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书店总店信息中心对全国在销图书数据的监控结果显示,目前综合类书店在销的2011年出版的科技类图书共有20743个品种,分别由382家出版社出版。科技类图书不同于少儿、经济、青春文学类图书,它的包装没有少儿类图书绚丽,也不像经济类图书那样实用性极强,更没有如同青春文学类图书的众多书迷,但是只要对自然科技怀有满腔热忱的人,不是抱着消遣而读书的人,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有追求的人,就会选择阅读并不“轻松”的科技类图书。
出版科技图书的出版社,基本上是以综合社和专业社为主,虽也有一些社科类出版社涉猎其中,可专业性将科技书的出版门槛拉高。在专业这个基准线上,一些插科打诨者是无法在科技出版领域长存的。2011年科技类图书在销品种数据分析将从出版社篇、类别篇、引进篇以及作者篇来揭开科技图书出版的神秘面纱。
出版社篇
出版资源集中趋势明显
2011年出版的在销科技类可供品种出版社分布在382家之中,这382家出版社的品种数量分布并不均匀,由图表一可见,排名前10位的出版社品种集中度达53.11%,占据总品种数的一半以上,并且前30位的品种集中度达到了72.14%,超过了总品种数的2/3。一半以上的科技出版资源集中在10家出版社的手中,一方面说明了科技选题集中,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科技图书门槛较高,一般只有综合大社或是专业科技社才有实力涉猎其中。
仅机械工业出版社一家,品种数量就高达2071种,占所有品种总数的1/10,并且其涉及到的出版类别也很全面。出版社品种数量排名中,数量过千的为清华大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和化学工业出版社,这些出版社都是综合大社,并都设有出版分社,因此出版品种十分齐全。可供品种排名的6~10位包括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和人民交通出版社,品种数量的落差十分明显。人民邮电和人民交通的品种数相差六百余种。
品种数量排名前10位的出版社中,包含品种类别最全的为清华大学出版社,品种类别为:电子电脑、工业技术、航天航空、环境科学、交通运输、农业科学、生物科学、数理化学科、天文学地球科学、自然科学;包含品种类别最少的为人民交通出版社,品种类别只有6种,分别为电子电脑、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交通运输、数理化学科、天文学地球科学。这10家出版社都包括的品种类别为电子电脑、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交通运输和数理化学科5种。
监控数据显示:可供品种数超过100的出版社只有41家,可供品种数少于4种的出版社有132家。尽管科技图书出版领域出现了科技社独大的局面,但依然可以找到奋战在科技圈的大众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等。虽然他们的科技图书可供品种均少于30种,但也不能忽略他们为科技推广所作的贡献。
2011年科技类图书畅销排名数据来自于当当网和开卷的各月排行榜,通过对两者的综合分析,得到图表二——2011年科技类图书畅销排名前30名。从畅销榜单上看,科技书畅销排名前3位都是科普图书,并且仅有10本是2011年出版的图书。出版时间最早的为2001年的《时间简史》。《时间简史》是科技畅销书榜的常胜冠军,自这本书出版伊始,就得到了众多读者的青睐,但真正读过这本书的读者可能少之又少,很多时候这本书成了书柜上的摆设。《水知道答案》是日本医学博士江本胜的作品,在书中,他将我们身边最常见、最离不开的生命源泉——水——进行全新的展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科学之美传递到读者的心中。尽管近来这本书被“伪科学”争论缠身,但这并不影响它高居榜单之首。
虽然科技类图书专业性较强,不太适合一般读者阅读,但其实读者也有了解新科技知识的欲望,因此科普成了人们打开科技这扇神秘大门的钥匙。2011年的畅销书榜中,有12本书是科普书,并有11本是国外引进版。对于科普图书而言,的确是国外的科普图书更加吸引读者,这与国外的科普环境有关。在国外,很多科学家同时也是科普学家,他们能够将极其复杂的科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而我国本土的科普却因为鲜少有资金支持、年轻科学家不愿将时间花费在科普事业上等一些因素,导致市场缺少热情洋溢、读后令人对科学产生向往的科普读物。
我们可以看出,2011年出版的图书很少能进入畅销榜单。科技图书与大众图书不同,属于慢热型产品,像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程序设计》是大学理工科的必修课教材,每年都会有很大需求,自然会进入畅销榜单。
2011年科技畅销图书中还有一类是农业、林业书籍,由于它们的专业性较强,广大从事农业、林业工作的读者如果不阅读这些书籍,是很难进行科学种植的。因此这类图书的销量也不错。
对比图表一和图表二,可以得出:量和质并非划等号。图书出版本身就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出版的类别读者并不喜欢,那么就会有很多图书成为滞销产品。但由于很多出版社发给新华书店和网络书店的图书结算都很滞后,往往都是年末的时候才会将今年销售不掉的图书退回,导致很多图书滞销,占用了大量的库存,所以在出版之前,对出版选题的趋势化预测是十分必要的。
年科技图书出版高发期是在1月份,共出版了3223个品种的图书。此后因为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到来,出版进入冬眠,此后的2、3、4月,5、6、7月,7、8、9月品种数量连线组成了3个连续的正态分布曲线,体现出了出版的速率十分规律,不是一直平铺直叙,而是有所侧重。正态曲线的每一个顶点既说明了出版的数量巨大,也代表着此时市场的需求较大。在9月之后,出版品种数一路下滑,积聚力量,等待在下一年度蓄势待发。
类别篇
计算机类图书独占鳌头
科技图书共分成10大子类,包括:电子电脑、工业技术、航天航空、环境科学、交通运输、农业科学、生物科学、数理化学科、天文学地球科学、自然科学。在此基础上的二级分类共有17个,进而产生的三级细分类为53个。
在细分类当中,机械工业出版社在电工无线电自动化、机械仪表武器、冶金及金属学、一般工业技术上占有很大优势,品种数量分别为478、231、298、130;清华大学出版社在计算机技术领域独树一帜,品种数量为1197;科学出版社在生物科学、数理化学科、自然科学这些基础理论学科上一直具有强大优势,品种占比比较高。其他各类别分别体现出了专业出版社在其领域不可撼动的实力,例如:中国标准出版社的标准、产品目录,中国电力出版社的动力工程原子能,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化工、轻工、手工业,石油工业出版社的矿业石油天然气,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的环境科学,人民交通出版社的交通运输,中国农业出版社的农业科学以及气象出版社的天文学地球科学等,充分体现出这些出版社以专业优势为立社根本。
引进篇
引进类别略有侧重
2011年出版的科技类可供图书的20743个品种之中,有1569个品种是从国外引进的,占总品种数的7.56%。这些引进版图书由159家出版社出版,引进自36个国家,引进品种在3种以下(包括3种)的出版社有105家。
2011年科技类引进版图书主要来自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韩国、法国、加拿大以及俄罗斯。从这8个国家引进的科技图书占所有科技类引进图书的92.59%,其余的引进版图书则来自于印度、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波兰、瑞典、瑞士等国家。从数据可知,我国从美国引进的科技类图书最多,占到总量的一半以上,主要的引进类别是电子电脑、数理化学科、工业技术以及生物科学。工业技术类图书主要引进自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数理化学科类图书引进自德国、俄罗斯,生物科学类引进自法国,而电子电脑类则主要来自美国和加拿大。
2011年引进科技图书最多的出版社是人民邮电出版社,主要引进类别是电子电脑里的二级子类——计算机技术,共引进128种,占其2011年出版的计算机技术类图书的23.61%。机械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的引进品种数量十分接近,但其引进类别略有不同,机工和清华主要引进电子电脑类别,而科学出版社则是在数理化学科上引进较多。
作者篇
教材领域作者众多
在2011年科技出版可供图书的20743个品种之中,共有17192个作者,这些作者大致可以分成三类:机构出版、个人出版以及出版社主编。
机构出版图书方面,他们选择的出版社比较唯一,一般情况下,只和一家出版社进行合作,长时间便形成了一种品牌效应。而个人作者由于他们在自身领域原本就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成为了众多出版社争夺的资源,例如:韩雪涛、郑阿奇、吴赣昌、甘登岱、陈文灯等便是在计算机领域和数学领域十分著名的金牌作者。他们大多是大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他们出版的多为理工类教材,并被众多出版社争抢。此外还有一部分科技图书的作者是出版社本身,如中国标准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等。
还有一类机构更加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淹没在众多出版机构和个人作者之中的科普组织。他们常年为宣传科普事业默默地奋斗,得到的关注却微乎其微,像青少年科普图书馆文库编委会、Z·Z科普联盟、科学松鼠会,虽然他们的图书出版量不大,但也在为科普事业作出自己的努力。
来源 :阅读行为调查中心新浪博客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