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以赛亚•伯林书信集:卷1 飞扬年华:1928-1946
[英]以赛亚•伯林
译林出版社
2012-09
89.00元
以赛亚•伯林之所以享有崇高国际声望,不仅因为他身为哲学家、知识分子、教授、作家和公众人物所作出的赫赫成就,还因为他跻身众多不同领域,与众多同时代的杰出人物有交往,同时还参与了许多重大的政治与文化活动。对许多人而言,他是一位受人敬爱的朋友和导师。伯林交游甚广,终其一生都是一位无可比拟的多产书信作家,他存世的书信达数千封,时间跨度近八十年。这些书信既展示了他独具魅力的人格风貌:杰出的自由 思想家、牛津大学的一流学者、洞悉政治风云的外交官、知交遍天下的人情练达者,也呈现出他多姿多彩的日常生活:与家人的亲密关系、庞大的社交圈子、对政治 事件的精辟见解,以及对文学、音乐和艺术的情有独钟。本书为三卷本伯林书信集的第一卷,时间跨度近二十年,涉及伯林求学、学术生涯早期及政治外交活动,全面展现伯林的早年生活,以及其杰出心灵的成长历程,并为了解二战时期西方政治外交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史料。
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
金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9
68.00元
本书共分十章,采用由近而远的倒叙方式,把俄国历史上几个典型的知识群体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做了独到的解释,另外还对两个不同时期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索尔仁尼琴和高尔基进行了个案研究。全书层层剥离,逐步推进,将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群体形象展现于世人面前。
自由的思想:海外学人访谈录
河西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09
33.00元
河西所著的《自由的思想——海外学人访谈录》是继《革命的标记——今日先锋访谈录》的又一力作,前者多谈人生历程,而这本主要侧重于文学思想。书中这些居 于英国、法国、美国、中国香港和台湾的学者,畅所欲言地讨论了民主、改革、学术自由、身份认同、城市发展、文学垃圾问题等,形成思想的碰撞。
印度:受伤的文明(新版)
[英]V.S.奈保尔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09
29.00元
与第一次(《幽黯国度》)感受到的震惊、愤怒、羞愧与鄙夷不同,这次他感到自己的游历“不能仅仅是看风景”。都写在了《印度三部曲:印度:受伤的文明》。在满目疮痍的现实表象下,他看到的印度,是其被殖民的历史、几千年的宗教文化、种姓制度、甘地主义_……共同影响塑形的结果。作为被征服者,印度“知性 上已寄生于别的文明”,因此,独立后的印度,显得“毫无创造力、知性桔竭、无力自卫”,“是个早已被挫败的国度”。这一次的探访,奈保尔对印度和印度文化 投入了更为复杂的理性和情感。他在《印度三部曲:印度--受伤的文明》用尖俏的讽刺让位于沉郁乃至悲怆的分析与描述。千年古国的难题一一揭示,现实中的国 度却未找到再生的原点。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09
26.00元
对于现代的世俗化个人来说,要在世界里理解一种更深刻、更渊博的意义,方法之一就是阅读伟大的文学小说。我们在阅读它们时将理解,世界以及我们的心灵拥有不止一个中心。2009年,帕慕克应邀在哈佛大学做了六场演说,即著名的诺顿演说,此为结集。“我希望谈论我的小说创作旅程,沿途经过的站点,学习过的小说艺术和小说形式,它们加于我的限制,我对它们的抗争和依恋。同时,我希望我的讲座成为小说艺术的论文或沉思,而不是沿着记忆的巷道走一趟或者讨论我个人的发展。”
护生画集
丰子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09
68.00元
《护生画集》是丰子恺先生漫画风格的代表作品。遵弘一法师嘱,从1929年弘一法师50岁起,每十年作一集,各 为50幅,60幅,70幅,80幅,90幅和100幅,与弘一法师年龄同长。这部画集从开始作画到全部完成,长达46年。 画集共450幅作品。 所谓“护生”,实际是在“护心”,要“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来待人处世”,这种爱生敬养的思想对现世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次出版该书意在 回归丰子恺先生在世时该书的原貌,除了主要创制者是丰子恺先生和弘一法师外,题字之人均为《护生画集》创作初期的名人、老书法家:朱幼兰、虞愚、叶恭绰, 不再沿用现代人重新题字的版本,封面也使用了原汁原味的“莲池沸腾状”,与30多年前《护生画集》初版时一致。本版还特别收入国学大家马一浮的书法题辞, 并且将丰一吟女士最新撰写的关于《护生画集》的介绍附于后,极具史料价值。
不合理的行为
唐•麦卡林 / 刘易斯•切斯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7
49.80元
本书是杰出战地摄影师唐•麦卡林(Don McCullin)自传,麦卡林生于战乱之中,为躲避战乱被送往乡下抚养,成长在英国治安最糟糕的地方,从小患有阅读障碍,家庭贫困,父亲早逝,后凭借一张给街头帮派拍的照片进入新闻摄影界,开始了他痛苦而辉煌的战地摄影之路。麦卡林拍摄的照 片涵盖了二十世纪下半页的主要战役,其中很多都已成为时代符号,他拍摄的英国乡间风景和无数平凡人物,也因其悲天悯人的情怀而震撼人心,本书在收录这一切 之外,更重要的是真实地呈现了麦卡林这个人,他用摄像机见证了人性,他的一生也为人性所见证,书中的麦卡林复杂而充满矛盾,宛如与老朋友酒后长谈,他在告 诉我们世间种种残酷与不公之外,也讲述了他面对死亡备受煎熬的内心,以及他晚年抛妻弃子的种种悔恨与缘由。这本书讲述的是传奇经历,呈现的是哀伤面孔,记 录的是人类相互厮杀的历史,安慰的是死于炮火的鬼魂,反思的是不堪回首的灾祸,映照出的是一个人矛盾而清澈的心灵。
光影之忆:电影工作坊2011
戴锦华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09
45.00元
“再现的政治不仅联系着历史与记忆,但21世纪之初,它却的确成为再现政治中极为突出的命题。于今日中国,历史与记忆的命题不仅关乎过去,而且联系着当下,指涉着未来。” 接续上一年《光影之隙》的追求,本书仍深怀全球视野,既关注新新人类送别《哈利•波特》的“稚嫩的沧桑感”,更把目光锁定在“夹边沟”“光尘之忆”等历史记忆的表述及其对遗忘的抵抗之上;既关注小成本制作的突围之举,也关注新技术手段带来的冲击和无限可能性,是对光影世界再现历史记忆的深度审视。
波兰斯基传
[美] 克里斯托弗•桑德福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10
38.00元
罗曼•波兰斯基是蜚誉全球的波兰裔法籍导演、编剧、演员。本书以详尽的史料、精彩客观的叙述展现其充满传奇色彩,又不无坎坷心酸,且颇具争议的人生。传记以倒叙的方式开篇,从1962年波兰斯基执导生平第一部长片《水中刀》切入,这也正是导演迈入世界影坛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数章里,传记以时间为 轴,娓娓叙述波兰斯基在纳粹统治下悲惨的童年、少年遭遇,斯大林时期在波兰度过的青年求学生涯,流亡欧美的岁月,等等。传记不仅描述了波兰斯基在不同时期 如何去拍摄各类电影作品,逐步取得导演事业的辉煌成就,也不避讳其艺术生涯中的大起大落;其间,对波兰斯基个人生活遭遇的诸多灾难与不幸以及由此可能造成 的对其性格和创作的影响也给予了深刻的剖析。在作者笔下,波兰斯基有血有肉,才华横溢,既坚强也脆弱,既隐忍也堕落,风云变幻的时代和苦难的际遇造就了天 才的波兰斯基,也让读者在鼓掌和叹息之余生发出对历史、道德、艺术等无穷的反思与追问。
来源:单向街·图书馆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