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虚构是朱利安·巴恩斯多年来执着书写的母题,无论是宏观历史的时间,或是私人生活的时间,归根到底皆是虚构。
时间与虚构是朱利安·巴恩斯多年来执着书写的母题,无论是宏观历史的时间,或是私人生活的时间,归根到底皆是虚构。
《终结的感觉》
[英]朱利安·巴恩斯/著郭国良/译
译林出版社
2012年7月版
定价:29.80元
2011年是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中彩”之年,在这一年,他先后斩获两个本土重量级文学奖——大卫·柯恩英国文学奖与布克奖,布克奖评委评论巴恩斯的获奖作品《终结的感觉》“具有英语文学经典作品的品质”。比照这句模棱客套的评语,我更喜欢另一句评语:“一本写给21世纪的人类的书。”
21世纪意味着什么?除了“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除了娱乐至死与众声喧哗,我们更见证了时间的崩毁。21世纪的人类,是千禧年恐慌的幸存者。
让我们先来辨识一下朱利安·巴恩斯这部著作的名字,其英文原名为“The Sense Of Ending”,“Ending”既指涉终结,亦指涉文本的结尾;而“Sense”既是理性的意义创建,亦是感官性的觉知。同时,这部著作的书名无疑令人联想到20世纪晚期最重要的英语文学批评家之一——弗兰克·克默德的文批著作《结尾的意义》(繁体中文版又名《终结的意义》)。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巴恩斯本人一个刻意的致敬手势,但两本书之间确实存在一种潜流暗涌的对照关系。
《终结的感觉》结构明晰,第一人称视角,由两大主体牵系而成,第一部分以加速的、线性的笔调叙写了托尼从青春期到年老退休的时光,叙述重点自然是中学时期的哲学四人组以及托尼与艾德里安、维罗妮卡的准三角关系。这一部分的叙述光滑平整,第一人称的自我肯定不言而喻,托尼对维罗妮卡及其家人的回溯印象更可谓自以为是。小说开篇的时间断片尤富深意:
“——一只手的手腕内侧,闪闪发光;
——笑呵呵地把滚烫的平底锅抛进了水槽里,湿漉漉的水槽上顿时蒸汽升腾;
……
——一条河莫名地逆流而上,奔涌跃腾,在六束追逐的手电筒光线照射下波光粼粼……”
我们该如何阐释破碎如斑点的回忆碎片?直到第一部分的结尾,托尼都选择了权宜的策略,回忆碎片被镶嵌进一个固定的框架,如同拼图一样毫无修改的余地,于是流逝了的岁月像金光大道,向你呈现人生的意义。
第一部分里托尼过于自满的腔调以及光滑平整的叙事框架与开篇的回忆碎片构成一种反讽,而行文中的某些“警句”——如“不可靠的记忆与不充分的材料相遇所产生的确定性就是历史”——亦暗藏了文本自反的力量,这一切令读者明白:这不是真相。由此觉悟激发的好奇心启动了侦探故事的程式。随着第二部分的逆转,托尼摇身一变,从自满的时光守门人变成多疑的时光侦探。
转折来自于一封寄自福特夫人(维罗妮卡妈妈)的信,信中提及一笔不多不少的遗产与艾德里安自杀前的日记,这封信引起了托尼的困惑与不安。在那幅如拼图般平整无瑕的记忆图景中,维罗妮卡的父亲与哥哥对托尼十分傲慢,只有福特夫人对他怀有善意,维罗妮卡则是个虚荣自私、玩弄他人的少女,艾德里安是名信奉存在主义的剑桥高材生……然而这幅版图无法解释信件的意义,为何福特夫人要向托尼馈赠500英镑遗产?为何福特夫人死前会拥有艾德里安的日记?疑问逐渐增多,回忆的黑洞开始扩大,此前平整自满的时光版图开始溃散。因此整个第二部分的叙述风格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反差,第一人称视角不再自信,反而揭示了无可避免的局限性;对回忆碎片的整合尝试亦不再轻松,对时光真相的探勘险阻重重,解释一再失落,与《追忆似水年华》近似,时间陷入破碎无序、非人化的境地。
时间与虚构是朱利安·巴恩斯多年来执着书写的母题,无论是宏观历史的时间,或是私人生活的时间,归根到底皆是虚构。弗兰克·克默德在《结尾的意义》一书中认为,虚构是人类与本质混沌的时间和睦共处的必需品,没有人类的人格化努力,时间就只是一堆混乱的拼图碎块。人类需要通过虚构赋予时间意义,同时也赋予自己的人生以意义。托尼面对时光的流逝,把回忆的碎片镶嵌进固定的框架里,这便是一种通过虚构把时间人格化的举动,人格化的时间令托尼感到熟悉、安全,并保障了一个令人满意的自我形象。而当自欺的假象被撕破,当托尼决定当一回时光侦探,发掘过去的真相时,他所借重的依然是虚构,因为历史的证据始终是充满歧义的。
但巴恩斯给了我们一个结尾,他没有选择让真相无限地延异下去,这也许是巴恩斯最“古典”的一面了,在其小说伦理观里,没有完全摒弃虚构文本的抚慰效用。给予一个结尾,意味着把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分隔开来,也意味着在亡灵的棺木上撒下最后的尘土。
人类需要一个结尾去安抚自己的终结,同时这个结尾正反射着死亡的面孔。篇末,得知真相的托尼脑中再次闪过开篇的那些回忆碎片:鸡蛋碎在了平底锅里、手电筒光在黑暗的河流上追逐……“时间刚好用完”,终老者将躺在回忆的碎片上长眠。
21世纪意味着什么?除了“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除了娱乐至死与众声喧哗,我们更见证了时间的崩毁。21世纪的人类,是千禧年恐慌的幸存者。
让我们先来辨识一下朱利安·巴恩斯这部著作的名字,其英文原名为“The Sense Of Ending”,“Ending”既指涉终结,亦指涉文本的结尾;而“Sense”既是理性的意义创建,亦是感官性的觉知。同时,这部著作的书名无疑令人联想到20世纪晚期最重要的英语文学批评家之一——弗兰克·克默德的文批著作《结尾的意义》(繁体中文版又名《终结的意义》)。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巴恩斯本人一个刻意的致敬手势,但两本书之间确实存在一种潜流暗涌的对照关系。
《终结的感觉》结构明晰,第一人称视角,由两大主体牵系而成,第一部分以加速的、线性的笔调叙写了托尼从青春期到年老退休的时光,叙述重点自然是中学时期的哲学四人组以及托尼与艾德里安、维罗妮卡的准三角关系。这一部分的叙述光滑平整,第一人称的自我肯定不言而喻,托尼对维罗妮卡及其家人的回溯印象更可谓自以为是。小说开篇的时间断片尤富深意:
“——一只手的手腕内侧,闪闪发光;
——笑呵呵地把滚烫的平底锅抛进了水槽里,湿漉漉的水槽上顿时蒸汽升腾;
……
——一条河莫名地逆流而上,奔涌跃腾,在六束追逐的手电筒光线照射下波光粼粼……”
我们该如何阐释破碎如斑点的回忆碎片?直到第一部分的结尾,托尼都选择了权宜的策略,回忆碎片被镶嵌进一个固定的框架,如同拼图一样毫无修改的余地,于是流逝了的岁月像金光大道,向你呈现人生的意义。
第一部分里托尼过于自满的腔调以及光滑平整的叙事框架与开篇的回忆碎片构成一种反讽,而行文中的某些“警句”——如“不可靠的记忆与不充分的材料相遇所产生的确定性就是历史”——亦暗藏了文本自反的力量,这一切令读者明白:这不是真相。由此觉悟激发的好奇心启动了侦探故事的程式。随着第二部分的逆转,托尼摇身一变,从自满的时光守门人变成多疑的时光侦探。
转折来自于一封寄自福特夫人(维罗妮卡妈妈)的信,信中提及一笔不多不少的遗产与艾德里安自杀前的日记,这封信引起了托尼的困惑与不安。在那幅如拼图般平整无瑕的记忆图景中,维罗妮卡的父亲与哥哥对托尼十分傲慢,只有福特夫人对他怀有善意,维罗妮卡则是个虚荣自私、玩弄他人的少女,艾德里安是名信奉存在主义的剑桥高材生……然而这幅版图无法解释信件的意义,为何福特夫人要向托尼馈赠500英镑遗产?为何福特夫人死前会拥有艾德里安的日记?疑问逐渐增多,回忆的黑洞开始扩大,此前平整自满的时光版图开始溃散。因此整个第二部分的叙述风格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反差,第一人称视角不再自信,反而揭示了无可避免的局限性;对回忆碎片的整合尝试亦不再轻松,对时光真相的探勘险阻重重,解释一再失落,与《追忆似水年华》近似,时间陷入破碎无序、非人化的境地。
时间与虚构是朱利安·巴恩斯多年来执着书写的母题,无论是宏观历史的时间,或是私人生活的时间,归根到底皆是虚构。弗兰克·克默德在《结尾的意义》一书中认为,虚构是人类与本质混沌的时间和睦共处的必需品,没有人类的人格化努力,时间就只是一堆混乱的拼图碎块。人类需要通过虚构赋予时间意义,同时也赋予自己的人生以意义。托尼面对时光的流逝,把回忆的碎片镶嵌进固定的框架里,这便是一种通过虚构把时间人格化的举动,人格化的时间令托尼感到熟悉、安全,并保障了一个令人满意的自我形象。而当自欺的假象被撕破,当托尼决定当一回时光侦探,发掘过去的真相时,他所借重的依然是虚构,因为历史的证据始终是充满歧义的。
但巴恩斯给了我们一个结尾,他没有选择让真相无限地延异下去,这也许是巴恩斯最“古典”的一面了,在其小说伦理观里,没有完全摒弃虚构文本的抚慰效用。给予一个结尾,意味着把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分隔开来,也意味着在亡灵的棺木上撒下最后的尘土。
人类需要一个结尾去安抚自己的终结,同时这个结尾正反射着死亡的面孔。篇末,得知真相的托尼脑中再次闪过开篇的那些回忆碎片:鸡蛋碎在了平底锅里、手电筒光在黑暗的河流上追逐……“时间刚好用完”,终老者将躺在回忆的碎片上长眠。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