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英)罗纳德·科斯,王宁 著 徐尧,李哲民 译
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中国近三十几年来的变化,波澜壮阔而又诡谲多端,作者在薄薄一本书里勾画出了这部跌宕起伏的大剧,选材就不容易,可谓最高水平的综述。我虽不懂经济学,但这个时代毕竟是自己刚刚生活过来的时代,至少在我这样一个深为关切的外行眼里,关于这个大题目,这一本远比其他同类著作更富洞察力。对这段历史的各个关节点,刻画准确而合乎比例,对华国锋以降所施行的各种经济政策的评价也很公道。既富历史眼光,又富理论的结构性,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是本书的思想性。
按作者的结论,变革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中央谋划之外的边缘自发力量,最后造成的“中国模式”,是一种地方政府深深介入的特殊类型的市场经济,这种模式有它的优势,也带来种种困境。
总的说来,我觉得作者对“中国模式”带来的困境估计不足,例如“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这种模式带来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我想会远远大于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数量,对经济的扭曲要严重得多,这还不说由此带来的贪污腐化以及其他相关政治-社会问题。
各种困境主要见于第六章,相应的,我觉得这一章较弱,只是把咱们都知道的一些困境罗列出来,并未提供超出咱们普通人见识的结构性分析。中国这三十多年走过来不容易,路选得有对有错,此外运气也很重要,总的说来,我觉得运气还不错。跳出来看,好的结果不去说它,坏的后果,有些是政治政策造成的,有些属于现代化的一般问题。例如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成因不一而足,但不管来路如何,政府总有应对这些后果的责任。
从前,中世纪一直被说成“黑暗时代”,近几十年来,研究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个印象,挖掘出近代科学乃至近代文明在中世纪的根苗。引导这一观念转变,格兰特是个重要人物。格外有意思的是,他注重的不是数学、物理学方面的某些具体进展,而是希腊-阿拉伯著作的拉丁翻译,大学的建立,经院哲学中的自然哲学发展。为什么当时比西欧更文明昌盛的阿拉伯世界、拜占庭以及中国反而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作者的探讨也许不尽令人满意,但包含很多重要的启示。
R.H.Lowie是人类学大家,原著出版于1929年,那时候,社会科学不像后来那样板紧科学面孔,写书人古风犹存,把古今各民族吃喝拉撒住用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议论风生。很值得推荐,单说作者的广见博学就让人叹为观止。思想上,这本书颇能反映当时人类学在祓除西方中心主义方面的努力。而且还可以借机读一读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白话文新锐吕叔湘的译笔,至今仍颇多可学之处。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张远山 著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我一向好读庄子,却从无研究,读不懂的不少,自以为读懂了就手舞足蹈。张远山自任庄子的文化托命,对庄子深有研究,甚至为此深研战国历史。虽然我很喜欢作者张大狂傲的气势,但毕竟一介俗夫,书中的诸多断言,让我欣然收下的并不很多。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狄更斯 著,朱惠芬 译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书薄薄的,不算附录,连图画带文字147页。没谈什么理论,挑出一些作品来,简短介绍阐释。有画家教导我说,别去读作品阐释,最好把什么都悬置,直接面对作品。这大概得有慧根。读读阐释对我还挺启蒙的。
《党史笔记》,何方著,利文出版社,2010
我对中共党史一向兴趣浓厚。此书作者曾随张闻天工作,后来曾任中国社科院日本所所长等职。此书主要着墨于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时期的张闻天,以及延安整风本身。没多少惊人的新材料,但写得老实可信,可依以辨析不少历史材料,例如辨析《杨尚昆回忆录》中关于整风时期抢救柯庆施的情节(上册311以下)。
《不二》,冯唐著,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1
从前没读过冯唐,开篇就感到作者眼界高阔,文字聪明灵秀,想象颇为精妙。可惜读到前三分之一以后,差不多就是重复了,想象也胡乱起来。满世界人,男女老少,从唐太宗、弘忍、慧能到扫厕所的不二,从玄机到庄阳公主,世上只有一个字:入肉。小说家言吧。
《史蒂夫·乔布斯传(Steve Jobs:A Biography乔布斯唯一正式授权传记简体中文版)》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 著,管延圻 等译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住在朋友家时读到,书厚,没来得及读完。乔布斯从小到大没一件事会发生在中国。听说这本书人人在读,但读下来没觉得那么好,与蒙克所著《维特根斯坦传》茨威格所著《巴尔扎克传》不可同日而语,没什么时代的深度、传主灵性生活的深度,也许,商业天才是另一种天才,现而今这个时代是个没有深度的时代?也许,“深度”已经是老朽?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牟宗三 著
出版时间:2005年05月
实话实说,我一直没怎么从20世纪中国哲学家的著作中受益。但我对自己不放心——不少有见识的同事对他们甚为推崇,莫不是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于是过一段检一本来重读,这次检了这本,仍然觉得没什么意思,在牟宗三那里,西方哲学似乎只借来弘扬中国式的议论,而这些议论,比起在传统中国思想那里读到的,似乎并未增加多少现代意识。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