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江勇振:“知识分子”是对社会有责任感,对国家前途有关怀的人

2014年02月21日   来源:新快报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江勇振

学者,哈佛大学博士,现任美国德堡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张君劢传》、《星星·月亮·太阳——胡适的情感世界》、《舍我其谁:胡适》等。

点击封面进入单书页面

《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 日正当中,1917—1927)(上下册)(纠正周策纵、唐德刚、林毓生、周质平、罗志田等名家旧说)》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江勇振 著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读书人的最大问题,很多20世纪初的知识分子其实没有相当坚定、坚持的政治主见。”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并不见得有资格被称为‘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能够被称为‘知识分子’,是因为他对社会有责任感,对政治、国家、人类的前途有兴趣、有关怀。”

学者江勇振曾扬言要倾其一生,全面书写胡适的一生。《舍我其谁:胡适》系列以挑战之姿,改写余英时、唐德刚、周质平、罗志田等海内外胡适研究名家的“旧说”。有人说他是胡适的隔代知己,也有人骂他写得莫名其妙……

“胡适是20世纪中国第一公知”

问:《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中,您将胡适定义为20世纪中国第一公共知识分子。您怎样看待胡适的“公知”身份?

江勇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并不见得有资格被称为“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能够被称为“知识分子”是因为他对社会有关心,有社会责任感,对政治、国家、人类的前途有兴趣有关怀心,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知识分子。

我认为就“公共知识分子”这个名词的意义来说,胡适确实有资格被称为“20世纪中国第一个公知”,因为他在1917年回国后,一直到上世纪30年代,是第一个能够塑造舆论的人。他在学术界、政治界、思想界,都达到了 “公知”的地位,我想不出1920年代到1930年代,在当时的中国能够找到第二个取代胡适地位的人。

问:1930年代鲁迅也在中国思想界和舆论界有非常大影响力,您认为他们二人有什么异同?

江勇振:我必须先说明,我对鲁迅的研究太少,因此没资格来比较胡适跟鲁迅,但我认为他们两人有几个关键性的异同。首先,胡适具有的文化资本是很多人没有的。另外,虽然鲁迅在文艺方面的创作超过了胡适,但胡适是多面的,文艺创作、学术、思想、政治,他几乎是无所不能。以全面性来说,胡适又超过鲁迅。

问:您认为以胡适为代表的民国那批公共知识分子,当下中国有什么借鉴或者值得传承的?

江勇振:基本上我对知识分子或者所谓的公知持批判的看法。我们一般有很多的成见或者误解,认为知识分子是超越阶级的,其实没有人可以超越自己的阶级,知识分子也有他的阶级偏见以及包袱,在某个程度上,知识分子可以成为既得利益者的代言人。

大家知道第三共产国际的鲍罗廷,他说过一句残忍但一针见血的话:任何一个中国的军阀,都能非常容易找到一批归国留学生做马前卒。那么容易就被土匪军阀收买,可见当时的知识分子听起来好听,都有各自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

“学而优则仕”

是中国读书人的最大问题

问:在《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中,您写了胡适曾一度迷恋法西斯主义,这样一个激进的胡适让人很诧异。

江勇振:所谓“温和的胡适”,是他自己写文章时造成的公共印象,其实他也有 “冲”的一面。

问:很多人评价胡适是自由主义的代表,表现出来的是崇尚自由、精神独立,但胡适这样的公知,很多后来都和当局走得很近。怎样看待知识分子和政权的关系?

江勇振:我想中国近现代最大的问题就是传统的“学而优则仕”问题,太多读书人要当官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20世纪初的知识分子其实没有相当坚定、坚持的政治主见。“学而优则仕”严重到什么地步?留美学生居然会说慈禧太后多么伟大!后来国民党当权,又跟国民党了……我相信我第三部写完以后也会修正大家对胡适自由主义的想法。

问:您不赞同把胡适称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江勇振: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由主义”是个很宽泛模糊的名词,我们今天如果开玩笑说“胡适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跟说“胡适是一个中国人”一样没有特殊意义。我们今天要进一步去分析,所谓说他是自由主义者到底是什么意思。

“好的我一定要说好,

不赞成的我更要提出来”

问:您的胡适研究有个很有气魄的地方——纠正历来胡适研究的名家旧说,诸如余英时、唐德刚、周质平、罗志田等海内外胡适研究名家,几乎无一“幸免”。而且,您在书中多指出他们研究的谬误之处,对贡献之处提及较少,为什么?

江勇振:我在第一部、第二部中,对他们谁说得好的地方,都提出来了。当然,一般读者都是如此,赞扬的部分不会特别去注意,但是批评的地方就一定会注意到。

至于为什么有些读者感觉我好像在挑战目前研究成果?因为胡适本来就是个争议性的人物,在目前的中国对胡适正反两面的看法都有相当浓厚的两极性。喜欢胡适的人读不下我批评胡适的地方,他们觉得胡适一生当中所追求的政治、文化、学术理想是崇高的;但那些根本不喜欢胡适的人,他们认为我在第一部里把胡适捧得太高了,说他是天才,很让人受不了。既然是争议性的人物,情绪性的反映当然也是明显的。我的写作过程属于西方的学术研究规范,好的我一定要说好,但是我反对的、不赞成的我更要提出来。

问:第一部以胡适的人生轴线往前写,从出生、求学到出国;第二部以论文性的形式,每一章都是具体讨论一个问题。第一部的写作方式更亲近大众读者,可读性也更强一些,第二部更专业更学术一些。您在第三部写胡适更复杂的后半生时,会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方式?

江勇振:第一部跟第二部的写作策略不一样,很容易理解。从材料上来说,留美归来之前的胡适,他的人生经历还有材料比较单一,以时间来区别是很容易做的。

但1917—1927年就不容易了。比如我写1917年,按照时间写下去的话,每一章里就要跳来跳去。比如我会写1917年他回到北大,如果写1917—1918年的发展又要兼顾去谈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接下来又要谈到他办《努力周报》,写作在叙述上就已经产生技术上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按照编年的方式来写胡适,又不失叙述上的一贯性,那在技术上几乎不可能,按照那种写法,同一章里面我们必须同时处理四五六个问题,不但我写作上会分裂,读者在阅读上也会不清楚。

第三部还没开始写,但是我推测接近第二部的可能性要大一点。因为第三部从1927或者1928年开始的话,同样胡适是一个多面性的人,既有学术上的成就又有政治上的意识以及作为,包括他后来又当了北大文学院院长,他是多管齐下的。

问:目前第三部的写作应该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江勇振:我写胡适是写到哪儿看到哪儿,因为胡适一生留下的东西那么多,光是日记就两百万字。

第三部要处理的问题太多了,从胡适1927年回国,以及他跟国民党的关系,新月的那一段,再到出任驻美大使留在纽约,1946年回到北大当北大校长,1948年底离开又到美国去,最后到了台湾等。非常多面的一个发展,这里面牵扯到很多问题。胡适有许多资料是英文的,一定要中英文都掌握才可能了解胡适,不然就会被胡适牵着鼻子走。

这就是为什么研究胡适很困难,今天我写的胡适会有很多人觉得不能接受,就是因为我笔下的胡适跟他们所了解的胡适相差太远。

来源:新快报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