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图书出版市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着,那么,会有足够的读者来满足这个市场吗?图书是否会出现过剩?对此,业内人士各持己见。而在浩繁的书海中,发现性无疑是首当其冲的大问题。
《书商》杂志FutureBook网站的副主编波特•安德森曾说:“这是图书出版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人人都可以出版图书实在是件很美妙的事情,可同时,这把双刃剑也存在弊端。”
据统计,2013年,全球已申请书号的印刷图书总量创下了2800万的新高。在美国,约39万个书号为自助出版作者所拥有,而传统出版商拥有的书号约为30万个。
2003年,《图书过剩:阅读和出版的富足年代》(So Many Books: Reading and Publishing in an Age of Abundance)一书的作者加布里埃尔•扎伊德观察到,“阅读正呈几何级增长,作品创作也呈井喷式增长。”扎伊德指出,当时,全球范围内出版的图书大约为100万种;很少或者可以说几乎没有数字版的图书。
如今,虽说印刷书可能会越来越少,但可阅读的“书”却在不断膨胀着。那么,这就能满足每个人的阅读需求了吗?
按需印刷技术迫使市场成为了驱动主体,这带动了自助出版的发展。一些因读者群极小或专业性太强而无法走传统印刷道路的图书,可能恰在按需出版中找到了出路。就职于闪电速印公司(Lighting Source)的泰勒举例道,闪电速印已与法国图书馆达成合作,为其提供1.9万种书目,其中就包括19世纪各种千奇百怪的法国菜谱。
德国的按需出版公司(Books on Demand)对1800名作者进行关于自助出版的调查后发现,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作者愿意选择自助出版。在该公司的客户名单中,已有 2.5万名有此想法的作家。
在一次国际自助出版研讨会上,与会者曾就“图书是否已经过剩”这个问题展开激烈讨论。答案或许会令你大跌眼镜。
位于瑞典的图书出版服务商Publit的首席内容官乔纳斯•莱纳莫的答案是“图书永远不会过多。”但他同时也持保留意见。他指出,长尾经济从未暗示那些销售量不大的图书——即在长尾末端的书——无用武之地。图书数量庞大只是意味着长尾的尾巴“变肥”, “我们要做的是找到经营长尾的新方法。”他说。
乔安娜•佩恩是独立出版网站Creative Penn的创始人,她既是位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位优秀作家。佩恩给出的回答则更加直白:“你不会仅因为世界上的绘画作品太多而叫自己的孩子停止画画。”她发现优秀的作者和作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着。 “出版界不再只由老一代的白种人占主导地位。我们可以看到正在发生着的令人激动的新发展,以及出版领域前所未有的多样化。今天,作者-读者之间已不必非得通过传统出版商,利基市场也无处不在。”
在数量如此庞大的图书中,发现性成为了首当其冲的大问题。乔纳斯•莱纳莫指出,发现性问题不仅存在于浩繁的数字图书中,也同样是印刷图书面临的难题。“出版市场上所有的参与者都应正视图书的发现性,在交流和合作中,相信我们能达到新的高度。”
而相比于小说,非小说的发现性倒不算是个突出问题。毕竟在你搜索“宠物营养”时,得到的结果是有限的。
当问及是否有足够的读者来消费生产出来的这么多图书时,Off the Page Ideas总监希拉•邦佛德把出版业的繁荣比作道格拉斯•亚当斯笔下的“鞋事件”(作者在《宇宙尽头的餐馆》中写道:“这些城市主干道上的鞋店比需要的多了些。并且,这些鞋店的数量还在缓慢地、不知不觉地增长着。”这是一个著名的经济现象,但亲眼看着它发展下去却是一场悲剧。因为鞋店越多,所必须生产的鞋就越多,鞋的质量就越差,穿起来就越不舒服,而鞋穿起来越不舒服,就会有越多的人必须买鞋以保证自己有鞋穿,从而导致鞋店的数量越发增加,直到这个地方的经济崩溃——译者注),她说:“出版的书越多,需要在线上和线下销售的书也就越多,过多的数量导致价格下降,质量也必然下降。”她补充道,“我不知道这会把出版引向何方。”
尽管图书市场正以光速发生着变化,但人们对写作和阅读的激情从未降低。加布里埃尔•扎伊德是否应该支持书业新变化,称颂我们因拥有乔安娜•佩恩这样的优秀作家而享受到的图书多样化选择?可是,我们短暂的一生会有足够的时间读完2800万本书吗?也许这些问题都不那么重要,用扎伊德的话来说:“真正有修养的读者是即使在上千本未阅读的图书面前也不会失去镇静或失去对阅读更多图书的渴望。”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