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研究】苹果出现之后,窗口期是不允许的,因为苹果要的就是最“牛”的出版社的畅销书、新书整齐地出现在iBookstore中的这种震撼效果,出版社没意见,毕竟,在出版商眼里,苹果不是亚马逊。大型出版社此时很放松,有“权”嘛。可是迎面遭到苹果一闷棍!
苹果案认定了苹果是电子书业代理制事件的主角,这就跟一直以来人们以为的“大型出版社联合起来、借势苹果、争取行业主导权,然后跌倒”有很大的出入了。同样的,2010年初的苹果,iPad闪亮登场,所有人都被迷倒,包括搞电子书的,同时,乔布斯时代的苹果也走上了辉煌的顶峰,谁能想到苹果为了一个小小的电子书市场曾暗地里下了那么多功夫、冒了那么多坏水?所以说,此番苹果主导的合谋,背后的故事极吊人胃口——苹果到底是如何成功拉上五大出版社给亚马逊挖坑的呢?故事中的主角们,彰显了什么样的性格呢?
我们已经知道,代理制是苹果和大型出版社取得共识的基本点。然而围绕如何推行代理制,苹果和大型出版社开展了密集的谈判,跟五家大型出版社签署了一模一样的代理制协议,正是在这个谈判或者“谋划”过程中,才看出了苹果的主谋身份。首先,代理制协议中最关键的“价位”,也就是决定苹果案之所以罪在操控涨价的,由苹果确定。其次,协议沿用了苹果熟悉的“三七分”,这个问题争议不大,我们没看错的话,苹果对此是不由分说的。第三,协议中有专门针对大型出版社的限制性条款——“最惠国条款”(简称MFN)。下面我们看这三个方面是如何起作用的。
我们已经知道,大型出版社当时在电子书定价(批发价)问题上主要是在纸质书定价方案上附加点东西,没有独立核算。两者的批发价都是对折。最开始的时候,同样一种新书的两个版本同时上市,零售价电子书版比纸质书版便宜20%。后来,亚马逊搞赔本折扣,搞出来令人极为不安的9.99美元低价位,大型出版社为了反制,把电子书版价格提高到跟纸质书版一样。此做法无效,亚马逊宁可扩大亏损也抱定9.99美元不动摇。于是部分大型出版社开始设置窗口期,让精装本先卖,最长4个月,然后电子书版再上市。苹果出现之后,窗口期是不允许的,因为苹果要的就是最“牛”的出版社的畅销书、新书整齐地出现在iBookstore中的这种震撼效果,出版社没意见,苹果不是亚马逊嘛。
于是顺利进入商定日后大型出版社如何行使“定价权”问题。按态势,代理制下的电子书零售价位必然高于9.99美元(所谓打破亚马逊9.99美元价格神话、恢复正常价位嘛),大型出版社此时很放松,有“权”嘛。可是迎面遭到苹果一闷棍!苹果说,你的定价是有范围的,不能超过12.99和14.99美元。大型出版社当场就急了,怎么还有封顶啊,“亲,你不太懂我们这高雅行当里的规矩吧”。苹果说,我研究了你们纸质书在亚马逊的零售价,8到15美元,而且告诉你,电子书一定要比纸质书便宜,这一点你们以前就承认,封顶是必然的。大型出版社顿时花容失色,这哪里是苹果,亚马逊第二啊。
与此同时,苹果开始传授代理制之真谛:自古以来,30%就是苹果代理制的规矩,你知道,我们总是要赚点钱(at least some money)吧。另外,封顶不是全部真相,我们还封底呢,0.99美元。潜台词:你要是定为零,我们那30%就蒸发了,苹果是销售渠道,不是营销渠道,不支持免费派送。不过,无论如何,要记住,你们是有定价权的、有定价权的,有定价权的……大型出版社方面显然为了“定价权”不顾一切了,于是出现了我们以前在代理制周岁纪念活动中分析过的情况:代理制之后,大型出版社代理制电子书实际收入甚至低于在亚马逊的批发制,所谓代理制定价模式的损人不利己的“明涨暗亏”效应。大型出版社在经济上必须吃亏了——看起来多像亚马逊。为了合力制定新行业规则、刷出行业脊梁闪亮的存在感,看来打掉了牙必须往肚子里吞。
苹果最耐人寻味的合谋招数其实是MFN附加条款。MFN附加条款的要义是苹果要是发现别的渠道价格更低,那么就进行比价,后果自负(也就是出版社拿的70%相应缩水)。通常逻辑看,既然苹果支持了大型出版社推代理制,那么苹果相比于其他渠道理应有所区别。不过,MFN是法庭上的一个热点,它的意味很多。证据显示,苹果重视大型出版社落实逼宫亚马逊的事情。苹果说,我是亚马逊的竞争对手,不方便开口要人家改,你们很合适。乔布斯说,如果能确保大型出版社出头要求亚马逊改代理制,那么那个封顶价位(12.99和14.99美元)出版社不满意可再谈。其中的隐含逻辑很清楚,大型出版社必须是苹果打残亚马逊的枪。司法部的解读直击要害,MFN是一种保险措施,它的实际效用是让大型出版社无回头路可走(在经济上已经吃亏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强迫大型出版社死磕亚马逊,替苹果逼迫亚马逊改用代理制。苹果律师的解读就是传说中“事实不利于己的时候就辩条文”的辩护智慧:你能用一个措施的效果来判断这个措施的目的吗?我们可是把MFN当作保护我们视为上帝的iPad、iPhone用户的。不知道大型出版社是怎么理解MFN的,无论合谋期间,还是出庭作证的时候,大概是五味杂陈了吧。无论如何,MFN作为苹果提出的附加条款,大型出版社方面接受了。大型出版社这些头头曾经惧亚马逊如虎、每个季度秘密碰头研究对策的,全部抖胆跟亚马逊拼了。
综上,围绕代理制协议的关键问题,司法部描绘的故事,人物性格鲜明,情节丝丝入扣——谋事的坏人,永远比唱高调的好人可信。苹果无愧主谋,合谋中的苹果,强势、有办法、吃到了实惠的真小人;合谋中的大型出版社,天真、让步、秀了下限的伪君子(附一句,大型出版社要是还想谋大事,那么真不如改“合谋”为“合并”,后者是真爷们,前者……容易让坏人带走。而且严肃地讲,六大就算真合并为一大,如大型出版社事务专家沙特金所预言的,也无涉垄断)。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