅读乐趣的母亲对教育的孩子巨大热情与责任感。
《汤小团》系列图书是一位作家写给自己女儿的书,一份来自妈妈的特殊礼物。与世界上大多数优秀的少儿文学作家一样,作者起初的创作动机源于深知阅读乐趣的母亲对教育的孩子巨大热情与责任感。当作者一次又一次把自己最爱的《东周列国志》、《说唐》、《三国志》放到女儿桌上,想让她一同分享自己曾有过的阅读喜悦时,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了拒绝。即使买来的是翻译成白话文、配有精美插图的儿童版,孩子都不愿捧起来多读两页。她总是说:“历史不好看。”历史怎么会不好看呢?有多少研究历史的学者常常看得大哭大笑、拍案击节。作者认为,不是历史不好看,而是小孩子需要一种新鲜的着历史的途径。正是这样的原来,促使这位妈妈决定写一本让孩子看了就放不下的历史故事书。
爱看书的汤小团是个调皮捣蛋的小男生,满肚子故事,总是滔滔不绝。热情善良爱帮助人,既让大人们骄傲又让老师们头疼。女一号唐菲菲是书巷小学大队长,完美女生,还有点儿洁癖,汤小团的同桌。外号大锤的孟虎又胖又高,自称上少林寺学过艺,发力时一头顶穿过黑板。他喜欢唐菲菲,为人讲义气却总是闹笑话。汤小团父母都是考古学家,在汤小团三岁时失踪,其实是进入了书中世界被书魔所困。
作家创作这套书,目的是要让汤小团带着孩子们在历史长河里做一次有趣的冒险。整部作品不是着眼于普及知识的历史读物,而是虚构的儿童文学作品。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社长葛庆文认为,即将步入少年时代的孩子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冒险故事永远是征服他们的法宝。苏美社此前曾推出过《冒险小王子》等畅销书,在书业掀起过奇幻文学旋风。在这套《汤小团》系列图书中,汤姆·索耶式的冒险经历被搬进了以《东周列国志》《资治通鉴》等史书为蓝本的奇妙世界里,让遥远的历史成为孩子们穿越其中的奇幻现实,用生动鲜活的故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让他们了解真正的中国历史。
电子工业社经管分社编辑聂志尊谈《创新地图:创造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如何才能行之有效地启动创新计划?”有一位荷兰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他是LinkedIn网站的150个创意领袖之一,在国际顶尖40个创意博主中排名第二,有自己的著作和数百篇关于创新最新理念的博客文章。
他是吉斯·范·伍尔芬,FORTH创新地图的创始人,受哥伦布、麦哲伦、阿蒙森和希拉里等探险家的启发,独立研发FORTH创新地图,并将该方法付诸实践。在各种国际创新会议和工作坊中演讲,帮助世界各地众多产业公司、服务公司和非营利性机构开启创新之旅。市场上关于创新的书多如牛毛,像这本能够激励人心,兼具视觉感与实用性的工具书并不多,其中包含37种创新工具和技巧、21个实用清单及5个具体案例,它可以引导你完成创新的全过程,而每一段创新旅程的新发现都将给你带来不同凡响的惊奇。
最初,这本书是定位在了创新系列丛书,但在后来在编加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本书更适合产品经理阅读。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最挠头就是无休止的出各种新产品,或者做产品组合,而创新地图的最大亮点就是可以让产品经理按照这个步骤来产生符合市场需求、能够直接投放市场的产品,所以,图书的副标题被定为——创造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但是这不代表它只适合产品经理阅读,图书内容并不枯燥乏味,相反它是图文并茂,颇具视觉冲击感的。全书在对历史事件和创造历史事件的人物的思考中,贯穿了我们对于探索和发现的感悟,我们如何探索?如何创新?以及我们“行之有效的启动创新计划”的思路和步骤。更重要的是,创新并不只是组织的事,生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同样需要新陈代谢,自我循环,那么,这本书再适合不过了。
化学工业出版社教育分社编辑傅四周谈《细菌简史》:由于大家缺少对这类闻之色变的致病菌的起码认识,这类疾病流行时往往造成普遍的恐慌心理。组织出版一本细菌方面的科普小品,通过科普的语言,辅以图片,阐述细菌的本来面目以及与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是编辑由来已久的选题意向。
近年来,国内外先后爆发过“非典”、猪链球菌、禽流感等流行性疾病,广受学界、政府和一般民众的关注。2005年下半年的一天,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微生物药物专家陈代杰教授来北京参加会议。会议间隙期,编辑与陈教授谈起了这个想法,陈教授很感兴趣,大有一拍即合之感。
经过充分的沟通和酝酿,书名确定为“细菌简史”,以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为主线,借助轻松的语言,介绍细菌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细菌对人类的贡献,细菌对人类的危害,人类为应对致病菌开发的药物与治疗手段,细菌针对这些药物与治疗手段进化出来的“神奇装备”等等,全书构成了一部细菌与人类之间恩恩怨怨的发展简史,故本书附书名为“与人类的永恒博弈”。
考虑到本书内容的专业性,经编辑建议,作者又邀请了有一定医药专业背景的美术工作者一起合作,基于书中精彩节段创作形象有趣的卡通图,让读者在领悟复杂抽象的科学道理是轻松许多。
经过多次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反复修改,本书今年初顺利出版。上市以来,编辑专门制作了本书的推介材料,着重加强了本书的网店营销。同时借助作者手中的合作资源,比如地方科协、制药公司、社区论坛等,成功地将本书传递到中学生、医药工作者等目标读者手中。
贵州人民出版社蒲公英童书馆编辑刘学琴谈《松冈达英·科学绘本》:能把科普知识讲得既科学又生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松冈达英·科学绘本》以科学家长期的科学研究为基础,以难得一见的细腻画风和笔触,科学严谨又生动有趣地展现了万物有灵且美,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尊严,读来真实而亲切。
蒲公英童书馆早在2010年就引进了松冈达英的代表作品《自然图鉴》,他的作品不仅教给孩子们知识,更传授给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秘诀,因此得到了许许多多家长和小朋友们的喜爱和认可。于是,我们引进他的第二套科学绘本就成了顺利成章的事。
《松冈达英·科学绘本》是一套精彩纷呈的自然历史进程科普书。这一次,松冈达英用四册图画书引领孩子们探秘恐龙、猛犸、热带雨林、水果王国,探寻古老的自然传奇。《恐龙探险图鉴》根据恐龙化石和地质研究所了解的科学事实为基础,精心勾勒出恢弘壮丽、栩栩如生的恐龙时代。《猛犸探险图鉴》是一次探索哺乳动物历史的神秘而有趣的旅程。《热带雨林》是数以万计热带动植物的生命摇篮,在那里隐藏着各种生存的智慧,以及与大自然和平相处的秘密。《水果王国》可以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赐予的恩惠和喜悦,还有很多生活小智慧。如果这本书能让孩子们对创造美味水果的自然产生兴趣,那就是作者最高兴的事。
《松冈达英·科学绘本》以科学家长期的科学研究为基础,以难得一见的细腻画风和笔触,科学严谨又生动有趣地展现了万物有灵且美,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尊严,读来真实而亲切。带领孩子们发现五彩斑斓的自然之美,让孩子们领略到最精彩的自然科普,这就是《松冈达英·科学绘本》的魅力所在。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编辑刘丽曼谈《鱼真的会学习吗:揭开56个新奇问题的科学外衣》:科学究竟是什么?是爱穿灯芯绒的geek,还是顶一头乱发、眼镜赛过酒瓶的科学狂人?是满实验室的瓶瓶罐罐,还是整整一黑板的方程式?在你看来,科学真的是这样难以亲近吗?
2002年夏天,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办了一个“赤裸的科学家”专栏节目,邀请几位热心公益的科学家共同主持,讲讲社会上广为流传的科学话题背后的故事。能言善辩、奇思妙想的科学家们将专栏做成了科学相声,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很多听众,甚至传播到了澳大利亚,尽管好多是冲着“赤裸”二字而去的。这些引起了强烈反响的科学问题究竟是什么呢?2010年,兰登书屋将这些问题集结成集,就是《鱼真的会学习吗:揭开56个新奇问题的科学外衣》。2014年,该书列入旨在轻松浅显地介绍科学的“让你大吃一惊的科学”系列丛书出版。
在这本书中,作者根据医学、生物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揭开了56个新奇问题的科学外衣,把广为传播的假象与科学事实区分开来,给出了出人意料的科学回答。比如,带一只蟾蜍去旅行就能预知地震?怎样才能让你的小狗复活?人对疼痛的忍耐力有极限吗?男人的睾酮能使金融市场走强吗?怀孕真的会使女人傻三年吗?食物改用小包装会让我们吃得更多吗?如果爱真是一种瘾,那么能通过药物控制吗?……科学家从我们身边的科学讲起,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在使我们大吃一惊之余,让我们应用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分析,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全面认识我们所处的环境和社会。
浙江大学出版社编辑杨茜谈《托尔斯泰与紫绒椅》:这是个看“脸”的时代,书的“颜值”也非常重要。一本内容优质、文字优雅的好书,也必须有与之匹配的封面。大到图片的选择与购买,小到书名的字体与位置,都纠结许久,并请同事们投票选择,才最终定下了现在的方案。
当策划编辑宣佳丽提出《托尔斯泰与紫绒椅》这个引进选题时,我便被吸引了——一个人用了一年的时间,每天坚持阅读完一本书并写下读后感,这场持久的阅读盛宴会给她的人生带来何种转折?借由阅读,她能否跨越失去至亲的伤痛?于是我积极争取,成了这本书的责任编辑。
对于引进书来说,选择合适的翻译非常重要,我们找到了此前翻译过我们浙大社的一本畅销书《拖拉一点也无妨》的优秀翻译苏西。这是个看“脸”的时代,书的“颜值”也非常重要。一本内容优质、文字优雅的好书,也必须有与之匹配的封面。腰封一直是令编辑颇为尴尬的“鸡肋”——它只有瞬间的信息传播价值,但若真的没有,封面有时又无法承载这瞬间的信息量。最终还是选择了用硫酸纸做一个很窄的腰封,并且再三叮嘱印厂要将腰封插在指定的位置,既扩大了信息量,也作为一种特别的装饰效果为封面增色。这一切都是为了在瞬间打动有缘的书友。
为了一本心仪的好书,做再多的推广都不嫌多,而且本书也有颇多值得挖掘的点——书籍的疗愈效果是如何产生的,作为读着本书的我们,也会被感染、被治愈吗?然而编辑精力有限,我们将它推荐给一些熟悉的阅读媒体和文艺类App,也希望借由媒体之力,挖掘此书的更多价值,推荐给更多喜爱阅读的读者,不辜负一本好书的诞生。
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熊越谈《奥地利学派的大师们》 :选中这本书,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天意。大约两年前,在校对经济学家彼得·克莱因教授《资本家与企业家》一书的时候,我读到了一篇介绍诺贝尔奖得主哈耶克的文章。这篇文章是这本艰深的经济学学术著作里读起来最为痛快的部分。
在内容上,除了对哈耶克的生平娓娓道来以外,作者还十分精准地概括了哈耶克的主要学术思想和贡献。从脚注里,我知道了这篇文章原载于The Great Austrian Economists一书。这是本独一无二的好书,我决定向中文读者介绍它。
首先,这本书不仅展示了大师们作为经济学家,用无与伦比的才华拓宽人类知识的一面;也刻画了他们作为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一面:刚正不阿,毫不妥协,在绝境中孤军奋战……崇拜英雄人物可以说是人类的天性,通过一个个形象饱满的人物,向读者介绍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最后形成一个知识网,这样效果可能比做一本纯学术的好。
其次,在人物的选择上,编者也是别具匠心。他不仅选择了门格尔、庞巴维克、米塞斯、哈耶克、罗斯巴德这几个耳熟能详的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还向前追溯了马里亚纳、坎蒂隆、杜尔哥、萨伊、巴斯夏这些前奥地利学派巨匠,他们是奥地利学派的重要思想来源。此外,他还挖掘了菲特、赫特和勒普克这样的十分重要但常常被人忽视的人物,甚至还写了威克斯蒂德这样的并非奥地利学派,但观点和奥地利学派十分接近的经济学家。因此,本书使得读者可以用一个更宽广的视角去理解奥地利学派。
所以,本书不仅是初学者想要入门的最佳指引,对专业人士来说,也能提供很多新的知识和视角。我当时的判断它是本能卖10年甚至20年的好书,于是就联系了这本书的出版。
(本文编辑:王倩纾)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