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欧美语境中的自助出版绝对不是我们的电子书2.0,而是根植于古老的虚荣出版的数字式脱胎换骨,它要的版税率是高不是低,它不是引入作者而是分流作者。2014美国大众出版业新书品种破百万,便是拜自助出版之所赐。在DBW上,这是传统出版商与死敌亚马逊都面临着的共同大课题。
我们已经看到“半路杀出个亚马逊”,改变了订阅制竞争的走向。
据DBW官方发布信息,格兰迪内蒂在DBW上主要谈了4点。一是阿亚之争这种事情将尽量减少,针对他们“极不礼貌”的逼宫做法;二是服务作者跟服务读者一样重要,针对近期自助出版作者对KU的各种不满;三是谈KU,见上面;四是谈代理制,回应卡德尔的现场提问。
实际上,亚马逊现身DBW,没人特别在意他们嘴里说的什么,有人评论都是“老生常谈”。我们相信这两年DBW牵头全行业研究亚马逊,还不熟悉亚马逊,是说不过去的。
问题在于大型出版社跟亚马逊关系到底该怎么处?
DBW尽管“史无前例地”破冰邀请到敌首,但“亚马逊到底是不是垄断”也是会场上一个热度极高的议题。有人打趣DBW诚意不够。
阿亚之争的系列后果是普遍的“代理制”,有人认为出版社赢了。不过卡德尔提问要求证的是“从现在开始,行业内是否能太平几年呢?”。显然亚马逊不折腾,全行业进入所谓较长时间的“稳定期”,反映了出版社群体的一个共同诉求。
格兰迪内蒂“老老实实”回答,“合同不等于机会”,“我们跟出版社利益是高度一致的”。DBW认为前一句要乐观理解,稳定期似乎就在眼前了。但《书商》没听出这个意思。
《书商》近期仍然在系列地盘点2014年英国出版业,让乱七八糟的统计数字和口径弄得焦头烂额,各种来源、各种推算,一个数字要解释半页纸才行。心情糟糕至极,想起格兰迪内蒂在DBW上的话,指出“在读者转型平板阅读设备以及订阅制兴起的情况下,行业发展的基本方式可能再次大变”,如上周在DBW上听来的,“稳定不是选项”,出版业也太抗造了(better at absorbing the shocks)。言外之意,当前这个盘点,不理想也无大所谓,反正明年还得变。
我们倒是很重视后一句“貌似虚伪”的话,亚马逊始终跟出版社在一条船上。例如,“自助出版”就是出版社群体和亚马逊共同面对的“大课题”。
我们知道,以DBW的眼光,自助出版这种东西绝对不是我们研判的“电子书2.0”,它首先是脱胎“虚荣出版”,其次是“主张高版税率”,第三是“作者资源流失”。三个先后出现的问题上,亚马逊都没起好作用。
大型出版社连续应对,推出/收购自助出版服务平台(后来又卖掉了),版税率不好多提高(沙特金算过账,要命的),最后,针对向亚马逊流失作者问题(没有自助出版竞争,哪来的“向亚马逊流失”),下决心开启“D2C伟业”,是为最后的“总爆发”,是为再后来亚马逊逼宫的重要背景。
然而同样属实的是,跟订阅制一样,自助出版平台也不是亚马逊“首创”。格兰迪内蒂那句“同时服务作者和读者”的话,难道不是重复威尔登?我就不提亚马逊跻身“第六大”的事情了。
无论如何,今年DBW还是要引领出版社“琢磨”自助出版。
首先,“作者关系”问题及相关报告(也就是出版社怎样善待作者问题),作为常规议题持续出现在DBW上。其次,作为“奇迹般”直接搞定了读者的自助出版作者,出版社势必要学习,自助出版明星塞思·戈丁今年来DBW不是谈为何抛弃传统出版,而是传授营销经验。最后,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一种出版工作方式,自助出版作者无非是自己扮演出版社,自助出版无非是“独立出版”。
上述三个层面在DBW上均有体现,只是戈丁“光芒万丈”、最为瞩目。戈丁指出,以他对营销的专家级别的理解,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社交媒体”并没想象的那么管用。如何在书海中脱颖而出,也就是“可见性问题”,无疑是大型出版社的多年“痛点”。如今看来“社交媒体”不行了——还是谈滥了?
在我们看来,被出版社视为营销奇迹的自助出版,在戈丁谦虚的告诫之下,涉及到相当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自助出版发展前景问题。基本感觉是,假如借力新媒介、“粉丝”这种“高智力、高风险”的营销都不管用,那么“凭借写作谋生”就真正要摔在地上了。
根本原因就是营销工作和它的逻辑起点仍然是以“单个作者/少数作品”为单位,这一点跟传统出版本质上无异。出版社学习“像自助出版作者那样营销”,固然有一些新内容,但“饿死”的结局必定是一样的。
越来越明显的问题是,假如都搞元数据、都搞社交媒体、都搞视频宣传,那么最终效果就是这些“绝招”同时无效。不是说这些办法不值得用,而是说这些办法,先搞先“脱颖而出”,一起搞“集体无效”,效果无非是“往大海里倒水”。
自助出版作者和作品,以及各种绝妙营销花招,天然的缺陷,当属这样“原子式”的存在,始终不能把作品主动地与其他作品形成关系。
当然,这些都应该是后话了。
关于自助出版当前发育状况,DBW传出的信息不多。有人估算2014年美国大众图书出版业新书品种数已达100万,七成以上是自助出版。
出版社“老朋友”、出版业中“重新做人”的苹果,从另一个角度切入自助出版发展问题。Moerer强调,iBooks平台沿用苹果经典“三七开”代理制,且向来“以服务各类软件文艺创作人才为己任”,出版社跟“个人”适用同样条款。DBW的出版商朋友们应该是再次感受到了“出版成本挤水”多重要,否则还是没法在苹果这个沙特金赞誉为“第二大零售平台”上同台竞争。
再次强调,出版商几乎视代理制和定价权为“天条”,可知道“代理制”多么纯粹地代表了自助出版的利益?要不要等到亚马逊主动地、动粗地推“代理制”那一天才开始正视亚马逊这个“好基友”呢?
最后,沙特金在DBW召开前两周曾与“网友”激辩订阅制前景(自助出版作品在订阅制书库中当然是新书中的品种大头),有人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录像带市场(那个也是订阅/租赁加B级片,活脱现在订阅制中的自助出版作品)兴衰类比,基本说清楚了“万不可鄙视自助出版/独立制作的积极文化意义”的道理。(全文完)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