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三郎:“我终于登上了《新京报》头版。”
新京报创刊十周年之际,新京报书评周刊主编萧三郎日前接受凤凰网专访,阐述书评周刊十年探索,以及面对互联网时代主动做出的调整与变化。
↑2003年11月14日新京报书评周刊创刊号。
↑新京报书评周刊最新一期(第505期)。
凤凰网资讯:您是从创刊就来的新京报,一呆就是十年,谈谈这十年您的工作和感受吧?
萧三郎:新京报2003年创建书评周刊,一下就是16个版,全国报纸那时没有任何样版,我们都是摸索着来做的。刚开始我们也有压力,不知道怎么做,草台班子也就搭这样起来了。
你刚才问我在这里最大的动力是什么,就是我做的是我喜欢的事,做的是创新的事。如果说新京报的价值观里有什么值得我留恋的,第一点,就是创新。
没有人做过的事,我们把它做出来了。现在当然很多报纸都有书评,也有了书评周刊。我不敢说我们是做得最好的,但我们具有独特性,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在做新的转型。
凤凰网资讯:转型具体是指?
萧三郎:全媒体化。
10年前,我们只是有一份16版的书评周刊。过完10周年庆典,我们书评周刊就是全媒体构架了。我在今年年初就计划转型,现在各个平台基本已经匹配到位。
第一,有书评周刊这个纸媒。
第二,书评周刊微博。
第三,书评周刊的微信公众号(ibookreview)。目前测试了四个月,近两万订户,已经是阅读类微信公账号里的优秀产品了。
第四,我们还有APP,已上线测试。
第五,书评周刊电子书。我们做了十年的书评,大概有上千万的图书书评数据,也在做电子书数据库。将来一部分会是免费的电子书,目前已经在亚马逊上可以免费下载19期左右;另外也在做收费电子书的模型,我们有一千万的数据,明年相当于一个出版机构,大概会出电子书100种左右。
现在已经出了两本测试的收费电子书:已经可购买的一本书,叫《这些年我们追过的诺奖作家》。另外一本叫《重访文化老人》。我们10年来始终在做一个文化栏目,叫“个人史”,就是去访问那些深刻影响中国文化圈的老人。我们做过很多很多系列,有名人之后系列,翻译家系列,西南联大系列,燕京大学系列,80年代风云人物系列等。我们先后采访了大概几百位老人,其实很多人已经去世了。今年我们做了一个重访,就是这个“重访文化老人”系列。
新京报书评周刊最早就是我——萧三郎、涂志刚、绿茶三个人做起来的,我们内部叫“我们仨”。到现在为止,至少我和涂志刚还在,机缘就是我们在做我们喜欢的东西。新京报给了我这个机会做这个东西,10年我觉得做得很开心。刚开始我们来做的时候,前面没有路,但我做了之后其实是有路的,很多人就跟着这个路数来做的。
全媒体时代到来,对优秀的或者说有专业精神的传统媒体人来说,绝对是福音!微信打通了一个渠道,无论是发行渠道还是购买渠道。比如我,当了这么多年主编,我是不用管发行的,也不用管商务的,但在新媒体上,这些我都需要去管。但这个比原来要容易,为什么?因为优质内容别人会埋单。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现在新媒体已经帮我们实现了,只要做得好就有人购买,我有数据支持,已做的10期免费电子书,跟亚马逊合作,测试了一两个月就有近4万的下载量。如果要做一个杂志,达到4万发行量,那是很难的。
就是说,传统媒体人在新媒体平台上大有可为,关键看你的专业精神,你能不能把资源有效对接到新媒体领域。对接得好,没有问题;如果只是在新媒体重新用高成本制造新内容,那肯定不行。
我现在对自己的定位,已不仅仅是一个内容主编,我还要懂用户体验,还得是一个渠道总监,你的内容要通过不同的频道、平台去分销,让更多的人知道。而传统媒体的思路是,你做得好,人家一定会来找你,这是不对的,因为现在信息过量,优质的更欠缺,有了优质的内容,还要学习做营销。
与此同时,还要学习做商务拓展。新媒体的成长,跟商务是捆绑在一起的。做了10年新京报书评周刊,所有人都会说新京报书评周刊特别优秀,但我不知道读者在哪里。通过微信,我很容易找到两万读者,并能与其沟通,这是新媒体的优势。
新媒体反过来也与传统媒体打通了,原来做书评,都是编辑来挑书,请专家来点评。可是现在打破了这种逻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上个月我让所有朋友、读者来参与我们的微博、微信“晒书架”,几百个人拍自己的书房,配上文字,我就连续做了十几期的微信推广,带动更多的人分享,并在微博上形成话题,最后再辐射到报纸的版面上。
来源:凤凰网
【欢迎参与互动】
今天是新京报书评周刊十周岁的生日!
回过头看,当年的发刊词(下附原文)仍十分具有先见。“视野开阔而不狭隘;呈现丰富,而敌视自满;展示专业,而剔除陈腐。”这仍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10年,500期,是个十分浩繁的工程。十年来,编辑记者时有调换,读者群积少成多,载体从报纸延伸到新媒体??不变的是,这个生命体自出生,就保持了一个健康的品格。从咿呀学语,到成为了一个10岁的大孩子,书评周刊慢慢有了血肉筋骨,行文做事逐渐成熟。
我们希望当中的某些篇章,能够打动你,带给你些许收获;
希望某些封面的设计,能够吸引你,带给你美的享受;
希望某些书,因为书评周刊的介绍,而走进了你的书架,给你留下一份记忆
10年了,不管你是我们的老朋友,还是一位新朋友,我们因书这一媒介,而在这里相遇。在你的书桌旁、书架上、床下的箱子底,是否还留有曾经读过的书评周刊。拍一张照片,“说说你与书评周刊的故事”,我们将会仔细倾听,并一一记录,并在我们的新媒体平台和近期出版的书评周刊上,分享给更多好友。
下一个十年,书评君希望与你一起走过!
原文标题:互动|萧三郎:书评周刊十周年谋变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