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李婷晓:抓住文本的独一性和正能量

作者:李婷晓   2014年07月09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专稿】沃尔夫岗·卡佛岗一家人在1940年历千辛万苦来到重庆,是唯一一家逃难到中国内地的犹太人,这种经历本就十分稀缺。更为难得的是,当年16岁的作者头脑中没有太多条条框框,与其严守犹太传统文化的长辈不同,热心学习中国语言、了解和适应中国文化,工作生活皆深入到中国平民,大概是全世界唯一一位在那个时代掌握重庆话的犹太人。

《重庆往事:一个犹太人的晚年回忆(1940—1951)》

出版社:陕西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以] 沃尔夫岗·卡佛岗
译者:[美] 董经绚
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重庆往事——一个犹太人的晚年回忆(1940-1951)》一书的作者,沃尔夫岗·卡佛岗一家人在1940年历千辛万苦来到重庆,是唯一一家逃难到中国内地的犹太人,这种经历本就十分稀缺。更为难得的是,当年16岁的作者头脑中没有太多条条框框,与其严守犹太传统文化的长辈不同,热心学习中国语言、了解和适应中国文化,工作生活皆深入到中国平民,大概是全世界唯一一位在那个时代掌握重庆话的犹太人。这样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所写作的有关中国的回忆录,无疑具有文本的独一性。

作者是积极开朗、爱学习爱尝试的性格,凭借擅长机械操作的技能,一一克服接踵而来的各种困难,其晚年所写作的回忆录平和诚恳,不但记录了个人经历中可敬可叹可笑的种种,也客观描述了彼时重庆平民在战火中不屈的生活,成为历史的见证者。而文本从头至尾的淡然温雅,对于读者也有励志作用——大凡历经磨难却仍享长寿的老人,大多有颗温和笃定的内心,令年轻人备受鼓舞与安慰。

(以色列公民沃尔夫岗·卡佛岗,犹太人,原籍德国。从1940年16岁随父亲逃出德国,到1951年27岁离开中国移居以色列,抗战时期以及中国内战期间,他在重庆住了整整11年。)

有幸接触到这个选题是在2012年春,重庆学者赵晓铃老师热情推荐,并义务帮忙润色此书稿(赵老师文笔优秀并对重庆地方史有长期的深度研究,对书中所涉史实也一一予以核实,却不留署名义务贡献,令人感佩)。

好事多磨,老人全面授权译者董经绚女士,董女士授权赵老师,赵老师与我社签署出版合同,完成这一过程,已是2013年春。董女士不但做了很多翻译和沟通的工作,还承受许多质疑和压力,是凭着一份国际友谊的情怀和重庆人爽朗干脆的性格,才克服了诸多困难。其后文稿的处理、图书的装帧等种种一波三折的反复劳动不再赘述,直到2014年春,本书终于问世。

(战时重庆市区)

经同为重庆老乡的冉云飞先生长文推介、《重庆日报》两大专版采访评论,本书取得一定的媒体口碑,也在百道得到同仁推荐,销量稳定,口碑良好,作为出版人感到十分欣慰。这与我们之前的选题判断基本符合:抓住文本的独一性和正能量,就抓住了稳定的读者群。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与冉先生的沟通中才了解到,他与赵晓铃老师乃是川大中文系同门师姐弟,果然是同气相求。而冉评中所提到关于高门槛挡鬼的说法的翻译疑惑,董女士也非常开心地迅速回应探讨,令我们充分感受到重庆人的热情爽朗。董老师还翻译了老人描写回以色列之后生活的文章,将择期发布,以为呼应。(北京博闻春秋图书有限责任公司 李婷晓) 

作者:李婷晓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