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张亦非:实体书籍与虚拟网络的“混血儿”

作者:张亦非   2014年08月22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媒体艺术网络》是中文世界迄今为止所出版的最为系统的媒体艺术研究文集,而在权威性之外,我们同样希望为读者提供将实体书籍与虚拟网络相结合的全新阅读体验。

《媒体艺术网络》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 鲁道夫·弗利林,迪特·丹尼尔斯 编 著 潘自意 陈韵 译
出版时间:2014年04月

技术革新的时代中,我们沉浸于丰盈的物质生活,又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媒体艺术由此诞生,这门跨界的艺术借助多种媒介对现实进行观察和思考。《媒体艺术网络》一书正是这种思考的成果。德文原版主编迪特尔•丹尼尔斯和鲁道夫•弗里林均为媒体艺术领域的权威研究者、策展人,他们精选的十篇论文为读者呈现出20世纪媒体艺术发展的脉络与全景。

这本书脱胎于 “媒体艺术网络”互动项目,整个项目由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技术中心以及歌德学院总部主持,包含一个承载全球媒体艺术作品的网络平台www.mediaartnet.org以及相关的纸质出版物。

这样的背景使《媒体艺术网络》一书从诞生之时起就具备一些新的特质,它是文本内容与网站多媒体资料的结合,在编排方式上也区别于学术著作的固有模式。这本书通过一系列独特的“软链接”体现实体书籍与虚拟网络相交互的新锐超文本阅读体验。通过编辑和设计师的努力,中文版同样完美呈现了原版书的交互性效果,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会看到一系列伴随文字出现的图标,它们代表www.mediaartnet.org网站提供的在线视听文件。正如书中所述,“单纯的文本和印刷形式的再现无法充分传达媒体艺术,因为如果不能体验到它们特有的多媒体作品的特性,媒体艺术的重要性就无法被捕捉。”

设计师在做这个案子时,希望把书设计得富有现代感。既然是讲媒体艺术,它应该是现代的、简洁的。做的几个方案中,一个方向是图像为主的风格,另一个方向是简洁、干净的风格。后来经过设计师和编辑的几次讨论,最终选定了目前这一款。封面左部的英文书名使用了点状的字体。即使是再小的点,其实也还是“面”,只是面积大小的不同了。把点有序地排列,就会变成“线”。而点、线、面又构成了一切。我们希望它既是有效信息,也可以当作“图像”来使用。颜色上使用了强烈的对比色,希望传达出现代感,让人眼前一亮。

《媒体艺术网络》中文版的问世离不开两位译者潘自意、陈韵的努力,本书还获得歌德学院(中国)全额翻译资助。此外,国内外多名媒体艺术家与学府领军人物为本书写下推荐语。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认为,“媒体艺术将会成为所有艺术中最起主导作用的形式,成为人类当代艺术的主要媒体。《媒体艺术网络》提示出媒体艺术的过去和现今,以及未来不可限量的发展,它将成为我们必须反复阅读和思考的文本。”

《媒体艺术网络》是中文世界迄今为止所出版的最为系统的媒体艺术研究文集,而在权威性之外,我们同样希望为读者提供将实体书籍与虚拟网络相结合的全新阅读体验。(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 张亦非)

(本文编辑 晨瑾)

作者:张亦非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