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中国心 世界梦 ——从莫言、阎连科看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作者:精典博维   2013年05月24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2012年10月,莫言众望所归摘得诺贝尔文学奖;2013年阎连科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这个英语文学界最重要的国际奖项的提名。短短半年时间,光是同一出版商——精典博维签约的中国作家就两次近距离接触重量级国际文学奖,这一方面说明了其极具战略眼光,另一方面无疑在中国文学界、评论界、出版界和读者圈激起千层浪——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文学开始在大众视野中正式走向世界?

    无疑,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文学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文学得到西方正统文学界的最高认可。阎连科入围布克国际文学奖也证明了西方文学界开始把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射到东方的这个神秘古国。

    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文化复兴的需求,文化的抬头或是强势传播也必然依托于经济的强大。

    自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以来,中国文化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抬头的呐喊。在经济、文化、艺术同市场之间巨大张力的作用下,首先走向世界的,却不是中国文学,而是中国电影。中国电影给了西方世界一个观望中国的窗口,让西方的影评人和观众在自己想象的基础上解读中国,而电影也正改编于中国文学。

    如今中国作家先后高频地出现在国际大奖中,也让中国文学界和大众看到了我们正在实践文学上的“中国梦”。近些年来,一次又一次的国学复兴,一次又一次的传统审美回归,越来越被提倡的国学教育,越来越受关注的传统艺术品收藏……这些似乎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后人们对于文化复兴的需求。民族文化的复兴最终必然以走向世界为目标,而莫言摘得诺贝尔文学奖、阎连科入围布克国际文学奖让我们看到中国文学借助翻译文本这个载体走向世界的希望。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必须立足于本土化的题材,身后依托的是本国的土壤;二是必须会纯熟地使用各种现代的写作方法和表现手法。本土化的题材用现代或者说是西方的写作方法来写作,是目前西方主流文学界对于异域文学的审美取向。无论是莫言还是阎连科,都完全符合这两个条件。此外,除了作家本身作品的质量,海外书商以及作家经纪的水准也是决定着中国文学能否顺利走向世界的重要一环。作家海外版权的运营水准将直接影响作品的翻译水平、能否进入主流视野、能否引起文学界关注。

    文学走向世界,从根本上说,是中国人民族复兴的梦想,是中国人站在世界中心的渴望,是复兴的心理需要在文学上的投影。中国文学和作家走向世界的过程承载了太多的民族需求。在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中,中华文明没有断层地承继了下来。近现代至今,在同西方文学、文艺思潮的碰撞中,也逐渐摸索出一条自己的路,碰撞的过程也让中国文学有了新的生命。如今,我们拭目以待中国文学能在越来越高的平台上不断创新,带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梦走向世界!

    精典博维两个签约作家离国际大奖如此之近,也让我们想起了精典博维董事长陈黎明在面对媒体时,表达出签约一流作家,培育潜力作家,不断提升作家品牌和价值的愿望。他也身体力行地把作家当做最珍贵的财富来服务,签约莫言、阎连科这样重量级作家的同时,精典博维也培育出颜歌这样的文坛新秀;在继《莫言文集》之后,《阎连科文集》也正在出版中。在此,希望中国文学出版界能多一些“伯乐”,多一些优秀出版商,能够带着作家的“中国心”、民族的“世界梦”,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奇迹。

作者:精典博维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