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在到京第三日,就慕名来到此地。书法家启功先生曾评价它为“开价的图书馆”。钱玄同、刘半农、胡适、郑振铎、陈垣等文人学士都曾是这里的常客。
它就是来薰阁,一家以经营古旧书籍为业的书店,演绎了一段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动人篇章。
走进位于北京琉璃厂的来薰阁,古旧的屋檐透露着时光的味道。一层大厅内各类书画诗集琳琅满目,书墨气息扑面而来。沿着楼梯拾级而上,来到二楼,来薰阁延续百年的古旧书籍经营传统,更是一览无余,平日里不常见的旧书,在这里成为一种常态。玻璃橱窗内,泛黄的线装书页上,更有“明代”、“嘉庆”、“康熙”等历史的印记,读者仿佛瞬间“穿越”,将店外的世界抛诸脑后,静静漫步在旧书勾勒的历史图景中。
中国书店出版社总编辑马建农介绍,来薰阁是陈氏在清咸丰年间开创的,它当时以卖古琴为业,名为“来薰阁琴室”。至光绪年间,由于经营不善,陈氏将其转租于他人。直到1912年,由陈氏后人陈连彬(字质卿)接手经营,名为“来薰阁琴书处”,以经营古旧书籍为主。陈连彬在经营时,其侄子陈杭(字济川)在其身边帮忙,后成为书店的掌门人,在陈济川的经营下,来薰阁在京城的学术界和文史研究方面,积攒了极高的声望,并一度创造了旧书行业的一段佳话。
1958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公私合营的浪潮,来薰阁作为京城111家私营书店之一,被合并到中国书店,成为其一个门市部,但中国书店一直保留着来薰阁的名号和经营传统。
“一家书店的价值,不在于它经营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它在历史中所做的贡献。”在马建农看来,来薰阁绝不仅仅是一家书店,它容纳了太多的文化、认知和情感,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超越文字的情谊
来薰阁在百余年的时光中,见证了浓厚的因书结缘的情谊。
1995年,马建农遇到了著名甲骨文专家胡厚宣,亲耳听到了半个多世纪以前他与来薰阁掌门人陈济川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日伪统治时期。当时,北平已经沦陷,大批的文人学者奔往大后方,却也因为资料匮乏,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研究困境。胡厚宣就是其中之一,身在四川的他,十分缺乏研究资料,于是写信给陈济川,请他帮忙买书。陈济川找到书后,限于北平与大后方的通邮困难,于是将书拆散,分单页装入信封,分多次陆续寄给胡厚宣。就这样,一封封信辗转多地,纷至沓来,最后在胡厚宣手中合成了一本书,令胡厚宣感动不已。到了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京的胡厚宣一安顿好,就来到来薰阁,想把书款邮费付清,没想到,陈济川却笑而拒收,只称这是他分内的事。胡厚宣回忆说:“来薰阁书店陈济川先生的这种深情厚谊,我非常感激,终身难忘。”
在2000年左右,著名教授魏建功的儿子魏乃遇到马建农之后,同样对来薰阁和陈济川称赞不已,于是,另一段尘封数十年的故事被提及,再度温暖人心。
故事的大背景依然要追溯到几十年前。抗战胜利后,魏建功等人受聘于台湾大学中文系,要从上海转至台湾,来薰阁的上海分店成为了他们的落脚点。“可以说,当时的来薰阁就是北大教授和家属的中转站。”马建农说。而后,魏夫人带着子女也途经上海前往台湾,却因盘缠不足,困在当地。当时,正逢八月十五,陈济川派店里的伙计“雪中送炭”,送来了半袋大米、肉和一些钱,一解魏家的燃眉之急。魏乃说,在其父1980年临终时,还对他们讲,“你们以后不能忘了来薰阁书店的朋友和陈杭一家,他们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们很大帮助。”
“其实,陈济川是一个书店老板,更准确地说,他是一个商人,但他却与文人学士以书会友,结下了深厚的友情。那种情怀,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让人心生敬佩。”马建农说。
为读者找书,亦为书找读者
谈到古旧书籍,来薰阁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马建农感慨,他多次在与名家学者交谈时,听到他们说“你们来薰阁如何如何”。“可见来薰阁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古旧书籍这方面来说,来薰阁可以称得上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京城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书店之一。”
来薰阁在陈济川的主持下,主要经营收购旧书、印刷、出售书籍等业务。尤其在古旧书方面,陈济川和店内伙计经常去各地收集珍贵的古书版本。胡金兆在他的《百年琉璃厂》中记述到,其中有两个版本让陈济川颇为得意。一个是解放前收得的明万历刻本、清康熙五年重修本《忠义水浒传》,收购价一两黄金,后来捐给国家,现藏国家图书馆。另一个是与人合伙收得的明弘治年间刻本《西厢记》。明刻《西厢记》不下几十种,大多是明万历之后的刻本,而此书刻于明弘治,要比一般明刻本早七八十年,可称迄今发现最早的《西厢记》完整刻本,堪称海内孤本,弥足珍贵。此书现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珍藏。
“正因来薰阁在古旧书籍方面的专业性,它成为了很多学者前来‘淘宝’的地方。”马建农说,由于长时间与读者接触,陈济川和店铺的伙计对于来访的读者和书的脉络,可以说是“门清”。比如哪个学者研究什么学术方向,出过什么书,买过什么书,他们都能一一道来。所以当店里有新到的旧书后,他们都会主动给适合的读者推荐过去。“这就使得来薰阁不仅为读者找书,还为书找读者,这种主动性为学术发展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服务。”
在马建农看来,一个书店的价值主要可以看三个方面:卖什么书,对学术文化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从它这里培养出去的人才。“这三点,来薰阁都做得很好。”
淘书是一件乐事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淘旧书对当时的文人学者来说,是一种充满快乐的生活方式,使其在来薰阁与读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联盟关系。马建农笑说,当时文化名人对于店里的伙计来说并不难见。很多名人只要有空就会来书店逛逛,几乎和每位伙计都混熟了。
但从那以后,北京的城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网购和电子阅读方式的流行,原来文人享受的淘旧书、古书的形式,以及将书店当成修身养性之所的想法也淡化了,来薰阁的读者群有所减少。不过,由于它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所以依然有专家学者定向来购买图书,甚至很多海外华人都会到这里来参观。
“因为来薰阁的初衷一直未变,它并不是在做花一分钱买一本书的买卖,而是让读者在买书过程中享受愉悦的文化消遣的感觉。”马建农说。
原文标题:来薰阁,百年书店的温暖记忆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