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阮怀伟:时代e博的数字出版生态系统

作者:赵天峰   2013年08月15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专访】我们后来发现,数字出版或者说互联网出版给了我们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打破了传统出版在物流和资金流上的壁垒,恰恰可以通过平台将传统出版不能实现的终端用户真实地粘合在自己的手上,这也是地方出版集团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因此我们还是决定要做平台。只不过这个平台做法要跟别人不一样,要将地方传统出版的优势发挥出来。

阮怀伟:安徽教育出版社副社长 安徽教育网络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

百道网:“时代e博”上线两年多时间,在这两年多时间,“时代e博”经历了怎么样的过程,在您看来,它的运行达到了预期吗?

阮怀伟:“时代e博”的建设单位是安徽教育网络出版有限公司,公司实际上成立于2004年底,是原新闻出版总署第一批批准的互联系网出版的企业,在2010年前由于数字出版没有明确的方向,故而公司一直“沉睡”着。2010年由于数字出版环境的变化,移动互联的新起,特别是手持终端的应用发生了变革,因此我们依托教育出版社的优势,开始启动数字出版项目,在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整合数字内容为切入点,立足数字教育服务,探索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正是由于我们提前准备,在2011年6月28日开创了自主品牌的“时代e博”数字运营平台正式上线,标志着我们正式开始进入数字出版领域,同时上市公司也将我们列入了公司“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教育网络公司也正式确立了以自主“平台运营”为主体、以“科技创新”和“内容增值”为两翼的发展思路,应该说网络公司在此时正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无论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平台电脑的应用,还是国家在政策上的宏观指导,都为网络公司这两年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发展基础。对我们来说,那时候来决定这个事,恰好生逢其时,过早做的话,可能成为“炮灰”,但如果晚做,就难以把握文化科技整合的大政策,可能网络公司就失去了很多机会。正是把握机遇,“时代e博”的发展经历才稳步地经历了三个阶段,2011年是定位阶段,2012年是摸索阶段,而2013年是产品化阶段,实现了我们的预期。因此,我们是庆幸的,拥有探索中的快乐。

百道网数字出版业务起步时,对“时代e博”平台运营定位是如何考虑的呢?

阮怀伟:起初,大家也有过争论,到底要不要做平台,适不适合做平台。有的讲做平台对于地方出版集团来说不适合,因为我们没经验,起步又晚,难以形成竞争力。比如当当、卓越、亚马逊、新华e店等等,都跑在了我们前面。但是我们后来发现,数字出版或者说互联网出版给了我们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打破了传统出版在物流和资金流上的壁垒,恰恰可以通过平台将传统出版不能实现的终端用户真实地粘合在自己的手上,这也是地方出版集团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因此我们还是决定要做平台。只不过这个平台做法要跟别人不一样,要将地方传统出版的优势发挥出来,特别在内容聚合和地方教育市场整合起来这是我们的优势,所有平台的运营定位就要与众不同,打破主流的B2C结构,直接运用“B2B2C淘宝式”的构建思路,结合股份公司和教育社的优势,确立了以“数字出版、行业服务、商务运营”的数字出版定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特点,或许才可能有出路,应该说目前我们的“时代e博”设计思路在全国还是少有的,可能在全国也是唯一的一个。

百道网这样的定位意味着探索一条新路,您认为是否有风险?又如何看待风险?

阮怀伟:对于这样的定位确实没有什么可以借鉴,存在一定风险,但也可能成功,现在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是从现在的方向上来看,包括国家的政策导向,我们的这条路应该是对的,只是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我们的同行都很努力,不进则退或进慢则退。

当然也有人说,我们出版不适合做云平台,有风险,认为云平台是大概念,出版人只应该做内容。而我认为出版应该适合作平台,因为出版本身的特点需要与读者建立零距离的联系,数字出版恰恰可以提供一个直接服务读者的内容载体,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云平台。我有时开玩笑讲,数字出版既然像天上的云,那么云天上的云就绝对不会只有一片,却会有很多云,只要云与云之前形成融洽关系,这样天空才会更美丽。

百道网:“时代e博”在安徽教育社的管理下,如何体现出是时代集团的数字出版项目呢?

阮怀伟:这一点我有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时代e博”的建设单位网络公司有点“一司两制”的味道,在战略上整个项目的规划,代表着时代传媒股份的发展战略,但在具体实施和管理上又结合了教育出版社的资源优势,因此在数字出版的起步阶段这样更加有利于公司的发展,特别在教育行业的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整合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我国的出版产业主要应用在教育产业,我们又是地方出版集团的教育出版社,所以自然而然要立足在数字教育、教育服务上,这等于是产业定位。出版应用加行业服务等于产业示范,所以我们把目标非常清楚地定在了教育行业上,即将拓展一个新的“时代e博”项目“智慧校园·时代教育在线”云平台,这正是这种“一司两制”下特点的优势。这也为传统教育出版的转型,或者说升级、融合,找新路。从而为股份公司积累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升级聚合“能量”。

百道网数字出版和教育服务都是原来出版社业务上的顺势延伸。但在电子商务的构想中,“时代e搏”的优势在哪里?

阮怀伟:我们调研了大部分的数字出版业务,在商务运营上均重视B2C业务,内容增值业务除了中移动的特殊性给出版社带来盈利外,其他所有平台基本上都是属于不盈利状态。所以对于我们来说B2C商务运营这条路我们肯定是不好走的。我们在商务运营上必须发挥机构运作和区域服务的优势,同时还要将出版者和作者在数字出版中的地位突现出来,让其真正成为数字出版运营的主体,发挥其资源优势。因此,“时代e博”设计更注重服务上游的作者和出版者,当然作者也包括教育行业的老师,让其在平台上直接为其固定的读者包括学生家长提供个性化内容服务,让供需双方直接通过平台实现内容需求的即时满足。简单一点说,电子商务就是要给作者、出版者、运营者、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数字出版生态体系”。

百道网这个“数字出版生态体系”是如何运作的?

阮怀伟:我们说的数字出版生态体系就是指“全媒体数字出版运营服务平台”,具体来说就是我们现在做的“112数字出版工程”,即打造一个“时代e博”品牌:构建一个云管理系统——“全媒体数字内容出版运营管理系统”,搭建两个行业应用云出版服务平台——“书香社区网”和“智慧校园网”,从而实现数字内容的版权管理、可控投送、市场运营融合一体,为上、下游用户做提供一个基于云服务、开放式的服务体系、交易体系、管理体系。

“书香社区”和“智慧校园”这两个行业应用的网络云平台,就是基于不同的行业应用,通过B2B网络社区化服务形式,为特定的读者群提供专业化的数字内容为核心业务,同时实现移动互联相关的增值业务服务。比如说内容的跨平台、跨系统使用,一次内容加工,多系统发布的便捷,以及出版特有的版式和流式阅读体验等。

百道网:“时代e博”平台的发展是否会给网络公司带来重新定位?

阮怀伟:前面我们说了,公司已明确了“一主两翼”的发展战略,应该说通过平台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已逐步将公司从一个传统互联网文化出版企业定位为“现代服务业企业”。从一个单纯的内容出版企业转向为一个文化科技融合的现代服务企业。现在我们把自己定位成文化企业中的科技服务企业,科技企业中的文化服务企业,真正体现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正是因为明确了企业定位,依托平台建设在科技创新上有了突破,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文化科技专项、年度重点科研专项等科技创新项目。企业因此也先后荣获了全国数字出版示范企业、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培育示范企业、安徽省数字出版生产力促进中心、合肥市企业技术中心、合肥市教育网络出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基本上囊括了科技行业所有的企业资质,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科技创新基础。

百道网网络公司成为全国的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成员单位,在您看来你们的优势是什么?

阮怀伟:我们这次加入电子课程标准体,是基于一个想法,我们一开始就定位要做数字教育服务平台,当时公司成立时就已明确。经过两年,已经把这个事情越想越明白,坚定下来。课标组是国家信标委跟教育部联合组建的,也就是国家层面的唯一一个关于电子书包方面的标准组,依托标准组我们能够更好的指导智慧校园的建设。我们加入标准组有三点优势:一是我们有30年的教育服务经验,二是我们能聚合适合区域化教育的内容资源,三是我们已有了一个可以服务教育的初步生态环境平台“智慧校园”,所以我们加入标准组将可以从更多地层面服务国家标准的制定。

百道网您如何评判这些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什么时候可以做到真正赚钱?

阮怀伟:现在从事数字出版的企业已从科技企业转向了出版企业,特别是各大出版集团、出版社都从不同层面地涉及数字出版,我认为这是好事,数字出版发展的春天才真正来临。只有全民参与,特别是传统的出版企业参与了数字出版,考虑产业升级,数字出版的盈利就靠谱了。大家都在谈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我认为产品的盈利模式是现成的,无需创造,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新技术将传统的内容形式通过技术让消费者更加容易接受,体验其更大的内容价值,培养消费习惯,当这个数字消费习惯形成了自然盈利就形成,现在重要的事如何挖掘消费者利用数字内容的功能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将技术与出版、行业应用特点进行创新集成应用。就象手机支付、网络支付,就是将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所以就有支付宝的应用。至于目前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一定要与传统出版相结合,让其成为传统出版的增值服务。等到未来数字出版应用环境全民化后,那时自然就可以赚钱了。

此外,数字出版要盈利必须要合作,现在做数字出版的总体三大类,一类是技术,一类是内容,还有一类是运营。这三类的企业做数字出版,从本质上来讲是产业的上下游链,不是竞争对手的关系;同时,要盈利还应建立一个数字出版编辑、运营、管理透明化的行业规范,特别在版权上要加强管理,净化市场环境,让作者、出版者、平台商、运营者合理分配利益,找到自已的产业定位,实现合作共赢。

百道网您对时代e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前路会存在哪些挑战?

阮怀伟:应该说,我们对公司的发展确实信心实足,因为我们赶上了好的政策。同时,我们又给企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这就是我们不断追求的一种企业精神,也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一个是“创新”,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生存的保证;二是“合作”,是我们获得盈利的基础,是发展的动力。三是“诚信”,是我们企业的品质,担当数字出版发展的困惑;四是“关爱”,是我们的社会责任,要让读者感受更贴心的服务。

但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将会更多,作为传统出版人来说,数字出版技术将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如何将新技术应用到行业,如何去理解、运用这些技术,当你将技术在出版行业应用到极致的时候,你就是最大的赢家。另外,我们现在还面临的问题是观念转变,真正深入到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产业融合。别人讲转型,我也讲,但我骨子里还是想着怎么去融合,因为他会直接影响到我们自己的发展速度、业务创新的能力。最后,对于公司发展来说,今后最大的挑战,还是人才队伍建设,这个对我们来说特别重要,只有一支适应数字出版发展的团队,事业才能得到保障,否则会事倍功半。

百道网数字出版转型首先是要传统出版人进行观念转型。您作为传统出版的一员,在这种观念转型的过程中一定经历了不少的考验。可以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经历或故事吗?

阮怀伟: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科技社,从事图书销售工作,在科技社又做过信息化管理工作以及后来在教育社从事ERP管理工作,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技术给工作带来创新和便利,是技术的受益者。我做了多年的传统销售后,能更体会到传统出版的不易,感受着传统图书销售可能会越走越窄,逐步遭遇天花板,需要寻找新路。我到教育社后,教育社有一个很好的平台,有一个可以做数字出版的公司,有一支青年业务团队,加上政策支持和教育社的地利,2010年我们决定开始考虑数字出版的发展,如果没有在2010年进入数字出版,或晚一点进入,也可能我们数字出版梦还在规划中,现在可能压力更大,今天也就不会和我的团队一起感悟着数字出版带来的快乐,这也可能就是我和数字出版的“缘分”。

作者:赵天峰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