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信息时报:非虚构类新书

2012年12月05日   来源:信息时报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
(英)约翰·汤姆逊 著 徐家宁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1月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衰腐的晚清帝国在喘气的间隙开始洋务运动,西学东渐,改变悄然发生。纪实摄影的先驱约翰·汤姆逊恰逢其时来到中国,223幅照片以强烈的纪实风格,记录下落后腐朽与求变图强并存的中国。因此有了这部中国最早的全景式影像记录,也是第一部通过直观的照片而不止是抽象的描述,多层面地介绍中国的皇皇巨著。作者是苏格兰摄影家、地理学家、旅行家,纪实摄影领域的先驱,是最早来远东旅行、并用照片记录各地人文风俗和自然景观的摄影师之一。



《捍卫苏联的最后一搏》
(俄)根纳季·亚纳耶夫 著 胡昊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年11月
    本书是前苏联副总统根纳季·亚纳耶夫的回忆录,通过各种资料性的文字,反映了1991年前苏联解体前后诡秘险恶的局势,以成立“国际紧急状态委员会”之后的局势发展为主线,分析了前苏联解体的原因、教训,讲述了自己的从政之路以及加入“国际紧急委员会”的初衷,并冷眼观照、描画了各色相关人物——包括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在那个非常时期的想法及作为。作为“8·19”时间的核心当事人,亚纳耶夫对这个时间前后的所见所闻以及观点看法,所具有的史料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相信本书对苏联历史研究者来说更是不可多得的资料。



《七武士》
(美国) 琼·梅林 著 王婷婷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11月
    书中,整个社会处在势不可挡的转折的边缘。很多人认为黑泽明的这部名作是日本电影的重要成就,它是一部史诗,再现了16世纪日本黩武主义衰落所导致的文化动荡,同时也回应了美军占领日本之后产生的影响深远的文化转折。作者以日本电影和黑泽明的职业生涯为背景对其加以定位。她在中世纪的历史中探索构成影片的源流,也考察了黑泽明书写这部挽歌般的史诗时所运用的令人惊讶的视听语言。



《长镜头下的张爱玲》
苏伟贞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年10月
    最早系列性披露张爱玲书信的应是苏伟贞。张爱玲过世消息传出当天(台北时间1995年9月9日),苏伟贞笺注张爱玲信件写成《张爱玲书信选读》发表,文中提到:“如果要说这些信件不是张爱玲近年来的创作及以小说形式之外触碰世界的方式,我实在无法相信。”是很早指出书信即是张爱玲创作的论点。张爱玲曾言:“不会说话就不会写信。”苏伟贞以小说家兼评论家的视角,依据第一手书信,重启张爱玲研究。



《我的秘密城堡》
(英)多迪·史密斯 著 王臻 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12年11月
    “这一刻,我在写作,就坐在厨房的水池里。水滴顺着房檐落进门边的集雨桶。我和姐姐罗斯,两个女孩子,住在这么一幢始建于查尔斯二世、孤单奇异的宅子里,处境相当浪漫。但罗斯却不这么认为:深锁在衰败的废屋里,四周泥沼重围,哪里有什么浪漫可言?的确,我们甚至没有一件像样的睡衣穿。罗斯决定像浮士德一样,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条件是趁青春仍在时好好享受它。就在那天夜里,两个年轻的美国人闯入古堡,惊起一片涟漪……”



《飞蛾之死》
(英)伍尔芙 著 李迎春 译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2年9月
    伍尔芙最为著名的散文。在文中,她为我们描述了一只飞蛾的悲剧命运。在注定无法突围而出的舞台上,飞蛾用它全部的精神和勇气不断向外飞翔,又一次次被阻挡,最终迎接了自己死亡的命运。文中,伍尔芙的笔调悲悯而热诚,就是这样一只微不足道的飞蛾,它在最后时刻,仍然在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懈地追求着光明和希望。飞蛾小小的不屈灵魂和精神,加之伍尔芙饱满的热情,让这篇文章一直深受读者喜爱。更有人认为,伍尔芙通过《飞蛾之死》述说了自己的命运,这只飞蛾代她说出了她留给世间的遗言。

来源:信息时报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