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风险投资似乎与出版商风马牛不相及?你要这么想就错了。事实上,二者的共同点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不妨从以下风投金规中偷师学艺吧。
在与一家出版领域的公司进行了两轮筹资后,我深刻地体会到出版商和创业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之间的共同点比大家想象中还要多:
两者都要找到他们认为有增值价值的项目(图书/公司),并商定适当的条款。这通常在项目的早期阶段进行,而且会有一个草案或产品雏形,但也不排除有时它仅有一个概念。
在出版领域,出版商可以把自身的经验、编辑知识和营销影响力带到工作中成为附加价值。相似的,风险投资机构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带给类似的成长型公司,来帮助公司的初期业务获得新发展。他们尽心对项目投入自己的可用资源是为了获得最终的成功。
每个行业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失败率,但风险的背后又往往潜伏着畅销产品所带来的多重回报。
有趣的是,2011年进行风险投资时,我向风投机构解释出版生态体系的唯一方式就是像上文那样把它与风投做比较。(那时,风投界最普遍的回应是:“什么,你是说书店还能再利用那些已经卖出的书?这个商业模式也太疯狂了!”)
我始终坚信,向各行各业及不同的企业学习会给我们带来诸多帮助。那么,如果承认了风投机构和出版商之间多多少少存在的相似之处,出版可以从风投中借鉴哪些经验呢?
1.要有选择性
通常情况下,最终能进入风投委员会的项目比所有参评项目的1%还要少。同理,出版是否也要有选择性?这自然毫无疑问。“出版应量少而质精”——Canongate出版社的编辑杰米•宾十分信奉这种成功之道。
2.你能为作者做些什么?
一般而言,做得成功的风投只专注于某一种业务或某一类型的市场——如Benchmark Capital就专攻即需即用软件(SaaS)市场。原因很明显:投资公司有丰富的经验、专业的知识和相关资源来推动自己长期瞄准的这类公司的发展,这样也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出版流程中的调研员和编辑也会考虑到这一点,像Osprey和Ellora’s Cave等小众出版商就因专注于利基市场而获得了成功,这可能也是推动整个出版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曾与之合作过的众多成功出版商都有自己虽小但绝对精准的目标市场,这给原本停滞的图书市场带来了惊人的增长。
3.快速采取行动
虽然风投做出的决策往往涉及数百万或上千万美元,但他们一旦看中自己认为有前景的项目就会快速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
通常情况下,一旦风投与一家初创企业签订投资协议,风投的钱在其后6周左右就会打进这家初创企业的账户。有时,若风投十分看好这个项目,那资金也许几天内就能到账。
而出版周期一般需要18个月左右,这么长的周期确实挺让人抓狂的。要知道,在互联网领域,18个月前人们或许还压根儿没听说过Snapchat、Pussy Riot或Netflix等现在大红大紫的初创企业——这些成功的企业都是以惊人的速度崛起的。创意、潮流和理念很可能在短短几小时或几天内就蔓延至全球,世界变化之快,甚至令我们无法预测明年下半年的时代潮流。丽贝卡•斯玛特在“2013年未来图书”大会上就谈到了这一点。此外,就我所知,有些只从事数字出版的小型出版社每周能出版12种新书,生产周期通常只有四周!而且这些书还有大批的忠实读者。
4.要有长远的规划
大多数风投机构在投资初创企业的同时会专设一部分储备资金,这些储备资金主要以备未来再次投资初创企业之需——通常是循环资金的3至4倍,往往用于与新伙伴的合作。
出版商却往往目光短浅。有些出版商,例如Open Road和Rosetta Books,甚至狭隘地认为持续投资于一本书就能得到大笔利润。
5.慎重权衡
风投机构在对投资目标的考察上有自己的“秘密武器”,但多数情况下这一考察指标其实很单一。例如,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的“4C”是衡量即需即用软件公司的普遍指标(它实际上有10个指标,但其中这4个是我最认可也是最广泛被应用的),即:客户购置成本(CAC)、客户终身价值(CLTV)、承诺每月经常性收入(CMRR)和流失(Churn)。
出版商正在寻求新的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并越来越重视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零售业务。所以,出版商也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各项指标,为读者提供最佳的产品和服务。关于这一点,大卫•斯科尔(David Skol)的博客会给大家提供更多极具实践意义的指导意见。
风投机构通过这些指标决定是否投资一家公司。这看起来有点儿死板,但指标永远不会说谎,它能指导风投家们在单个项目上做出客观的决定。
事实上,我认为这些指标对各行各业都很管用。
6.建立关系网
风险投资机构主要擅长两种“交际”方式。
(1) 风投家们在出席初创公司现场、参加活动等方面如鱼得水,亦深谙谈判之道,还重视博客建设——这一切都有助于下一次风投的成功。当然,他们有日常工作事项,但通常是双方早期的引荐和洽谈最终促使投资在几个月或几年后的成功。
(2) 一个优秀的风投家也会与他/她的投资组合公司建立良好的利益对接。需要另一家初创企业或大型老牌公司的资料?“简单。”需要你所处领域某一方面的建议?“我认识专业人士。”想要新聘一位优秀的首席技术官?“嗯,我大概知道该找谁了。”瞧,还有什么是风投家办不到的?
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公司/项目的成长,并激发其全部潜能。不过,是否大多数出版商都能诚实地说自己已为作者尽了最大努力呢?
所以,出版商与风投机构虽道不同,但仍有不少经验值得一学。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