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微电影杂志:手机阅读新玩法

作者:李淼   2012年10月26日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今年国庆在多部大片票房歉收的情况下,由李玉执导,范冰冰、冯绍峰主演的电影《二次曝光》总票房过亿,成为最大“黑马”。而在电影上映前 登陆VIVA畅读平台的《二次曝光》手机电影杂志上线9天阅读量即突破千万大关。这是VIVA首个真正意义上与商业电影合作的项目,它的成功也让VIVA无线新媒体首席运营官王洁明更加坚定了继续探路用数字杂志表现影像内容的信心。

    此前,VIVA无线新媒体曾携手英皇娱乐,及联想、天娱传媒和优酷先后将容祖儿的MV《雾里看花》、微电影《末日来电》做成了手机杂志,截至记者发稿时,仅在VIVA畅读平台,前者的浏览量逾千万,后者的阅读量超过600万次。

    “主角是明星,故事由知名导演、编剧、作家的剧本作为支撑,形式又是读者喜欢的图配文,这样的手机杂志一定会受欢迎!”作为微电影杂志项目的总策划,王洁明几次尝试下来,深感这是手机阅读的一个全新商机。

    “当内容累计到一定数量级,我们会将微电影杂志打造成与VIVA畅读一样的独立平台。”王洁明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VIVA无线新媒体已成立独立的内容创新部,开发微电影杂志。

    数字时代的“小人书”

    闺蜜插足、两次向男友主动求婚遭拒,恋爱告急……“好像雾里看花,有些东西,看不清楚,反而是最朦胧,最美的”……三度求婚后,这段荆棘满途的恋情终于开花结果——当这样曲折的爱情故事由多页生动的画面以杂志的形式展现出来,且主角是香港知名艺人容祖儿时,用户的注意力不可避免地被吸引住了。

    “唯美的画面,如诗的对白,动人的剧情……看微电影杂志的同时搭配着祖儿的歌曲太有感觉了。”微博用户“星西亚”如是评价微电影杂志《雾里看花》。

    《雾里看花》微电影杂志共制作了3集,每集约四五十屏,以容祖儿同名歌曲MV的高清截图配以精短的文字,展现了一段爱情故事。据介绍,由于取材于MV,画面唯美但故事性较弱,需要在内容上进行二次创作,因此,VIVA的内容团队在拿到《雾里看花》的视频、大纲和剧照后重新进行了策划,改对白、理顺逻辑关系、重新排版布局,才形成了情节跌宕起伏的微电影杂志。

    据VIVA畅读平台的统计数据,《雾里看花》微电影杂志第一集上线时,浏览量达到200万次,三集总浏览量超过千万,这还不包括在三大运营商的阅读基地及安卓市场、360商店等各类应用市场的数据。

    《雾里看花》“首战告捷”,于是与微电影《末日来电》的合作如法炮制,不同的是,与改编MV相比,这部讲述世界末日来临时的爱情故事的微电影本身已具备较强的故事性,二次创作的难度有所降低。而同样的“创新的杂志形态+明星效应+清晰的故事脉络”再次受到读者青睐。据统计,《末日来电》微电影杂志上部上线首日,手机WAP及客户端的访问量达到近28万次,而下部上线首日的总访问量超过46万次。

    .读者吴小仓向记者表示,这种微电影杂志很像看真人漫画、看小人书的感觉,有故事又有养眼的明星,视觉冲击力强,很适合在手机上进行阅读。

    这与王洁明的想法不谋而合,在他看来,微电影杂志就是数字时代的小人书,一本一个小故事,简明的文字脚本配以生动的画面,形式简单、活泼,符合手机用户的阅读需求。且与很多人认为手机杂志应更多借助多媒体进行表现的观点不同,王洁明认为,微电影杂志就是要让人安安静静地看图看故事,“就像小时候看小人书一样,还原那种静态的阅读体验”。

    新形态或大有可为

    几个案例下来,王洁明觉得微电影杂志这个方向大有可为。“杂志是一个壳,可以做任何内容。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智能终端出现后,以图片为主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关键是怎么找到一个结合点,在内容上实现突破。”

    从目前国内手机杂志的整体情况来看,仍以传统杂志的数字化为主,几大手机杂志平台的内容八成、九成都是传统杂志的电子版,面对激烈的竞争,如何打造差异化的内容也逐渐浮出水面。
   
    “杂志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对于手机阅读平台而言可以合作的杂志会越来越少,那么,从长远来看,如何给读者更多的内容?”王洁明表示,VIVA一直致力于原创类手机杂志的开发,徐静蕾、柯蓝主编的《开啦》、《好三八》等名人原创手机杂志在VIVA平台上有着突出的市场表现,“名人杂志的市场接受程度较高,但对于名人本身的要求也很高,产出内容有难度,难以形成规模”。

    原创手机杂志的另一大问题还在于品牌的建立需要时间,考虑到内容的延续性及市场认可度问题,王洁明想到了跨界。“同样一部作品可以有很多产品形态,图书、话剧、电视剧、电影,为什么不能再多一个品种呢?比如微电影杂志。”

    王洁明指出,手机杂志与影视资源的结合有着天然的推广优势,“有知名演员、明星‘出演’,背后有知名导演、编剧的大制作,只是在形式上以数字杂志进行展现,想想都觉得这个玩儿法一定有戏”。

    在王洁明看来,视频内容的杂志化将成为一种趋势。为了实现内容上的突破,VIVA专门整合公司资源,成立了内容创新部,首先改造微电影,包括对电影进行营销,以微电影杂志作为手机杂志内容创新的第一步。

    “从产品契合度来看,目前改编微电影最为适合,我们接下来还会尝试将电视剧、商业电影等做成手机杂志,慢慢积累,未来或许可以形成一种全新的内容形态。”王洁明把这种新的内容形态叫做“静电影”,他透露,如果这种做法成熟了,VIVA会单独设立频道甚至打造一个与VIVA畅读一样的独立平台去运营。

    市场盘子有多大

    微电影杂志能否叫好又叫座?王洁明表示,VIVA正是看好微电影杂志的商业价值,才专门成立一个部门来做尝试。

    以微电影《末日来电》为例,该片此前已有联想品牌广告的植入,做成手机杂志后也获得了联想的青睐。截至目前,《末日来电》上部、下部、映前刊三期微电影杂志在VIVA畅读平台上的阅读量超过600万次,VIVA还在中国移动、联通的阅读基地、沃商店等渠道进行了活动推广,其中,该杂志在中国移动阅读基地进行了3天的推广,推广信息回复率最高达到4.7%。

    王洁明表示,一般的推广信息千分之几的回复率比较普遍,而回复并点击达到4.7%,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从几个案例看来,手机杂志的营销效果很好,包括杂志封底做的一些抽奖活动,读者的互动性也很强。微电影杂志可以成为企业主一种新的营销渠道。”

    微电影杂志在商业模式上还是会跟着品牌走,以广告为主,王洁明说:“微电影和电影分别从品牌主和电影公司身上争取广告,特别是长的影视内容要有广告商的介入,否则制作压力会比较大。”同时,收费也是一条路,王洁明表示优质的内容将放到移动运营商的阅读基地上进行收费。

    王洁明谈到,目前微电影杂志面临的最大压力是制作,“杂志是对微电影等视频内容进行截图,对视频本身的质量有要求,且不是每部片子都能用,需要人工地去截图、筛选、调整,进行二次创作和加工,包括文字上的创作。”

    在王洁明的构想中,如果在影视内容制作过程中有专门的摄影负责拍照,或者能有专业的制作公司参与进来,微电影杂志的表现力将更丰富,再借助VIVA的优势平台进行推广,产业链进一步疏通,才能把盘子做大。

作者:李淼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