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上周,英国皇家学会宣布将创办开放存取杂志,随后美国科学促进会也宣称,计划将于2015年推出在线期刊ScienceAdvances,一时间国际大牌期刊纷纷抢滩OA市场,但有学者质疑,学术领域的数字出版市场“跑马圈地”,是否会形成“付费灌水”之地的垄断?
上周,世界最老的科学社团和出版商英国皇家学会宣布将创办自己的开放存取(OpenAccess)杂志,预期年内上线。无独有偶,就在情人节当天,知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主办者兼出版方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宣称,计划将于2015年推出在线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Advances)。至此,国际学术期刊的最后一个巨头终于也抵挡不住OA市场的诱惑。不少学者却存疑,学术领域的数字出版市场“跑马圈地”将进入高潮,这将为学术界的知识开放存取带来更多的便利,还是形成“付费灌水”之地的垄断?
危机感迫使他们去分抢市场蛋糕对于读者而言,开放存取意味着获取学术信息更迅捷、自由。而对于出版商来说,在开放存取声势日渐浩大的今天,危机感迫使他们不得不去分抢一块市场蛋糕。正如皇家学会会长保罗·诺斯所言,“随着出版模式不断演化,我们也不能落伍。”
这回《科学》推出自己的OA期刊,也是另一种拓展疆域、强化垄断的手段。根据汤姆森路透的报告,在2002年,通过开放存取发表的论文数量只占全部市场份额的2%,而到2013年,这一数字已经蹿升至11%。
上海理工大学数字出版研究所所长张博告诉记者,DOAJ(OA期刊文献检索系统)至今已收录了5691份OA期刊,而2007年,这个数字还只有一半多。早期的开放存取期刊大多由高校、科研单位组织,而现在则是出版机构自动试水。通过创办OA期刊,出版机构在探索新的出版模式的同时,也推进了整个网络数字出版的发展。
如今,一份国外期刊的赢利模式大致包括:杂志销售、作者付费、广告、增值信息服务,以及部分衍生产品。张博认为,这正体现了传统经济向互联网模式转型的尝试。但是这一模式并不为那些老牌的顶级学术期刊的东家所看重。
去年12月,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生物学家兰迪·谢克曼曾宣称,以后将抵制《自然》、《科学》和《细胞》这三家“世界顶级科学杂志”,原因是“这些期刊积极策划自己的品牌,想尽办法扩大期刊的销售量和订阅量,而不是鼓励科学家对最重要的科学问题做出研究”。谢克曼以他主编的《eLife》为例,表示开放存取或许是更好的学术交流渠道。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教授孙学军长期关注开放存取,在他看来,大牌期刊拥抱OA,对科研者而言是一个福音。他坦言,相较于传统期刊,OA期刊的空间容量大得多,发表也相对容易,为众多科研者提供了更多分享学术成果的机会。
付费并非期刊变成“灌水地”原因
然而,当学术发表的渠道变多后,新的忧虑出现了。
在声明中,《科学》杂志表示新的OA期刊将按照作者付费的模式来运行,收费标准在4800至5200美元之间,那些经杂志社审查后得到认可、却因出版空间不够而被拒绝的文章将会出现在《科学进展》上。
“如此一来,《科学进展》能和《科学》等价吗?”一名科研者质疑。这背后的疑虑是,OA期刊会不会变成付费买空间的论文“灌水地”?
事实上,的确存在唯利是图的OA期刊。但在学者们看来,作者付费的开放存取模式,却并非线上期刊变成“灌水地”的原因。
孙学军认为,4000至5000美元的费用看似不低,但定价是一种市场行为,开放存取的高成本决定了它的收费标准。同时,大牌期刊不会不明白,一份杂志的生命力还是依赖其质量。《科学》主编马西亚·麦克纳特就已表示,《科学进展》将参照同级杂志《自然—通讯》的编辑标准,致力于出版高质量学术论文,这意味着,这份OA期刊不会单纯为了丰厚的利润而发表“灌水”论文。
张博则告诉记者,在欧美,科研者申请学术基金时,出版、传播的费用也是一并包括其中的。“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基本不会出现有钱做科研,没钱付费发表的情况。”但他也表示,网络传播的学术质量如何控制,这本身是OA研究的热点之一,更何况,如今各个OA期刊所追求的目标不同,评审标准也差异很大。
以英国皇家学会将要创办的OA期刊为例,它与《科学进展》不尽相同。该期刊“不追求所发表论文在学术领域的重要性”,而是采取先发表再评议的模式,与PLOSONE相类似,论文只要符合学术规范、有一定新意就能达标。专家认为,这是由于传统的同行评议虽是高质量的保证,然而有时也会起到负面的限制作用,如何与开放评议更好地结合,将是OA期刊下一步的议题。
“这也正是开放存取的意义:在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中对固有的规范进行调整、更新。”张博说。
原文标题:大牌期刊纷纷抢滩OA市场 学术领域数字出版市场“跑马圈地”将进入高潮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