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过去五十年里,技术的发展给科学交流带来了很大影响。在此期间,学术期刊的出版又发生了哪些变革?英国皇家学会邀请4位科学家从个人论文发表经验出发,讲述他们亲历的出版变迁。
审视科学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能帮我们厘清科学界随着时间流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基于此,近期英国皇家学会邀请4名上世纪60至70年代开始职业生涯的高级科学家口述历史,邀请他们回顾过去五十年里在科学期刊上的出版经验。那么,自他们的第一篇论文发表以来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这次活动由英国皇家学会为庆祝《哲学学报》创刊350周年而举办,由提利·坦西教授主持,参与其中的有化学教授约翰·迈里格·托马斯、生物学教授乔纳森·阿什莫教授、心理学教授乌塔·弗里斯以及植物学教授威廉·查罗纳。除了阿什莫教授,其他人都已退休但仍活跃在各自的领域。
无论我们是否还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但在21世纪的时间背景下都会对口述结论有一个心理预设。我们很容易认为,20世纪末技术的进步简化了科学沟通,科学家会立即采用它们。然而,四名参与者的讨论揭示出技术对他们的出版经验有着不同的影响。
关于他们首次向科学期刊提交文章的问题拉开了讨论的序幕。很显然,过去五十年里期刊等级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影响力最高的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压力大大增加,这部分是由于数据量不断加大,读者从庞杂信息中过滤出有用内容的需求也有所上升。迈里格·托马斯曾在化学界知名期刊上发表了超过一千篇论文,但他的论文处女作却发表在上世纪60年代一份鲜为人知的期刊《科学评论》上。
发生改变的还有写作论文的技术。弗里斯提到她写作第一篇论文的经历:“我手写论文,然后在打字机上打出来。”在计算机出现之前写生物论文是一件事,阿什莫回忆起往打出来的手稿上加数学公式的问题,他说,“写好文章后你可能交给别人帮你打出来,他们会在打字时预留出等式的位置。”但迈里格·托马斯并不认为技术取代了传统:“我还是会手写后交给打字员,这给我以思考缓冲的时间。打印好的稿件返回给我后,我会再次认真思考并改写,然后再让打字员打出来。”
另一个让他们感兴趣的变化是提交给期刊的联合署名的论文越来越多,这让他们谈到署名机制的问题。在迈里格·托马斯看来,简单地说,作者是“对实验进行主要思考、计划、写作的人。这样我在晚上能睡得安稳。如果我是第一作者,论文必须是我写的,我要清楚实验的整个过程,并守护实验结果。” 查罗纳认为作者署名增加是由于“发表论文的压力加大”,合作者之间达成了这样的“默契,即这次你给我署名,下次我的文章给你署名”。弗里斯称这是“博弈”。
为了说明多作者情况的急剧增加,迈里格·托马斯举了有关大型强子对撞机论文的例子,这些文章有3800个作者。这恰恰反映了科技的能力,让相隔万里的许多人为同一个项目工作,并通过电子方式共享信息。像这样的大项目需要新的署名机制,弗里斯指出:“这种情况可以借鉴好莱坞电影开始前的滚动列表,分别介绍主演、制片人等等。这样的话就可以看到这确实是鸿篇巨制。”在某些情况下,技术没能完全跟上它对学术交流产生的次生效应。
科学出版的讨论不会少了关于同行评审的话题。回想自己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弗里斯至今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那是我人生中唯一一篇未经修改就接受的论文。我当时认为这很正常!”当被邀请做评审人的时候如何呢?弗里斯回忆,论文是如何邮寄过来,“如果真的不能评审就必须寄回,这会很尴尬。”所有与会者承认,现在能用电子邮件快速回复使得谢绝评审变得容易得多。
与会者对评审是否满意?查罗纳不同意“一旦通过同行评审就没有争议了,就绝对保险”的概念。尽管过去五十年里技术发展了,但针对评审问题并没有简单快捷的解决方式。在活动结尾,教授们一致赞同技术改变了科学交流的方式,但并不总能简化流程。
我们仍在努力理解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比如开放存取对科学职业和实践的影响。
(本文编辑 晨瑾)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