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FUN书】紫禁城杂志第九期:怀袖雅物桃花扇

作者:百道FUN书组   2013年10月12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FUN书】盛夏已过,扇子收归篋中以待来年。闲情偶寄,对而畅神。愿一同回味羽扇轻摇间,那醉心山川,卧游展卷的天真烂漫。在本期《紫禁城》中,您不仅会读到美人与扇子那些风情宛尔的故事,还能读到我们的特邀作者“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先生的力作:《纸扇长衫笑天涯》。清宫藏扇的品种丰富。在乾隆时期尤因人力,物力,财力的充沛,使制扇的艺术与技术达到鼎盛。九月号的《紫禁城》杂志分别在“热时天下是知音”、“点缀玲珑有佳品”、“纵墨乾坤有清新”、“掩映桃花别样红”四个板块中,追溯古代宫廷中地位堪重的御扇发展史,探寻彼时文化与艺术的风尚;陈列历代名家的扇面书画艺术;精选用料名贵,做工考究的扇股、扇匣、扇套与扇坠……尽可能为我们的读者充分展示原物的气韵,以及摩挲可现的历史细节。 

纸扇长衫笑天涯

文/郭德纲

扇子乃引风之物,又因文人雅士青睐,而被称为怀袖雅物。自幼学艺,历遍戏曲、评书、相声均涉及到扇子的应用,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评书,三寸舌六尺台,谈古论今指点江山。道具却只有扇子、醒木、丝巾三种。一把扇子在评书先生手中可作百般物件:拧着是枪,端着是刀,横着是剑,竖着是笔,打开是书信、地图、圣旨。曾见评书前辈用过各种折扇,质地不同尺寸不同。一般评书用的折扇约在尺二左右,也有一些先生说才子佳人、古今传奇的节目时爱用九寸左右的玉竹小扇,取其文雅书卷之意。我见过最大的扇子是某位说短打 的先生,用一把二尺二左右的大扇子,而且为便于挥舞,将扇钉换作丝绳,两头甩出穗头。大扇展开,颇有叱咤乾坤之态。

戏曲舞台上用扇按行当而别,无非配合人物身份而已。记得九一年我搭小班唱评戏《雪艳娘》时,与后台诸位前辈有过探讨。《雪艳娘》即京剧的《一捧雪》,评剧班因以旦角为主,故易名《雪艳娘》 。陆炳审雪艳一场,示意雪艳刺杀汤勤为夫报仇,陆炳打开折扇:“要刺!伺候了……!”(陆炳在暗示雪艳娘现在刺杀汤勤)当时觉得不合理。汤勤乃严府红人,现场监审,陆炳何敢如此?众皆不解,唯一干零活的老人说:那不是“刺”,扇面上写的“荆棘”。半掩半合时显示的是两个字偏旁所组成的“刺”字,以示官场之泥泞——如被汤勤发现也可解释。当时正在农村唱戏。斜月高悬,后台清冷,三杯薄酒,几粒花生,一众江湖人且蹲且坐,海阔天空。闻此高论,欣喜不已。可见三人行,必有我师。

相声表演中单独讲述了扇子的应用。如文胸、武肚、僧道领,书口、役袖、媒扇肩(文人扇胸,武士扇肚,僧道两门扇衣领,说书的扇嘴,衙役用小扇扇袖口,媒扇用鹅毛扇扇肩膀)等。这不仅系统的分析了不同人物的用扇规律,还将大批笑料融入其中,堪称相声中文雅类节目的代表。曾有人质疑相声表演舞台上用扇子打人的野蛮,其实,静下心来探讨,也便可以理解特殊时期的特殊论点。相声表演用的扇子是经过特殊加工处理的,打上去极响,但一点也不痛。所谓打头,也无非情节涉及而已。也没见到谁看见电影电视剧中的战争场面而愤愤不已,艺术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何况戏乃戏也,何必认真。

扇子在相声表演舞台上有一个禁忌,便是无故扇风。扇子是表演用的道具,而不是演员乘凉之物,曾见某演员扇不离手,不断扇动,内行会讥为下作。

从未想过收藏扇子,但不知不觉中也积攒了一批。曾结识一位天津演出商,兄弟极睦。当时他开了一家古董楼,一日以一把象牙扇子相赠,大边小边均为象牙,扇骨上一面刻画一面刻字,乃清末江南牙雕大师于硕之作,十分精美。于硕,扬州人。活跃于咸丰年间,工书善画,画风近王素 ,微雕名重当时,尤精刻象牙、水磨竹器物 ,目力敏锐惊人。观此扇,大边刻数百字,无一败笔,另一面的刻画清新文秀,刀法亦极精致细腻。

某年秋天,途经天津鼓楼,收得一把民国老扇,扇骨一般,但扇面为白宗巍所画。白宗巍,旗人画家,因卷入直隶督办褚玉璞与天津慈善家杜笑山的一些私事,更兼妻子被霸占,遂于一九二七年十月十二日从天津中原公司六层坠下身亡,引起轩然大波。此案轰动天下,后由于天津警察厅长常之英介入,以枪毙杜笑山告终。此案一出,诸多相声艺人纷纷演说,红火之极,但解放后该书目失传。我因与杜氏后裔熟识,遂得以串联全文,曾于二〇〇四年在德云社演说过长篇单口相声《白宗巍坠楼》,这部书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时隔八十余载,当事人旧物落入我手中,冥冥之中若有安排。观白宗巍所画之扇面,再联想起这位才子惨丧的结局,不禁令人扼腕。

多年来,四处演出,八方颠簸,随手也得了不少折扇。有玉竹,有棕竹,有湘妃,有梅鹿,不指望倒卖获利,也不敢附庸风雅,唯闲时取出,盘扇骨,赏字画,观孤云断,叹长亭短。渡关山,也无非扇中一合一关,回首不回首,灯火也阑珊。

  

宫阙凉友招清风——清宫藏扇精品

文/顾石

故宫博物院现收藏有成扇类文物近万件,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清宫旧藏。清宫成扇以纸质及绢、绸、缎、纱、缂丝等织物质地的折扇和团扇为主,同时亦有少量竹扇、羽扇、象牙扇以及芭蕉扇等。从现存成扇看,清代宫廷成扇有两个高峰时期:一是乾隆时期。此期的宫廷用扇设计精美、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成扇的收藏与制作皆达到鼎盛。另一个是慈禧皇太后掌权时期。清宫成扇在数量上凸显优势,现故宫博物院所存清宫成扇绝大多数均属这一时期。唯此时已至清代晚期,国家内忧外患,国力已近衰竭,成扇数量虽然众多,但是无论审美情趣抑或工艺水平,都无法与清代中期相媲美,精品成扇已甚为鲜见。

一、清宫团扇

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的团扇,这些团扇绝大部分为清代晚期作品,少数为清代中期作品,主要分两大类:

(一)绢质(少量为纸质)的书画团扇

此类团扇中最具特色的是乾隆时期的藏经纸扇。

藏经纸扇以藏经纸制作而成,藏经纸即金粟山藏经纸。相传浙江海盐西南有金粟山,山下有金粟寺。寺中曾藏北宋大藏经数千件,每幅纸背上均钤有“金粟山藏经纸”朱文印,金粟山藏经纸以此得名。此纸以麻料制成,质地较厚,无纹理,内外皆蜡,有米黄色、白色、虎豹皮花纹等。有的已被写过字,有的虽未写字,但因是从经册后背揭下来的衬纸,其上往往还有书写原经册时渗透的墨痕,所以从正面看上去,还有反面字的痕迹。金粟山藏经纸后来逐渐流入民间,被用于写字作画或装裱手卷引首。因社会需求,遂有人开坊仿造。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金粟山藏经纸大多为乾隆时的仿品。乾隆皇帝曾多次下旨以藏经纸制扇,并赋有诗句赞之。如《咏藏纸扇》:“唐代经背纸,梵文隠现中。恰成团扇月,雅似扬宗风。拟欲民解愠,翻思道不同。班姬何用叹,未识色如空。”又《题藏经纸扇》:“吉云片羽遗金粟,柄以和阗美玉为。妙谛清词两无似,拟将落笔又迟迟。”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藏经纸扇的喜爱有加。 

清乾隆 乾隆帝绘兰石图并书恭奉皇太后赏荷即景诗玉柄团扇
通柄长三六厘米 面径二四.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紫禁城杂志供图

 

(二)织绣类团扇

清代所用织绣团扇有绸、缎、纱、绢、罗等多种质地,其中尤以缂丝最为精美。

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又名刻丝、克丝等。其织法以生丝为经、熟丝为纬,将多种彩色纬丝与经线交织,“通经断纬”、“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故名缂丝。由于缂丝工艺繁复,一件成功的作品,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故多为宫廷御用。

 

 清乾隆 红色缂丝海水云龙图金漆嵌象牙柄团扇
通柄长四九.三厘米 面径三二.七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紫禁城杂志供图

 

织绣团扇大多于绸、缎、纱、绢、罗等质地上织绣花鸟等图案,织绣技法多种多样,不胜枚举。在此仅列举几种较为有特点的加以介绍:
纳纱,刺绣针法的一种,亦称“戳纱”或“纳绣”。用素纱作地子,有规律地按纱孔行针刺绣,或垂直、或斜向,针路规整匀齐,有强烈的织纹感和装饰效果。

打籽,我国传统刺绣基本技法之一,由古老的锁绣发展而来。用线条绕成小粒绣一针,如籽一般。多用于绣制花心。 

堆绫,中国古代织绣品种之一。用料以绫为主,亦可用绢、缎、纱、罗、绸、麻和布等料。将料按事先设计好的图案剪裁成各式绫片后托纸、粘贴或用针线缝钉上,堆成各式纹样,或在上面再加刺绣。

 

清嘉庆—道光 黑色绸绣菊花双蝶图竹柄团扇
通柄长四八厘米 面径三一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紫禁城杂志供图
 

二、清宫折扇

清代宫廷折扇多达数千件,主要为清中期及清晚期制品。

清中期,尤其是乾隆时期,宫廷折扇大方、雅致、精美,令人赏心悦目,在艺术与技术上,达到了极为鼎盛的阶段。在充沛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支持下,此期还能进行各种创新尝试,以期制作出别具一格的折扇。比如不仅采用藏经纸制作折扇,甚至尝试用羊皮来制作折扇。乾隆三年三月“二十三日,司库刘山久来说太监毛团、高玉交加层羊皮画西洋景扇面一张,加层素羊皮扇面四张。传旨:‘着交与织造海保配做扇股,不用托裱,就从加皮内川(穿)扇股配做扇子,钦此。’于本年四月二十四日织造海保差家人六十五来说,此扇面配不得扇股,难以做扇子用等语。司库刘山久、催总白世秀仍持进交太监毛团、胡世杰、高玉回奏。奉旨:‘此扇面既做不得扇子,将锦边裁去做斗方用,钦此。’” 说明乾隆时期由于国力鼎盛,对于折扇的制作不但精益求精,讲求细节,并能推陈出新,甚至可以参糅西洋画这等在当时极具时代感的新鲜元素,凸显皇家豪贵气派。

到清晚期,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国力衰竭,为宫中特制之物的品质已远不及中期,像折扇这种精巧之物,皇家制坊已无余力承制,多是由专业扇店购置,这些折扇于扇面边缘内层印有红色的商号名称。故宫博物院所藏此时期的折扇之上即有“金陵庆和仁选制提净棉料”、“极品五层棉料杭省舒莲记选制”、“京都蝶生祥揀制提尖真门市”、“京都聚明斋选制德记提尖真门市”、“万记金陵周全盛选制”、“京都松古斋选制万记”、“鉴记揀选京都松竹斋选制”、“京都松竹斋制明山精制”、“京都清秘阁选制”、“金陵庆华公监制”、“京都同福德选制福禄寿喜”、“杭州王星斋选制注册超等三星雅扇”、“提尖真门市金陵庆风馆选制”等名号,不胜枚举。故此,清晚期宫中所用折扇实与民间无异。 

清晚期 万寿字折扇
纵三〇厘米 横四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紫禁城杂志供图
  

清晚期 纱绣花鸟图折扇
纵二二厘米 横三九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紫禁城杂志供图
 

 

 

清晚期 孔雀羽折扇
纵三九厘米 横六〇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紫禁城杂志供图

 

三、清宫竹扇

清宫竹扇中以龚扇最具特色。“龚扇”产自四川自贡,以清末竹编艺匠龚爵五的绝技而得名。扇以极细薄的竹篾编织而成,图案精美,如绢似锦。清光绪年间成都举办劝业赛宝会,龚爵五的龚扇获奖,于是贡入宫廷。因其扇薄如蝉翼,轻柔光滑,而深得慈禧皇太后的喜爱。 

清晚期 竹丝编石榴花鸟图漆柄扇
通柄长四二厘米 面径二七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紫禁城杂志供图

 

四、清宫羽扇

现存清宫羽扇主要有鹅毛扇及雕翎扇两种,皆为清晚期制品,与民间所用无异。清王廷鼎所撰《杖扇新录》中对这两种羽扇皆有较为详细的描述。
鹅毛扇,以白鹅翎制作,亦有灰色者。“相传禽羽枯则易散,惟浙江湖郡骆驼桥下之水,上承苕霅,慓急厚重,浣羽其下,则久黏不枯,光滑如缎,故鹅扇都产湖郡。即他处羽扇,亦必先浣羽于湖,而后制之。其形如掌,上锐下圆,一扇用三四十羽不等。柄用短木管三寸,即劈翎管如篾丝,结成古钱及卐字等形,蒙其外为之柄。上用五色绫缎翦成寿桃形,两方前后贴之,金镂绣成书画甚工。再用孔雀金翠毛围列其边,中缀大红绒花一朵,盖鹅毛长不及八九寸,凡此藉以掩饰其毛之根,而颇觉明媚可观。近亦有制长方形者,此扇闺阁用之尤宜。”

 

清 白色羽毛扇
通柄长四〇厘米 面径三九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紫禁城杂志供图
 

雕翎扇,即所谓“雕扇”,咸丰、同治时期盛行于京城王公大臣之中。这种扇“一羽长尺外,阔一二寸。扇形长方,一扇列九羽为率,价须十金。若七羽六羽者尤贵。羽出北口,赭质而白章,亦有黑白各半,又有上下全黑,中间寸许白者,名‘玉带’,值数十金,甚有至百金外者。柄用象牙,妓女或取驼骨溅翠为之。此扇行而一切羽扇皆废,间有存者,惟鹅毛鹰毛两种而已。”

五、清宫象牙扇

清代,象牙工艺十分发达,象牙扇的制作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编织。其制作程序复杂,要先将象牙浸泡药水使其软化,然后劈成宽不足一毫米、薄如细篦的牙丝进行编织。此牙丝编织工艺为广东工匠所擅长,雍正年间广东官员曾以象牙席进贡,后雍正皇帝以象牙席过于奢靡为由下旨禁止制作。之后,象牙扇便更加精益求精。在“宫中进单”中,经常可以看到广东官员以此进献宫廷。

另一种方法是雕刻,制作时要将象牙镟削成轻薄的牙片,之后使用钻孔梭锯进行细致锼镂。

清乾隆 象牙雕锦地纹嵌象牙染雕石榴花图玳瑁柄扇
通柄长四八.四厘米 面径三二.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紫禁城杂志供图

 

六、清宫芭蕉扇

芭蕉扇多产于广东、福建等地,以广东新会所产最为著名。其制作方法繁复精致,清王廷鼎《杖扇新录》中有详细描述:“古有(造字:糭,左边的“米”换成“木”)扇、葵扇、蒲扇、蕉扇诸名,实即今之蒲扇,江浙呼为芭蕉扇也。(造字:糭,左边的“米”换成“木”)梠一种名蒲葵。《研北杂志》称《唐韵》(造字:糭,左边的“米”换成“木”)字注云:‘蒲葵也,乃(造字:糭,左边的“米”换成“木”)扇耳,以其似蕉,故亦名芭蕉扇。’产闽、广者多,叶圆大而厚,柄长尺外,色浅碧,干则白而不枯。土人採下阴干,以重物镇之使平,翦成圆形,削细篾丝杂锦线缘其边,即仍其柄以为柄,曰‘自来柄’,是为粗者。有截其柄,以名竹、文木、洋漆、象牙、瑇(玳)瑁为之,饰以翠蜨银花,缘以锦边,是为细者。通称之曰蒲扇,或曰芭蕉扇,实一物也。闺中及商人多用之。” 除了上述几种最为主要的扇子,清宫还有草编扇、藤编扇等,此不赘述。 

清 玳瑁柄雕象牙柱芭蕉扇
通柄长四七.九厘米 面径三六.二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紫禁城杂志供图
 

 

清晚期 细藤编织骨柄扇
通柄长三三厘米 面径一五.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紫禁城杂志供图

 

阅读链接

五大名扇
    1. 安徽真丝扇:至今有四百多年历史,扇面真丝绸缎面料制作而成,比纸张柔软,凌娟光滑,制作起来工艺要求极高,扇股用头青天然高山楠竹制作,经过数次的打磨,刀工,平面处理等方式。扇面先过浆下水,在烘烤阴干,在做成型定位,在染色印刷在过浆风干,然后折面定位,再做扇股刻绘工艺,然后搭面成型,总计七十余道工艺流程。
    2. 江苏檀香扇:用檀香木制成,有天然香味,轻轻摇,馨香四溢。此扇有“扇存香存”的特点,保存十年八载后,扇起来依然幽香阵阵,沁人心脾。夏令既去,藏入衣箱,还有防虫、防蛀的妙用。
    3. 广东火画扇:始创于清同治末年,制作时选薄玻璃扇两柄,合成一柄双面扇,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火笔作画而成,清秀典丽,永不褪色。
    4. 四川竹丝扇:俗称“龚扇”,有“灿若云锦、薄如蝉翼”的美评。扇面多是桃形,形似纨扇,用细如绢丝的竹丝精心编织而成。颜色嫩黄,薄而透光,绵软而细腻,恍若织锦,图案惟妙惟肖。
    5. 浙江绫绢扇:绫绢扇扇面轻如蝉翼、薄如晨雾、色泽光亮,给人以温文尔雅之感。 

作者:百道FUN书组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